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人物春秋】 最是风流袁隆平

作者:言 青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10时04分24秒 编辑:redcloud

 

 

袁隆平(左二)在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传奇

    美国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星,穿梭在田间地头。然而,他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却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他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一半以上,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这对于七八十年代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中国农民来说,简直就是他们心中的“米菩萨”。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2001年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一项无形资产评估中,“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从此,人们都说袁隆平身价过亿。但在荣誉和财富的簇拥下,袁隆平魂牵梦绕的,却只有粮食问题。

    1995年,他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稻,比三系法增产5%-10%,但他还是不满足,又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稻的增产基因,实现超级配套,搞超级稻(超高产优质水稻)。20049月,超级杂交稻取得重大突破,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而后,袁隆平又果断地提出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虽已77岁高龄,依然在忘我地工作着。2007429,他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风采

    领悟音乐,才能更好地驾驭生活

    能种出超级杂交水稻是艺术,把小提琴拉得如诉如泣也是一门艺术。袁隆平白天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晚上在音乐的旋律中陶醉。在他的小院里,常常会飘扬出美妙的音乐----他拉小提琴,老伴邓哲弹电子琴,俩人一起弹唱。在一次国际会议的间隙,科学家们各自展示除了科研以外的种种才艺,大家轮番表演后,把目光投向了穿着“老土”、坐在一边不吭声的袁隆平身上,非要中国的科学家“来一个”。袁隆平站起来,用纯正的英文和浑厚的男低音演唱了一首黑人老歌《老人河》,把全场的人都“震”住了,充分展示了“杂交水稻之父”水稻以外的另一种风采。

    谈到音乐,他说:“人从出生始,便在音乐中生活。人们用音乐陶冶情操,从音乐中吸取力量,人生离不开音乐。音乐,是声音的诗歌;音乐,是人生的补药。贝多芬说过,‘领悟音乐的人,能从一切世俗的烦恼中超脱出来。’为了更好地生活,我们当悉心倾听音乐。倾听音乐,才能更好地领悟音乐;领悟音乐,才能更好地驾驭生活。”

    学会“划水”,在水里救人

    早在抗战期间,只有8岁的他,便随父母逃难到了桃源县。一天,他不小心被挤入滔滔江水中,幸遇一位老船工及时搭救,才捡回一条命。幼小的他,便决心要像船工老伯那样,学会“划水”,在水里救人。后来,他们举家迁到重庆。他最惬意的事便是去长江边上戏水。10岁还不到,竟然敢去横渡长江了!1947,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迁回汉口的他因个头瘦小、不显眼,被体育老师拒绝参赛。而他却暗自穿了游泳衣,巧妙地闯进赛场,一举夺得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如今他虽年逾古稀,还不时忙里偷闲,携老伴去游泳池舒展舒展身子。“好在大半生都生活在江南,有水的地方多,游泳还是不成问题的。”

    骑摩托车,不是爱好却成了爱好

    骑摩托车本不是他的爱好,而是工作的需要。“我每天都要去试验田,从播种开始直到收获为止,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不去心里不踏实。一来一回大概有4公里路,骑摩托车方便。”没想到,日久生情,这竟也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他喜欢骑着摩托车在田间飞奔,他也喜欢买摩托车,各种型号的摩托车先后买了10多辆。

    麻将里也有辩证法

    忙里偷闲,他也喜欢和朋友们坐下来打打麻将,而且输了还要钻桌子。“有一次他们想把我钻桌子的镜头拍下来,可我身手麻利,一下子就钻过来了。”他毕竟是学者,对麻将都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麻将里也有辩证法。有人一看到手上的点数不好,就摇头叹气,这种态度不可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打麻将也是这样,就是最差的点数,只要统筹调配,安排使用得当,也会以劣赢优,以弱胜强。相反,胸无全局,调配失当,再好的点数拿在手里,也会转胜为败。事在人为!”高人高见,就是与众不同。

