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红色记忆】 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经过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12日 08时29分16秒 编辑:redcloud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胡锦涛

  普通一兵,名高天下。雷锋本身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提到雷锋,无不颂其伟大。因为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先后为他题字,号召向他学习;更因为他把平凡的事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

  往事回眸,红色记忆。当年,毛主席的题词是怎样作出的?为什么把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日期定在1963年3月5日?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编辑李禹兴和毛主席的秘书林克披露了毛主席题词的来龙去脉——

  李禹兴作为这件事的亲历者,他是这样回忆的——

  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是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请而写的。题词手迹原件在《中国青年》编辑部保存了一段时间,后上交由中央档案馆收藏。

  毛主席题词的经过是这样的:

  雷锋是解放军沈阳部队某部战士,1962年因公殉职。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至深,在那个年代,好人好事传千里。雷锋的故事先是在辽宁省青少年中传颂,随后,共青团辽宁省委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1963年2月初,首都各大媒体先后刊登了雷锋的事迹片断和雷锋日记摘抄。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的通知》。2月25日,人民日报等首都大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伟大的战士——雷锋同志》。

  《中国青年》作为面向广大青年、以思想教育为主要特点的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一贯注重以青年中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教育青年,自然不会放过雷锋这一共产主义伟大战士的榜样,有必要有责任使雷锋这一典型成为青年的楷模。同时,《中国青年》编辑部根据当时了解到的广大青年思想上存在的一些疑惑,正在准备开展“怎样做一个和平建设时期的革命者?”的问题讨论,而雷锋正好是和平建设年代的一个先进人物,正好作为典型向广大青年推出。出于这样的背景和考虑,编辑部决定大力宣传雷锋。当时《中国青年》是半月刊,如果还是发表雷锋日记摘抄、组织纪念和学习雷锋的文章,显然要落后于报纸。如何“后来居上”、推出精品,是当时编辑部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止一次的集思广益的研究,决定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当时编辑部的编辑绝大多数是30岁左右的青年,被新闻界称为有一种“小老虎”精神,有一股“冒劲”和“闯劲”。研究中有一位同志提出,我们可不可以请毛主席为雷锋题个词?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可又一想:毛主席他老人家日理万机,那么忙,会答应这个要求吗?大家又分析琢磨:可能题。理由是:有先例。毛主席曾为刘胡兰烈士作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那是革命战争年代。雷锋不同于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碉堡、英勇献身的董存瑞,也不同于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黄继光。雷锋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很有时代特点和典型意义。还有,毛主席一向关心《中国青年》杂志,1948年就曾为当时复刊的第一期《中国青年》写下“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题词,说不定这次会应允我们的请求,为雷锋题词的。

  就这样,我们发出了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函是请编辑部毛笔字写得最好的一位同志用毛笔恭恭敬敬抄写的。为了让毛主席便于阅读,字写得挺大。一个中间带红方框的中式信封上写的是这样简单的几个字:中南海呈毛主席。信发出后,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猜测着:在毛主席面前堆积如山的文电信函报告中,他老人家看得到这封极普通的信函吗?会不会题词?过了两三天,又有同志提议打电话询问一下。于是,我们想办法拨通了主席办公室的电话:“我们是《中国青年》编辑部,请主席题词的信收到没有?主席看过没有?准备不准备题词?”接电话的是主席的秘书林克同志,回答是简单、明确而平静的:“信收到了,主席看过了,没有表示态度。”我们分析,没有表示态度,就是没有拒绝,也许毛主席正在考虑,这足以使我们精神为之一振。过了几天,我们又打了一个电话。林克同志的回答是:“主席已决定为你们题词。”后据林克同志的回忆文章说,毛主席曾让林克同志先草拟几个题词的内容。林克同志拟了“向雷锋学习,学习共产主义精神”,“学习雷锋同志的高尚品德”……等几个方案。听到这个信息,编辑部的同志欢欣鼓舞。接着,我们请林克同志禀告主席,《中国青年》杂志的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准备3月1日出版,付印时间是2月24日,请主席最好能在2月23日前题好。其实,这一时间要求已在请主席题词的信函上说明了。

