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精彩一课】 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

作者:陈绶祥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2日 09时13分49秒 编辑:redcloud

  陈绶祥,1944年生。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生部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著作14部,发表各种学术研究文章共计150余万字。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院研究成果特别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本期“精彩一课”我们为大家编发的是陈绶祥同志的《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请读者关注。

  “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这个题目,按理应该反过来说,叫做“中华文化与中国书画”,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书画。因为“中国书画”是“中华文化”这个大概念中的一个小概念,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表现方式。

  什么是“文化”

  我个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两个字,“知”与“行”。我们说某某人没文化,常常是指他的“行”不合乎大众的文化规范。比如一个人随地吐痰,我们说:“这个人真没文化”,这时我们把“文化”定到了“行”的最低概念;同时“文化”也可以定到“知”的最高概念,比如我请一个人来讲话,他说,“哎,我没文化,我不会讲话”,实际上他也在跟我讲话,他所谓“不会讲话,没文化”的意思,是他没有很多专门的“知”,没有读过书,没有写过字。也就是说,读过书、写过字是中国的“知”的一种方式。这样讲,恐怕大家对“文化”就会有一个理解。中国文化是中国人的知与行的集中体现。中国文化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中国书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就围绕中国文化来讲中国书画。

  什么是“书”

  简单地说,“书”就是以汉字为唯一题材的平面造型艺术。书也是一种画。比如小孩子写字,他不说写字,他说“我画个字给你看”。再比如我们查字典时,要用上“几笔几画”……这说明中国的汉字是画出来的。很多外国人看不懂书法,他们说中国书法是在那里“乱画”,因此他们把中国书法叫抽象艺术。其实,中国书法一点也不抽象。我们中国有句话是“空口无凭,立此为据”,就是用汉字写字据,你敢说它抽象?它可以当证据使用。20世纪的中国,可以说做了一次外国文化的普及教育,相反我们却把中国文化的普及教育给忽略了。现在许多小学把书法课也撤掉了!

  什么是“画”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漱口的杯子,请大家想一下,按照透视原理和按照中国传统表现方法来各画一幅画,哪一个画的好?大家可能会说用前一种方法画的好,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用前一种方法画的好呢?原因无非几个:看惯了,接受了用透视法绘画所代表的绘画体系给你传达的观念,比如说“透视”、“象形”、“像的规则”等等。我们接受了很多类似的文化观念,这些文化观念会制约我们的判断。透视是西方“看法”的归结。其实透视有很多种,大家常说的是一种,就是西方所谓的焦点透视。除了焦点透视,其实西方文化中还有很多透视方法。有一种叫平行线透视。以平行线透视来观察一个对象,画成图形就是六视图。那么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用中国传统表现方法画出的杯子,它也很符合西方的平行线透视。按道理讲,用中国传统表现方法画出的杯子比用西方透视学原理画的杯子更“像”。然而我们仍然觉得按透视原理画的图形更像一个杯子。这是因为我们受了西方焦点透视的“看法”的制约,导致我们的“心眼”只有一个被限定的固定渠道,就是大家耳濡目染的渠道。近现代中国人大量耳濡目染的是西方古典美术的透视。其实,西方绘画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在西方古典主义以后,后期印象派就开始运用中国传统的画法了。对于这两种绘画方法,从绘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答案只能是后一种比前一种更好,为什么好?因为它所用的绘画语言,都非常精确、非常肯定。用透视原理画的图形,作为绘画要求来讲,没有一条线条可以被称之为准确。

  但是,大家可能会说“我看这个就是像”,像不像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尺,像不像不是判断好坏的标准,画得最像的有时候是最糟糕的画,有时候很像大家可能认为不像,有时候不像大家可能认为像。像与不像,充其量只是一个主体在生活场中间的文化判定,不能算数。像不像不能作为判定标准。

  西方美术也是这样,像不像绝不是判定标准,那么中国就更加明显了。《国策·齐策二》中有一个成语,叫“画蛇添足”。它的本意是说,蛇是没有足的,你画一条蛇,然后又添上足。因为不像蛇,大家都不认识,当然它就不是蛇了。因此中国画也有像不像的判断。

