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山水和谐的刘少奇旧居

作者:罗 雄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8日 08时42分13秒 编辑:redcloud

 

 

  

 

 

  刘少奇同志故居始建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是一栋普通土木结构江南四合院。故居前临绿水,莲荷满塘;背靠青山,树木参天。刘少奇家祖祖辈辈在这里耕读传家、繁衍生息。1898年11月24日,一代伟人刘少奇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刘少奇同志故居1959年被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年刘少奇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通读四书五经之余,还到同学周祖三家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国历史书籍和各种进步书刊,乡亲们看到这位刘家“九满伢子”志向高远,酷爱看书,凡事都能讲出一番道理,便送给了他“刘九书柜”雅号。尤其是通过阅读二哥刘云庭赠送的《辛亥革命始末记》,刘少奇知道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已经结束,主张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已经来临,知道了武昌起义革命新军的英雄壮举,知道了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黄兴开天辟地“建设共和新事业、废除世界最强权”的卓越贡献。从此,谭嗣同、黄兴、陈天华、蔡锷、蒋翊武等湖湘名人成为他崇拜的英雄和追随的偶像。从这时起,刘少奇便立下了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中的伟大抱负。在宁乡玉潭高等小学读书劳动之余,他即兴写下了一首励志诗:“小树两边栽,浓阴绿上阶;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以诗言志,抒发豪情壮志。

 

  1913年,刘少奇参加了反对袁世凯卖国罪行的示威游行后,毅然把私塾启蒙老师朱赞庭先生给他起的名字“渭潢”改为“卫黄”,确立了保卫炎黄子孙的远大志向,并将名字写在书本上、刻在笔筒上,以表达报国酬民之志。1919年,正在湖南育才中学即将高中毕业的刘少奇,满腔热情地带领一批同学离开长沙,奔赴北京参加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救国救民道路,朝着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百姓谋福祉的目标前进,勇敢地投身到风云激荡的革命洪流之中。

 

  刘少奇从炭子冲的弯弯山道出发,走出宁乡、走出长沙、走出湖南、走向莫斯科,回国后脚踏实地领导全国工人运动,成为万人瞩目的工运领袖。他在复杂而艰难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成为党在白区工作中正确路线的代表。他主政华北华中建立抗日根据地,临危受命担任新四军政委。他指导解放区土地改革,参与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并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

 

  1961年,正当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家乡湖南长沙进行为期44天农村调查,其中有33天吃住在农村。他谢绝了湖南省委在宁乡县为他安排的招待所,回到炭子冲陌生而熟悉的农舍里,把青少年时期居住过的房间用作办公室兼卧室住了六天六晚。陈旧的桌椅、昏暗的油灯、简陋的木床,这就是共和国主席的住所。他在家乡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公社社员生产、生活情况;他把乡亲们请到家里召开座谈会,促膝谈心论长短,嘘寒问暖拉家常。他在这里,向老百姓鞠躬道歉,说自己这个国家主席没有当好,主动承担责任;他在这里,了解到造成农村饥荒的真实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他在这里,告诫党员干部要刻石立碑,吸取教训,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里,还办了一桩“私事”:诚恳地邀请六户无家可归的农民住进了旧居。这也是刘少奇同志旧居经历“文革”浩劫而不毁的真正原因。

 

  故居横堂屋里陈列着国家主席刘少奇邀请父老乡亲到家里召开座谈会时的小方桌、长条凳,墙上展示了6幅刘少奇与乡亲们开会时的照片,国家主席慈祥而亲切的面容,乡亲们淳朴而爽朗的笑脸,领导与群众无拘无束、水乳交融的和谐场景,无不体现着这位农民儿子、共和国主席的民生情怀。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态,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刘少奇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限敬仰,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和典范。

 

  巍巍花明楼,青青炭子冲,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观众身临其境,睹物思人,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初升的太阳,看到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又回到了人民群众之中。

 

  (作者系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原馆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