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坚持“四为” 实现“四化”

作者:管理员01 来源: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09时42分21秒 编辑:redcloud

中共东安县委书记 唐能武

东安县围绕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工作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明确要求。近年来,东安县坚持以产业为基点、特色为方向、惠民为动力、培训为根本,努力实现农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投入经常化、农民新型化。

    以产业为基点,实现农业规模化

    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化为核心、以集约化为方向、以高效化为目标的规模农业。东安县采取政府引导搭建平台的办法,加大农业产业带和农业园区建设力度。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群建设。着力抓好井头圩镇小江口100万羽樱桃谷鸭养殖中心,大庙口、紫溪5万亩银杏基地,大盛、南桥、花桥5万亩烤烟基地,水岭乡和横塘镇两个各5万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小区,井头圩镇七里坪、横塘镇带家村、端桥铺镇麻溪村3个各5000亩以上的生态农业示范园,井芦公路沿线20万亩高档优质稻和东大公路、永东公路、芦冷公路各10万亩优质水果四大产业带。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小区建设。我们因地制宜建设了大庙口镇屯里村、白牙市茶源村、芦洪市新民村等6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松江村等2个标准化东安鸡养殖小区,大栗村等2个养羊小区,规模农业逐步形成。

    以特色为方向,实现产品品牌化

    特色就是效益。当前,突出区域特色、创造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两年,东安县抓住东安鸡、银杏、优质稻、柑橘、蔬菜标志性产业和拳头产品,进一步精深加工,推向市场,唱响品牌。一是狠抓精深加工。立足与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围绕柑橘、竹木、银杏、东安鸡、优质稻等主导产品进行精深加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经济能人,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畅通产品销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促产,切实抓好农产品销售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同时,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办好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50多个。

    以惠民为动力,实现投入经常化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抢占国家政策的制高点,用活、用准、用够国家政策,立足县域特点,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惠农政策。去年,县里共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资金250余万元,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良种补贴近4000万元。同时,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征地制度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我们把政策(上级)投入、财政投入、外资(招商)投入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近两年,全县共筹措资金3663万元,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以培训为根本,实现农民新型化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性因素。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农民。一是培训技术型农民。创新农村教育体制和农村教育模式,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开展农村文化科学、农业技术、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安全、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培训。近两年,我们共开展各类培训74期,培训农村各类专业人才12.6万人次。二是培训经营型农民。把提高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放在首位,积极发展农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三是培训外向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引导农民“洗脚进城”,打工创业。截至去年,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4.61万人。我们还培养外向型农产品经纪人360余人,支持和鼓励农民闯市场,跑销路,搞活农产品流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