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打造资水中游绿色屏障与生态高地

作者:朱前明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8日 09时07分29秒 编辑:redcloud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并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新化县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县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成功跻身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行列。但是,作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贫困大县,新化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修复,努力打造资水中游绿色屏障与生态高地。

 

  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确保“江中水质好,江岸风景美”,让一江资水更好造福两岸人民。完善以河长制为统领的水治理体系,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水安全保障。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提质整改、水域岸线专项清理整改、污水直排整改等整治行动,坚决杜绝不达标水体直接排入河道。大力推进“百里资江画廊”建设,实施养殖污染与非法采砂整治工程、河道整治与保洁工程、河流清淤疏浚工程、生态修复与美化工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样板河段。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白云空气好”成为新化的一张闪亮名片。强化联防联治,加强大气日常监管监测,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立体网络。突出抓好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加强建材、煤炭、冶金等重点行业治理,加强油气回收管理和高排放车辆污染防治,强化城市扬尘治理、工地扬尘监管和餐饮业油烟排放治理。加快涟新天然气管道建设,推广使用清洁新能源。到2020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

 

  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让“绿色有机农产品之乡”的金字招牌更加光彩夺目。严控农业污染,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对永久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加快推进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全面开展尾矿、煤矸石、冶炼渣等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排查和整治。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做大做强“两茶一药”(新化红茶、油茶、中药材)、白溪豆腐、湘中黑猪、富硒蔬菜等特色产业。

 

  坚决打赢生态保护与修复攻坚战,让绿色成为全景新化的永久底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开展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等主体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立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以大熊山、古台山等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森林生态涵养功能。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在资水沿岸实施退耕还湿还林工程。加快推进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确保2019年通过国家验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和国家储备林建设,推进森林生态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美丽乡村,让“好山好水好人家”成为新化一道亮丽的风景。按照“庭院净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环境美化”的要求,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大力开展“空心房”整治,抓好自然村落房屋风貌靓化,认真开展乡镇机关大院专项治理,全面改善镇容镇貌。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和文明村镇建设,开展好“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进一步淳化乡风民风。认真落实娄底市乡村振兴15条具体措施,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互促提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