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多得之举
——----湖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评析

作者:刘庆选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26日 09时14分34秒 编辑:redcloud

  春暖花开,进入旅游旺季的张家界迎来了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同时在举世闻名的张家界大声疾呼,通过5~10年的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柱产业,力争旅游总收入达到全省生产总值的1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初步确立旅游强省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其决心之大、谋划之远、措施之力,在全国鲜出其右,令人为之注目,是“一举多得”的战略举措。

  “一得”,是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之举。湖南已跳出旅游业本身,站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省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些年,湖南高层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宏观调控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和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指出,湖南必须认真解决“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节能降耗和环保比较突出”等问题。为此,湖南把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全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该压的坚决压、该上的坚决上。所谓“压”,就是着力消除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健康因素,去年砍掉一批项目,确保青山绿水,尤其是今年4月1日全部关停环洞庭湖234家造纸企业,用强有力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所谓“上”,就是增强“进位”意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宏观调控和国家重大部署中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基础先行,把加强基础产业、基础工作、基础设施作为突破薄弱环节、提升发展水平、支撑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基于对湖南发展思路的分析,我理解,湖南这样的部署,就是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谋取发展速度,也决不延缓发展步伐,而是积极探索在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中加快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像旅游这样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其思路大致有二:一是培育支柱。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的优势,完善发展规划,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二是整合拓展。适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趋势,整合旅游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旅游产业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引入现代旅游理念,以大旅游带动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管理,促进关联产业和城市化发展。

  “二得”,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省之举。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是湖南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这一切都需要提高湖南的知名度,增强湖南凝聚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用周强省长的话说,就是“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要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展旅游产业,正是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湖南、推介湖南的捷径。去年5月,张春贤书记在张家界专题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强调,“搞高新技术产业也罢,搞现代新型企业也罢,归根到底都需要有人气,都需要集聚”,“旅游很能集聚人气,交流信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要求围绕旅游业,发展基础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省长周强上任伊始,前往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考察调研,就明确要求张家界积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进一步夯实基础,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复合型旅游,着力开发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也就是说,湖南高层正在强化旅游产业的经济属性和开放特性。我们发现,在这次会上对旅游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已规划出一条明晰的发展思路,即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其具体做法有四:一是吸引高端游客,推动国际旅游合作,引进国内外有实力、有影响、管理水平高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推动旅游升级转型,实施适度规模、均衡生产、市场细分等措施,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个性化管理,加快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健身、瞻仰观光等旅游产品的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是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以湘绣、湘烟、湘酒、湘茶、湘瓷等传统旅游商品为基础,发展旅游工艺品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依托旅游品牌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四是加大旅游的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内资、外资并举,国有、民营并重的方针。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南旅游产业内涵正在丰富、深化之中,一定会凝聚更大的人气,带来更大的商机。

  “三得”,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之举。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富裕农民。湖南对旅游产业的“富民功能”,作了深度拓展。周强省长指出,“旅游产业是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富民产业”,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城镇居民、农民致富。在今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着力开发生物质产业、保健品产业、高效园艺业、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也就是说,湖南已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中,寻觅到发展旅游产业的商机,反过来,又开始探索旅游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按照“把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的要求,其做法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二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以“一个中心,一个龙头,八条精品线路”为框架,将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良好乡村旅游条件。三是带动农民增收。利用湖南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和山区的特点,发挥旅游这个劳动力密集,就业容量较大,能有效扩大就业的优势,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可以说,湖南对旅游产业的富民功能拓展已由理论探讨进入实际操作层面。

  “四得”,是充分挖掘历史和文化的经济功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新之举。近年来,湖南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我以为,湖南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旅游产业绿色、生态、健康、环保、永续发展的功能,努力探索构筑最小资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的产业结构的成功尝试,是其全局部署中的紧密一环。一是组合运用自然与人文资源。周强省长强调,湖南“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文化是旅游之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要树立新的资源观,促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充分挖掘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文化作为灵魂渗透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深度开发一批观感深刻、怡情养性的文化休闲娱乐产品,让游客既寄情湖湘山水、回归自然,又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以吸引和留下更多的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二是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围绕8条精品线路,进一步加快长株潭、大湘西、环洞庭湖、大湘南、湘中等5大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建设。三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坚持科学发展、严格保护,抓好“红色旅游”工程,加大历史名城、历史街区、重要文物等设施保护,继续抓好江河湖库防护林、生态公益林、洞庭湖湿地等工程建设,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五得”,是大力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固本之举。湖南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其重要取向就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新型城市化。去年11月,张春贤书记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新趋向应包含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城市的连绵区、国际国内经验的汇聚区、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等4个发展趋向。这次会议,在旅游与新型城市化结合方面,湖南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作为旅游要素集中地和旅游效益最大产生地的作用,坚持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良性互动,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城市,形成各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推进新型城市化。在结合发展旅游提高全面素质方面,周强强调,要坚持把培育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工作,全面加强行业诚信建设,以建立诚信旅游长效机制为重点,健全诚信评价体系和诚信监管体系。不难看出,湖南已明确强化旅游产业对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也可以说,湖南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新型城市化已从发展旅游产业开始破题。一是打造精品旅游城市。适应国际化的需要,着力提升张家界城市基础设施的档次和城市管理的水平,完善适应国际旅游需要的设施、管理和服务;增强长沙作为旅游目的地功能和中心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最佳中国旅游城市”。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改变城市不适应景区的状况,搞好城市的环境整治,促进城市与景区各方面的协调,保持和增强独特城市风格。三是强化旅游管理服务。把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服务水平作为树立湖南良好形象,营造优良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从高、从严、从优、从细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于职守的精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支门类齐全、政治业务素质高、作风扎实的旅游人才队伍。

  春意萌动、生机勃发。我们有理由期待,有理由相信,湖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多重效应必将充分显现,必将绽开绚丽之花,取得丰硕之果。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