  中国书画与中华民族文化道德

  中国书画在选择绘画对象时很麻烦。中国画到底画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我们看到哪些东西?这些都属于文化中很关键的问题。东西方不一样,我刚才说了,大家认为用焦点透视法画出的杯子好看一点,大部分是受了一只眼睛看东西得出的视相结合的影响,这个影响很深远,搞得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刚才大家说起的画得像,那是西方的理论。西方人是狩猎民族,狩猎民族基本的劳作方式是打野兽时人不能动,人一动野兽就逃跑了。这个时候就固定一个点观察,野兽站立的那个点也不能动,动了就打不准了。这种单眼的固定视场,是西方早期生存的固有状态。对狩猎民族而言,鼻子和眼睛哪个更重要?毫无疑问鼻子更重要。因为人隐藏起来后,眼睛可能看不见猎物。但是鼻子可以闻,通过闻可以知道哪里有野兽来了,因此鼻子更重要。我们注意看西方的绘画,全部要画鼻子,所有的小丑都是大鼻子。这些都是文化的表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西方文化,是从他们的狩猎方式传下来的。

  我们中国人不这样看事物,因为我们不是狩猎民族,我们是一个采集民族。采集是要把东西抓起来,因此看东西是要上下打量,要里里外外地看。因此中国人的看法,相对比西方人多。中国人看的关键,还要上下打量,拐弯抹角地在某些地方停顿,在这里看一看,那里看一看。

  那么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呢?中国文化如何在这块地方繁衍和发展呢?我们来共同剖析一下,大家知道,原始人生存繁衍的地方,都不能离开河流,离开河我们的祖先吃什么?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同时又绕着太阳在公转。所有的大河流域,除了长江、黄河是东西走向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南北走向,或者接近南北走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你沿着河流走,就不怕找不到吃的。在地球不同的纬度上,有不同的季节。因此在所有南北走向的大河流域,只要沿着河流走,原始人就可以找到水和食物。唯独中华民族这两条大河,是与地球自转同向的大河。他们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这是北温带唯有的两条东西走向、地处四季分明气候带的大河。如果沿着河流走,到了冬天,河流结冰,所有的水全没有了,没有什么可吃的,长江如此,黄河也如此。试想一下远古的居民,怎么在这个河流边上生存?没有办法,走没有用,沿着河流走,没吃没喝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因此,他们只有选择掘地而居,在地下挖个坑,靠收藏种子、收藏粮食来过冬。我们现在的“家”字、“穴”字、“窝”字等,很多都有一个宝盖头,下面加两点,就是“穴”字。考古也发现:早在七八千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形成了穴居的定居点。中华民族为什么这么早就定居在这块土地上呢?那是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人们不能走,走就是死路一条。黄河上游和下游气候相同,因此迫使中华民族以采集和定居的方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存,这是个前提。而且在这块土地上一住就是6000年。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东西,至今还未被人们认识。除了中华文明以外,世界上还有27种古文明,全部脱胎换骨,或者灭亡了。而唯一发展到今天的,只有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文化和道德,基本上讲究的都是“人和”、“天人合一”,与自然的亲和,与他人的亲和,与环境的亲和。所有中华民族很多优秀的品格,在非常小的地方都能表现出来。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以“纲常”为基础的社会观念,这都是为了保持这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平和宁静。而中国书画最高的审美境界,也就是“中庸、平和、自然”这三个境界,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前提,否则我们就要从这块土地上搬走。很多有识之士,也已经认识到中华民族这个特征了。我们谈中国书画和中华文化,就不能不谈这个问题。

