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时代我们如何学雷锋

作者:李建华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8年05月23日 02时54分28秒 编辑:redcloud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雷锋精神无疑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华丽篇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指引人们精神生活的巨大力量。

 

  新时代,如何有效地学雷锋,让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如何寻找学雷锋的有效路径?我认为,雷锋精神体现的是一种不凡的凡人精神,它教你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它深深扎根在我们这些平凡人的生活里和信念中。只有怀“平常之心”、做“平凡之人”、造“平实之风”,雷锋现象才可再现,雷锋精神才可传承。

 

  学雷锋,必须怀“平常之心”

 

  平常之心,就是常人之心。常人就是正常人,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体,是既有理性又有情感、既有理想信念又食人间烟火之人。学雷锋要摆脱“圣人误区”。所谓学雷锋的“圣人误区”,就是认为雷锋确实伟大,雷锋精神确实珍贵,但离我们太久、太远、太高,学不来、做不到,只能敬而仰之、敬而远之、敬而悬之,从而导致听雷锋故事感动无比,学雷锋活动轰轰烈烈,而践行雷锋精神则冷冷清清,甚至出现所谓“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局面。所以,怎样讲好雷锋故事,怎样宣传好雷锋精神,成为一个需要讲究的事情。不可否认,我们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时存在一种惯性,那就是喜欢打造“高大全”,供奉在圣坛上,让人们敬仰。其实,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圣人和完人,英雄模范之所以是英雄模范,就在于他们在某一方面做出了非凡的业绩,这也是能感动人心之处。相反,如果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反而让人觉得不可信,也不可学。雷锋最能感动我们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的“螺丝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图名利、服从祖国需要、即便没有“润滑油”也要不停运转直到牺牲自我也无怨无悔的精神。这种“螺丝钉精神”,决定了雷锋可供学习模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还原雷锋的本来,彰显雷锋精神的个性特征,让雷锋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比性,让雷锋有可复制性,方为学雷锋的正道。

 

  雷锋是湖南人民的骄傲,雷锋精神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守护好雷锋精神的纯粹性和本真性,是开展学雷锋时需要特别把握的。

 

  学雷锋,就是做“平凡之人”

 

  平凡之人,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就是做平凡事的人,他们是社会大厦的基座。雷锋就是一位平凡之人,他的工作岗位,他的职业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了,正是这种平凡和质朴造就了他真实可靠的人生,也正是这种真实可靠,造就了雷锋精神的特质。他不像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里产生的英雄,他具有普遍的可模仿性和复制性,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做,并且很容易做到。做平凡人和做平常事是雷锋精神得以延续甚至被世界所认同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么一个最朴实的道理,却似乎被人们忘记了。曾经我们的一些媒体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小人物”、平凡人,它们的镜头里、视野中,只有“名人”,那些普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难有机会现身让我们感动;热衷于举办选秀节目,倡导一夜成名,鼓励捷径成才。甚至一些教育机构也成了这种“成名文化”的推手。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鼓励年轻人积极进取,成名成家,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当成名成家成了唯一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社会上大多数平凡人、普通人,就会受歧视、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就会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而一旦平凡人、普通人成了社会的弱者,那就说明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公共文化出现了偏差,如果不加以矫正,社会稳定的根基就会动摇。正是平凡人和普通人支撑起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大厦。

 

  以做平凡人、做平凡事为乐,尊重平凡人、宣传平凡人,善待平凡人、鼓励平凡人,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价值共识,并形成一种社会风尚。没有平凡,哪来伟大?没有平凡事,哪来丰功伟绩?没有无数平凡人作为基础,领袖、伟人从哪里来?我们尊重平凡,是因为平凡本身就是一种美德,一种可贵的人生境界。

 

  学雷锋,要营造“平实之风”

 

  经世致用、求真务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更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从屈原、贾谊到魏源、曾国藩,再到毛泽东和雷锋,无不体现出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务实就是遵循事理,实事求是,以干事为快乐,以成事为目标。平实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实干的精神,更是一种谦虚的美德;体现的不仅仅是平和的精神,更是一种成事的中国智慧。雷锋就是一个平实之人,雷锋精神就是平实精神。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平实之人、平实之世风,这也是我们今天学雷锋的意义所在。

 

  要营造“平实之风”,目前急需有效扼制弄虚作假之风和狂妄傲慢之心态。

 

  弄虚作假之风和诚信危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当然,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法治的健全,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对制假、造假、说假话的人,在法律上加大惩罚,在道德上多些谴责,在态度上坚持零容忍,而对平实之人要多一些褒奖、多一些关爱。我们必须还世道以真实,还社会以真情,还人际以真心,只有这样,我们所处的世界才会温暖、安全和美好。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目前一些国人滋长的傲慢心态。确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足够的自信,并且我们的建设成就也足以让我们自信。但是自信不能过度,自信不能自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要有危机感,要保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体现了一种理想追求、一种长远目标。雷锋精神,诞生于艰苦的建设年代,但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新时代同样熠熠生辉。我们有理由相信,雷锋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强国过程中将大放光彩。

 

  雷锋精神永恒!

 

  (作者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江学者”)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