    学外语成了长寿秘方

    他的外语功底深厚,除了儿时深受通晓英文的母亲的熏陶外,本人对外语的痴迷、勤奋及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驾驭的天赋,更是他成功的秘诀。他每天都挤出时间看外文书、查词典、听收音机、背英语单词,进行强化训练。他甚至强迫自己每天背100个单词。天长日久,词汇量大了,涉及的面也广了,无论专业语汇,还是生僻词语,都反应敏锐、发音标准而地道,完全能作为一种熟练的语言与外国朋友交往。他遍访数十个国家,无论是讲学、学术交流,还是参观访问,从来都不需要翻译陪同。

    “学到老”是袁老的座右铭。他认为人的脑细胞是用不尽的,到了老年,更应用脑。音乐、书法、绘画、下棋、阅读文学作品和学习外语,都是很好的脑力操,尤其是学外语,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可谓之“长寿秘方”。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1997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他们喜出望外,说,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妙语

    ▲我培养灵感就4个字,那就是“知识”加“汗水”。在知识的土壤里,用汗水才能浇灌出灵感的花朵。

    ▲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在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科技工作者,如果你不爱国,如果你对人类没有感情,那你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更谈不上科学道德了,不可能有大的出息。

    ▲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健康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情感、人格不健全,对周围人的影响就像是毒素。

    ▲越是出名就越要谦虚谨慎,越不能翘尾巴,越要谨慎地做人,夹着尾巴做人。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天经地义的真理。作为科学家也好,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好,有了名人,人家都看着你,那么你就更要小心,更要做道德的表率和楷模。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总结了两条,爱好:“自由”;特长:“散漫”,加起来就是“自由散漫”。我还就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我有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朝气蓬勃,敢打敢拼,是我们事业的希望。常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就觉得自己还年轻,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印象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片断

    幸福 ----“总理为我过生日”

    袁隆平:我最高兴的还是温家宝总理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视察,并表示国务院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当场就拨给我们2000万元经费。在场的人都鼓掌,兴奋啊!

    那天正巧我过生日,温总理还特地给我送来生日蛋糕,还有一个花篮。本来就一个集体照,总理说我们两个要单独照相,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看,这就是那天我和温总理拍的合影(指向墙上挂着的照片)。

    温总理平易近人。总理的礼让,不是“让”我个人,是“让”出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科学的尊重。

 

    紧张 ---- “没达标,我就吹牛皮了啊”

    袁隆平:2004年,二期超级水稻提前一年在海南的试验田验收。我是被验收的,是运动员,裁判员是他们海南的,这令我很紧张:怕没达标啊!平均亩产要达到800公斤才算达标。当时验收了两块有代表性的田。第一块亩产量798.7公斤,哎呀,我心里好尴尬。798.7,这个小数点能够四舍五入,整数不能四舍五入啊。那就是799啊,差一公斤。我说这下完了,好的一块田还没达标,差一点的就更没希望了。心里面这块石头七上八下的。没达标,我就吹牛皮了啊!我说过保证达到800公斤的。还好,第二块田815点几公斤,两个加起来平均算了805公斤。哎呀,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害羞 ----那尊像,不好意思去看

    袁隆平:农民现在都称我为“当代神农”。湖南有位农民甚至拿出自己靠种植杂交稻挣来的5万元钱,塑了一尊1:1的汉白玉像。这是农民朴实的感情,我不好意思去看。我只想,应该更加努力,为农民做更多好事。

 

    得意 ----会跳踢踏舞的农学家

    袁隆平:爱因斯坦就非常喜欢音乐,他也会拉提琴,但他拉得不好,我也拉得不好,可我还是喜欢。当然,爱因斯坦大概不会跳踢踏舞吧。(朗声大笑起来)踢踏舞可是一个很难跳的舞蹈。刚才来拜访的一位朋友还说,在湖南的电视上看到了我在表演踢踏舞,怎么会跳得那么好!(大笑)

 

    沉思 ---- “质疑才是科学的生命。”

    袁隆平:“科学研究不问出身,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搞科研要会提问,要敢质疑,不要迷信权威。质疑才是科学的生命。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困难、失败是常有的,你不要怕。你也不要怕辛苦,要实践。我一直说,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电脑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就像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打雷、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才真正要到田里面去看呢,看秧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真的要去看的哩!

