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袁胜良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8日 09时29分55秒 编辑:redcloud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引擎。乡村振兴的首要问题是产业兴旺,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实际问题。

 

  抓好顶层设计,解决方向不明的问题。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重要作用,让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同时发力。按照中央要求,各地要多级联动,形成科学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针对不同地域因势利导、分类推进,进一步优化乡村产业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乡村产业兴旺划定了清晰的路线图。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在省级层面指导各地根据各自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现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形成“一县一特、一乡一品”的整体布局。各市县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方案;各乡镇、村(居)都要结合实际,围绕产业发展做好规划,共同构建起“大园区、小庭院”“大产业、小村落”等富有特色的产业格局。

 

  推进“四化”建设,解决效益不高的问题。推进科技化建设,驱动产业提质。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培育一批研发投入大、技术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农业创新型企业。以“星创天地”为载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科技特派员等成为农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推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加快各类研发机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引领产业优化。制定规划育好品牌,力争每个县都能形成一个或者多个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产业或特色品牌。支持企业创好品牌,特别加大对省级龙头企业品牌培育力度。整合资源用好品牌,用好用活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建立品牌产业链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规模化建设,补齐产业短板。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快龙头企业培育,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提升规模化生产水平。推进特色化建设,激发产业活力。按照“一县一特”“一特一片”的发展思路,建设一批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打造精品小镇,解决平台不强的问题。聚力特色产业建设精品小镇。以特色产业为基础,走产业兴镇、产业富民、产业支撑发展的路子。邵东县立足产业特色,着力将“南国药都”廉桥镇建设成医药精品小镇,将“五金之乡”仙槎桥镇建成五金精品小镇,将黑田铺镇打造成“中国特色包装印刷产业小镇”。聚力特色文化建设精品小镇。文化是特色精品小镇的“内核”。安化县黄沙坪镇的“黑茶小镇”、花垣县边城镇的“边城小镇”、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的“花瑶小镇”等,不仅湖湘特色鲜明,而且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聚力规划引领建设精品小镇。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做好小镇空间布局、项目谋划,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做到“一镇一风格”。

 

  坚持多措并举,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想方设法抓统筹,坚持“1+4”模式,即坚持项目带动,引导回乡能人、农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投入,汇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坚持项目带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引导能人回乡。充分利用在外经商办企业的老板资源,引导其回乡投资兴业,推动城市资金和人才回流农村,反哺家乡建设。引导农民入股。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引导金融投入。健全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粮食贷”“特色贷”“救灾贷”等涉农金融产品落实,为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保障。鼓励社会投入。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发展农村新业态,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运营,形成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