  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

  最早人类记录东西,是通过打制石器一敲、一琢,磨制石器一磨而形成的点、画来进行的。“点”、“画”,我们称其为“有意味的元素”,这是人类最早找到的。我们现在很多理论,说画一个东西先把它具象,或先把它抽象,把它变形,把它夸张。经常有人说画一个东西多难,画一点多容易啊。而且中华民族很多东西是没画法的。西方人可以画一个动物,画头牛,画一支箭,把它射死。远古时期的中国人不画牛,那时候没有牛耕田。他们要画天上的一朵云,要画天,要画一阵风,要画水流,要画气。这些东西现在很多画家都没法画。但远古人类要看气候、看水温、看气象。因此他找到一“点”和一“画”。“琢”“磨”这两个汉字,一“琢”一“磨”出来两个笔画。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叫主人翁的“主”字,甲骨文里就是这个字。“画”在中国又叫“一道”,“画一道”。通过人类的思维,找出来有意味的形式,最后是“主”“道”。这就是中国书画的基本思维的发展。

  汉字统一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形成的历史,已经有5000年了。到后来,汉字通过对结构的固定形成了自觉,通过对结构的美化,对笔画的美化,每一笔书写的美化形成了书法,形成了书学。因此,中国的书法是由于书画的分离形成的。最开始书和画是相同的,它都是对人们认识的记录。最早很多的象形字,实际上是“形”和“像”。后来汉字的统一,使它具备了更强的标识功能和逻辑形式。汉字之间可以联系,而绘画不能联系。绘画每个笔画之间可以联系,但是它没有文字这么固定,比如“永字八法”中的点、横、竖、撇、捺。大约从秦代以后,绘画与汉字得以分开。秦代以前,书画基本上是一体的。后来因为文字的功能强化了,它的社会性和社会制约能力更加强化、更加肯定,那么就与绘画分开了。绘画分出来后又走了两条路:一条走装饰化的道路;一条走描绘的道路。装饰化的绘画变成大量的装饰品和民间的一些符号,比如像“卦象”、“八卦”、“纹样”等等,也算是中国的“图典”;另外一条就走了中国画的道路,秦汉以后开始讨论画的东西像不像的问题。大概经过这么几个阶段:一般来说秦汉之间都是书画统一的,秦汉以后书画开始分离,然后书法独立出来,它毫无疑问最受重视,成熟得最早。

  大概从汉代以后,书家不断涌现,到魏晋就出现了中国书法的里程碑时代。后来书法家越来越多,到唐代形成书法的规则,叫作“楷模”。到了宋代,书法又走上了个性的发挥,表示意态的道路。到了元代,书画又开始结合。元代以后,画家基本上就是书家,书家也基本上是画家,很少有不是画家的书家和不是书家的画家。绘画这部分,直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才出现了专门的绘画方法叫“描法”。中国的“描”,是专门指绘画用的。“描”后来演绎成了社会文化。我们现在用“描写”这个词,也是由绘画发展而来的。往后是“唐工”、“宋巧”。唐代的绘画一般都比较“工”;宋代的绘画都比较“巧”。大家去看敦煌壁画,能见到唐和唐代以前的绘画形式。唐“工”、宋“巧”的绘画技法到元代又提出来了,绘画主要是重视点画的笔法,因此到元代它又统一起来,形成了文人画。文人画的主要特征就是强调文化的特征,强调诗、书、画、印的统一。明清之际,中国画实际上处在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但是正好统治中国的北方的少数民族,对固有的文化方式重视得不够,更多的是在梳理整个文化的表层。因此,到明清嬗变的时候,中国绘画就面临着一个选择。

  到20世纪,西方绘画的大量引进,使得中国书画对自身失去了总结、梳理和发展,这是我们中国出现的社会现实,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个现实。

