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在改革、发展、管理上下功夫

作者:肖 捷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1日 03时39分16秒 编辑:redcloud

  实现湖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必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大部署上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协调发展的压力感。

  一、要在科学判断形势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从湖南来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了“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四快一多”:一是增长速度快。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7493亿元,增长12.1%。二是效益提高快。预计财政总收入约完成891亿元左右,增长19%以上;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5亿元,增长38%。三是协调发展快。在投资消费方面,投资达到3150亿元,增长20%;消费达到2381亿元,增长15.1%,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增幅。在产业结构方面,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9.6:39.9:40.5调整为17.8:41.8:40.4,工业化水平继续提高。在区域经济方面,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湘西地区增长11.7%,连续三年超过两位数增长;沿线环湖地区经济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四是改革开放快。省属国企完成了大部分改革任务,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顺利实施。进出口总额达到71亿美元,增长18.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引进内资885亿元,分别增长20.8%和26%。五是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430元和3380元,增长9.5%和8.3%;城镇新增就业6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万人;8件实事全面或超额完成,促进了社会和谐。我省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局部受灾严重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表明,全省在实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科学判断经济形势,还必须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我省来说,当前有以下三个突出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如何更好地把速度提上去,又更快地把能耗降下来。这是一对矛盾。一方面,我省作为中部省份,要追赶全国发展步伐,发展问题尤为紧要。另一方面,节能降耗是约束性指标,而我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重化工业比重高,节能降耗压力大。如果立即退出高能耗行业,又缺乏高增长的接替产业,发展速度势必会掉下来,工业化进程将会放慢;如果不调整优化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即使速度一时上去了,也不会持久。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抓手,就是要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升级带动高耗能行业的逐步退出,通过调整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2006年,各级各部门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与预期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各地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在发展中降耗、在降耗中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实现单位GDP能耗平均下降4%的目标。

  二是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又更快地把项目搞上去。近年来,我省能有较快发展,关键是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扩大了投资。但目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宏观调控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使新上项目难落地、银行贷款难落实;另一方面,我省项目储备少,新开工项目少,投资后劲不足。对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贯彻中央宏观调控与创造性工作的关系、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保持符合政策规定的投资项目合理增长的关系,把中央加强宏观调控作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的难得机遇,作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动力,作为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起点,坚持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中扩大投资规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大项目加强调度,切实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三是在建设新农村中,如何更好地反哺农村,又更快地推进城镇化。一方面,要以发展生产和致富农民为中心任务,丝毫不能减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城镇化是推进现代化、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把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整体,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提高我省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要依靠城镇化,将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全面发展。

  二、要在把握总体要求中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四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即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理解,中央的这一总体要求更加强调了质量和效益,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要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求更高了。由“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好”重于“快”,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尤其是能耗、排污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并没有因为2006年完成效果不够理想,就降低了要求,减弱了力度,而是进一步强调2007年务必达到单位GDP能耗降4%,排污降2%。二是把关更严了。为了解决高能耗、高污染等“三高一过”问题,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新上项目的六大准入关:①规划关,只有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才能上;②土地关,必须经过用地预审、征地审批、领取土地使用证才能上;③审批关,投资项目必须完成规定的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④环保关,必须完成环境影响评价;⑤节能关,必须要有节能评估,这是新增加的一道关;⑥安全关,必须符合规划、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这六道关口,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比以往更严了。三是政策更紧了。今年将继续实施“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和长期国债规模。继续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要在去年出台水泥、钢铁、电解铝等11个行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造纸、煤炭、稀土等行业的准入标准,推动节能降耗、优化结构。国家的这一系列政策导向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工作理念和方式都要按照更高的要求去落实。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又好又快、富民强省”这个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抓好“三基一化”,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奋力追赶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省委这一工作部署,关键是要加强“三个基础”:一要做强基础产业,提高富民强省的实力。要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要求,从我省的比较优势出发,发展和壮大产业集群,突出有发展基础的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卷烟制造等支柱产业,突出有资源条件的农产品加工、建筑材料、旅游、林纸加工等传统产业,突出有科技优势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等新兴产业。二是做优基础设施,夯实富民强省的条件。要按照适度超前性、确保支撑力、提高网络化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强配套,力争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提质提效。按照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需求、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的要求,切实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务求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加强。三是做实基础工作,为富民强省提供优质服务。围绕全省大局方方面面都要加强服务,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绩效评估制和行政问责制,坚持群众的呼声在哪里,我们的目标就定位在哪里,责任就要落实在哪里,考评就要跟踪到哪里,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

  三、要在突破发展重点中增强协调发展的压力感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了全面部署。这里,我讲三个问题。

  (一)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必须坚持三个创新

  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这是抓住了我省发展的关键。我省要在新型工业化上走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必须坚持三个创新:一是坚持自主创新。要抓紧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更多的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力争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要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和科技专项,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领域,构筑一批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集中力量研究和开发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关键共性技术。要加强科技创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孵化器建设,吸纳风险投资,发挥高新技术园区的载体作用,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坚持土地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创新。要积极创新集约使用土地的有效方式,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要在节约能源资源中,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加快发展,结合国家“十大节能工程”,狠抓全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抓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增长中的资源环境代价,确保今年单位GDP能耗和减排两个指标的实现。三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要通过深化改革,把政府的推进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靠政府提供良好服务、创造优质环境,吸引一切可以吸引的要素,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二)加快城市化必须把握好两个大局

  一个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长株潭城市群。要积极谋划和推动长株潭城市群综合改革试点,结合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我省的产业带动区、规模效益连绵区和现代服务典型区。另一个是要始终不渝地抓好湘西地区开发。这里集中了60万贫困人口、215万低收入者。没有湘西地区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要继续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突出产业项目的深度开发和集约发展。坚持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力争今年解决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国家延伸西部开发政策范围中,有一批县市进了“笼子”,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做好启动准备,抓好组织实施。

  (三)推进市场化要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

  加快市场化,依靠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省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推进市场化,关键是要加快改革创新,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一只是“看不见的手”,就是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机制。关键是加快改革。今年要争取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推进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要着力推进要素市场改革,这是完善市场体制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年要力争在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上有新进展。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就是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强化社会管理。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沐公共财政阳光。当前有三个薄弱环节,要特别重视加强。一是就业。这是民生之本。今年要继续强化对就业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充分挖掘就业潜力。二是社保。这是政府的责任。目前,全省还有960万低收入者,395万贫困人口,200万失地农民,还有50万下岗职工未实现再就业。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安全。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国家把它纳入今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我省是一个资源型省份,又处于中部交通枢纽位置,抓好矿区安全、交通安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各地要突出以煤矿瓦斯、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为重点,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努力使事故多发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今年的工作一定要在发展、改革和管理上下功夫。发展上,务必增强又好又快的意识,力争新型工业化有新的明显突破;改革上,务必增强创新的锐力,力争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程度有新的明显提高;管理上,务必增强服务管理的使命,力争政府履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有新的明显进展。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