 

    憧憬 ---- “禾下乘凉”

    袁隆平:等到第三期平均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实现了,第四期目标就是平均亩产1000公斤。气势磅礴啊!我管它叫“瀑布稻”。就像我曾经做过两次的那个梦一样,梦里我们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上面结的稻谷有花生米那么大,我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禾下乘凉”,好美啊!

    我现在还有两大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第三期超级稻研究成功,第二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现在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50万公顷,我们想在2010年推广到1500万公顷,这样至少可以增加300万吨粮食,够养活将近1亿人口呢!要是这两个“既定目标”都按时实现了,我那时正好80岁,如果身体还硬朗,我可能还想再攀新高峰。

 

访谈

    网友: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如何促进农产品产业化,你们公司有没有取得一些成就,或者有没有作出规划?

    袁隆平:搞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农民肯定富不起来。湖南也成为不了一个强省。一定要搞产业化,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湖南稻谷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位,但是都是分散的,赚不了钱。虽然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没有富裕起来。长沙就是一个“米市”,我们现在把米整合起来,加工好,出口。最近伊朗要向我们买两千吨大米,好的话,他们还要买。

    网友:您经常下地和农民干活,和农民没有两样,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吗?

    袁隆平:现在有些青年人,瞧不起农民。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农民很好,为什么会低人一等呢?为什么瞧不起他们?不过就是穷一点。别看他穷,他心胸开阔。穷也不是低下,你有钱也不见得高贵,要看他的本质。农民有两个优点:一个是朴实,再一个是勤劳。这是中国农民最基本的优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点。这是值得骄傲的东西。

    网友:说到钱,我们这里有两个数字,很早以前,您的名字就值一千亿,而听说您买过的最贵的衣服才是800元的西服,您个人对金钱的看法,有没有什么改变?

    袁隆平:这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也是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穿得好,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

    网友:现在天上有以您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是您的照片,作为一个名人,您有什么感想?

    袁隆平: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名了,官做大了,自由度越来越小。我有一次到一个县里去,有一个县委书记说,他也有这个体会,在这个县里面,他就没有什么自由。出了这个县,就有自由了。再讲一个故事,一位前任总理出了本自传,书中说,人都想当大官,有钱有势,了不起,却不知道当大官有当大官的苦衷,有一次他休假,心想这下自由了,可以顺便玩一下,但路线是规定的,另外还有人跟着,当他看到老百姓可以带着老婆小孩到处跑,好高兴,于是回来感叹说,我就像关在笼子里面的鸟。这就是大官的苦衷,自由度这么小。

    网友:您曾经说您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直风吹日晒,您有没有感觉疲惫?

    袁隆平:疲惫是有,疲惫的时候多的是,休息一下就可以了。现在年纪大了,到田间的时候少了一些,原来年轻的时候就无所谓。在70年代的时候,早晨吃了早饭就下田,背个水壶,拿个馒头,中午就回来了。原来是步行,后来是自行车,再后来是摩托车,现在条件好了,改成开小汽车下田了。80年代的时候,到国际水稻研究室,搞合作研究,看到他们的科学家都是开小汽车下田,我就说真好。现在我们也是开小汽车下田了,条件改善了,也就不那么疲惫了。

    网友:最近很多网友都在说您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请问您怎么看待?

    袁隆平:我国在农业方面只得过一个诺贝尔奖,和平奖政治色彩很浓厚,我对这个没有奢望,就是那么回事。我的奖够多了。诺贝尔奖也不见得是那么高,那么光荣。

 

回声

    “袁隆平研究的超级稻,不仅有重大的科学价值,而且为中国人养活自己作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正走出国门,影响世界。”

    ----2005年8月13,温家宝视察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

 

    “在世界上率先培育成功并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水稻生产革命,使水稻产量在一个世纪中增加了2倍。杂交水稻由此从亚洲、非洲到美洲广泛传播,养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下一篇 生命绝唱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