  在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家大多都是当时的官员。例如,创造小篆的“小篆鼻祖”李斯,是秦朝的宰相;汉代的蔡邕当过御史;三国时期的钟繇,在楷书方面做过巨大贡献,当时是丞相。再往后,比如说王羲之,现在被称为“书圣”,当时他是一个右将军,称“王右军”,他儿子是中书令,被称为“王大令”,他在行草方面做过重大贡献。如果再往后看,那就更多了,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这些都是初唐时期唐太宗的重臣,而这三个人中欧阳询的“欧体”,到现在我们还在写,当然,唐太宗本人也是重要的书家;再往后的颜真卿,留下了我们今天写的“颜体”,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楷模,颜真卿当时做过平原令,也做过中书郎,也是级别相当高的;柳公权做过太子少师,他的书法被称之为“柳体”。再往后,有宋代的“苏、黄、米、蔡”,即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这四位宋代的杰出书家,当时都在中央政府或地方上做官;到了明代,也有很多重要的书家,像董其昌,他的影响非常大,董其昌当年是礼部尚书。再说清代,清代的刘墉,在书法史上他是非常有特点的“浓墨宰相”,当时他是东阁大学士。通过以上这些杰出的书法家,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从历代来看,文化精英和政治精英,都参与了书法的伟大创造,这个现象非常重要。它既保证了我们书法的文化品位,也保证了它的社会地位。

  业余和专业的问题

  从书法史上来看,很多杰出的作品都是业余创造出来的,比如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图①、“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王羲之写《兰亭序》,是当时休闲时间到了兰亭,和朋友们在一起相聚,那真是曲水流觞,老少咸集,在那里,王羲之挥笔写下了《兰亭序》,创造出了“天下第一行书”。而“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则是颜真卿在打仗的间隙,为他侄子写的一篇悼念的祭文。实际上,我感觉业余创作有业余创作的好处,业余创作没有精神负担,也没有功利性,就是说可以随意。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所以苏东坡说“书无意于佳而佳”,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如果说带有很多的框框来写字,反而写不好,好的书法作品都是在无意当中创作出来的。从当代的领导来看,著名的书法家有赵朴初先生。赵朴初是佛教界的领袖,生前是政协副主席,应该说他也是公务相当忙的。赵朴初一生没有称他自己是书法家,但我们看看赵朴初先生的书法,与当今任何一个专业书法家相比都毫不逊色。因为赵先生的修养好,他是写出了他的修养,写出了他的情怀,而且又没有什么精神负担,他也不以书法家自居。但他的字,那是堂堂正正,又大气,又儒雅,使人回味无穷。相反有很多专业的书法家,却禁不住品咂。

  书画的鉴赏和书画审美风格的改变问题

  中国的书画,既有创作标准,也有品评标准,还有观赏方法。像“六法”,这是创作标准,也是批评标准。观赏方法在宋代就提出来了。宋代刘道醇在《圣朝名画评》一书中提出看书画“先观气象,后定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他把观赏书画分四个步骤,一是“先观气象。”气象就是大的、整体的气势。要求从直觉入手来观察这幅作品整体的、大的气势、大的风格,这是第一步。二是绘画,要看这个作品的来路,创作者的师承关系,它在艺术语言上有哪些特点。比如说书法,它就涉及到章法、结构、用笔等这些具体的语言要素。绘画还涉及到笔墨、色彩。看一看它的师承来源,它是怎么发展而来的,这是第二步。三是“次根其意”。就是要进一步地来看创作主体,“意”是指作品的意韵。要求从作品的意韵来看创作者的创作追求,进一步来看这个作者要表现什么,他表现出来了没有,这是第三步。最后是“终求其理”。不能就这个画来论画,我们还要通过艺术欣赏,来寻找艺术的规律。“理”就是画理,就是找规律性的东西。当然,这个画理很复杂,有作品真伪等诸方面问题,以及一些专业的东西。我想前人总结的观画方法,可以作为参考。