  2月22日下午3点,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从中南海的红墙内传到《中国青年》编辑部,林克同志在电话中告知:“毛主席为你们的题词已经写好,请你们派人到中南海西门来取。”通讯员刘全聚骑着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以平生最快的速度向中南海骑去。几十分钟后,当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雄浑厚重、刚劲有力的大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时,编辑部上下人人无不欢欣雀跃。为了防止在传看中题词原件受到污损,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手迹原件装在一个玻璃镜框里,大家如同传看一件稀世珍宝那样,捧着这个镜框轮流传看。当时的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很重视关于雷锋的宣传,也很关注我们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这件事。毛主席题词原件到了编辑部后,我们马上报告耀邦,并将原件送他过目。耀邦边看边对编辑部的同志说,这是件大事,一定要认真学习,宣传好毛主席的题词和雷锋这个典型。这样,毛主席的题词被迅速送往印刷厂制版,精选道林纸印制,作为插页,刊登在1963年3月2日出版的第5—6期《中国青年》杂志———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上,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新闻界。在2月23日至3月2日这几天,各报刊纷纷派人或打电话到《中国青年》编辑部,要求刊登毛主席题词。新华社也准备发消息。兹事体大,编辑部不好作主,只好向上请示。后经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罗瑞卿协调,决定:《中国青年》杂志学习雷锋专辑按期于3月2日出版;新华社于3月4日发通稿,向全国播发毛主席题词消息及手迹,各报于3月5日刊登。

  《中国青年》以《用雷锋的学习态度学习雷锋》为题发表了社论。社论说: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必将得到我国青年的热烈响应,把学习雷锋的热潮推向新的高峰。

  这期《中国青年》还发表了周恩来总理的题词:“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以及董必武、郭沫若、罗瑞卿、谢觉哉等写的诗和文章。此外,还有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通讯,近3万字的《雷锋日记摘抄》,以及雷锋遗诗等。

  于是,首都和全国各大报都于3月5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和新华社的消息。这样,1963年3月5日,被作为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的日期,镌刻在史书上。

  作为这件事的另一亲历者、毛主席的秘书林克,是这样回忆的——

  1963年2月中旬,《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期学雷锋专辑,该杂志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学雷锋题词。我收到这封信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里面的菊香书屋院内。他在菊香书屋居住的大部分时间就在这间卧室读书看报,批阅文件,会客和用餐。为了工作方便,我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菊香书屋的东院里,这个院落种了一些花木,是毛主席平时散步的地方。我住的地方离毛主席的寝室只有几十米之遥,这样有事时可以随找随到。

  当天,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我,毛主席已经醒了。根据多年的习惯,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秘书把最新收到的文件、资料送给他。因此,在接到电话后,我立即拿出已选好要送给他批办和阅处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题词的信,来到毛主席的寝室。这时,只见他已穿好睡袍,身上仍盖着毛巾被,半躺半坐地斜倚在床背上看当日的报纸。见我走进屋来,他把报纸随手放在左半边床上堆得有两尺多高的书堆上。我把文件、资料放在他床头的长桌上。床的左方紧挨着长桌有一张方形的藤桌,桌上也堆满了文件、资料。我在藤桌西边一张椅子上坐下来,面对着毛主席,向他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请他题词的信。随后,我便离开了他的寝室。

  过了两三天,《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询问主席是否答应写题词。当时,我了解毛主席已经看过《中国青年》杂志的信,但未做什么表示。我便如实地告诉了他们。大约两天后,该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又打电话来询问。当时,毛主席已经答应要为他们题词,我便如实地转告。他们说,《中国青年》杂志在3月1日出版,能否请毛主席在2月25日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我将他们的要求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让我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我回办公室,思索了一番,拟好了十来个题词,立即送给了他。我现在还可以回忆起其中几个题词的大致内容。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

  2月22日,毛主席睡醒以后,值班警卫员打电话告诉我,主席让我去一下。我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资料匆匆来到毛主席的寝室。毛主席正穿着睡衣斜倚在床栏上看文件,看见我到了身旁,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我随即将新文件放到他床头的长桌上。他示意我坐下,我便在他床前一张藤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来。这时,毛主席从他身左半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信纸递给我。我一看,只见他已在纸上用毛笔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潇洒苍劲的行草字。我为他拟的十来个题词,他一个也未用。这时,他吸了一口香烟,从容地带着询问的目光问道:“你看行吗?”我爽朗地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我拟的题词这一疑问似的,接着说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毛主席谈完之后,我便回到我的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应当指出,毛主席在题词之前,就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了解了雷锋的事迹。他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过,“雷锋值得学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首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刊登了毛主席的题词手迹。第二天,《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的题词手迹。《中国青年报》随即转载。以后,陈云、叶剑英等同志也为雷锋题了词。

  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全国性的报纸,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以及地方报纸,都用大量篇幅报道了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情况,以及雷锋事迹、雷锋日记等。文化艺术和出版部门还出版了图书和画册,演映了雷锋的电影。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