  中国的书法,真、草、隶、篆,各种书体,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石鼓文,从秦隶又到汉隶,以及楷书、行书等,在魏晋南北朝之前,这些主要的书体,已经完成了。从魏晋南北朝以后,各个时期书风逐渐演变,“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到了明清,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就都出来了。我们欣赏王羲之的书法,无论《十七帖》也好,《兰亭序》也好,包括他平时写的手札、文书,他的字就是一种“风韵”的风格。唐代,是大气象、大气魄的时代。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等人,都在楷书上建立了楷模。唐代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仅仅是在楷法上为后世定下了楷模,而且也在练习狂草上建立了楷模。也就是说,唐人一方面在楷书上,在一笔一画方面建立了楷模,而且在狂放的字体里面也建立了楷模,后世书体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它制定的规律走下来的。大家知道,整个宋代是一个“郁郁乎文哉”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是属于文人们的,也包括一些官员,相对来讲比较悠闲,知识分子待遇也比较好,所以那个时候,案头小品也比较多,书斋里面多写行书,所以宋人的行书比较好,“苏”“黄”“米”“蔡”这四家,都是行书比较好,他们的楷书当然没法跟唐人比。可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变化。到了元代的赵孟 ,那个时候就是要恢复晋唐之气。再往后,明清时候就出现了各种流派,他们已经开始分成派别了,无论是南边还是北边,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

  我们很多人都听过有关西方绘画的讲座,可能会问,中国人怎么不画人体呢?怎么西方人老画人体呢?这又是我们的一个误解。西方人画过人体吗?我们看维纳斯、大卫是人体吗?我们所画的任何一个西方的石膏像,都不是人体,都是西方奥林匹斯山上的神体,我们误读了。我们中国人照样是追求我们的精神所在,我们的神灵是自然,是花鸟,是山水,所以山水和花鸟在中国画中间,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画风景,也不是画对象。中国人从宋代以后,开始了对竹子品格的标榜。宋代南迁,南方竹子比较多,因此对竹子就多了崇拜。唐人对竹子无所谓崇拜,杜甫还有“青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所以宋代以后对竹子的标榜,致使后来出了很多画竹子的大家,如郑板桥便是大家熟悉的。清代有非常著名的两个画家叫袁江和袁耀,这两个画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以画“界画”名世的,界画就是拿尺子比着画亭台楼阁。但是美术史上评价这两个画家时,认为他们的品位不是很高。但是画得非常好。图②就是美研所收藏的袁江的花鸟画作品,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他通过中国画的皴法、染法、晕法画出山石及远近的草木,对布局大小的处理,他没有按西方的透视法来画,画面中小到一片竹子、小草,远处的树叶,画得都非常精细。这是一幅相当好的作品,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算是非常“高、精、尖”的一幅作品。图③是近代发现齐白石的那位叫陈师曾的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到了明清两代以后,中国绘画更多地讲究笔墨的趣味,它不再拘泥于物象。这个时候笔墨纸砚这四样工具,也随着画家的要求逐渐改进了,中国的纸最适合表现一个画家所有的情绪。大家知道中国的宣纸,落下一笔,没法改动,而且落下的笔劲道如何,都透到纸里面去,这种关系,需要静下心来仔细地读,所以中国人看画的时候不叫看画,叫“读画”。从此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以后,大量的水墨画的墨法,已经进入到中国画中去。这种水墨画,我们现在称所谓的“写意”,实际上应该叫“减笔画”,这个称谓在宋代就提出来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工笔”,对应的是“减笔”,“工笔”是用很工细的笔法来画;“减笔”是用很少量的笔法来画。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先讲“存形”,初期叫“绘画莫大于存形”,后来南北朝时提出“传神”,后来再逐步提出“得趣”、“造境”、“写意”。“写”是用写的笔法,每一笔都有观察。“写法”为上,每一笔都可以欣赏。

  有一张书法作品,传为明代祝枝山写的,他很少写草书,这幅草书写的是苏东坡的《前赤壁赋》,这是一件残破不整的作品。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起,前面那一部分已经散失。祝枝山作为这篇草书的作者,他又把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他对书法的理解,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所以,中国书法到明代,既要有个人的风格,又要有传承的笔法、字法和规矩,也要有章法。这种要求在朱耷也就是平常说的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反映得更充分。我们欣赏书法时,一定要记住两个词,一个是“字里行间”;第二个是“笔阵气运”。再者,还要多实践,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也就是所谓“观千剑然后识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