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一枝一叶总关情
——----安仁县民生“十过问”调查

作者:赵爱平 伍小军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04时14分02秒 编辑:redcloud

安仁县围绕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了关注民生“十过问”活动。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张春贤在调查报告上批示:“把民生问题具体化,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的做法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安仁县委、县政府把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具体化为“十过问”,即粮食衣被足不足、基本住房好不好、生活能源有不有、孩子上学难不难、看病治病贵不贵、生活用电稳不稳、广播电视通不通、出门行路畅不畅、社会保障实不实、生产资料够不够,开展了关注民生“十过问”活动。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反响热烈,干群之间涌动着一种浓浓的鱼水情。

 

    “十过问”问到了农民心坎上

    民生“十过问”坚持从群众家里小事问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问起。如“问”出群众对看电视讲究频道要多、节目要活的需要,县里则用市场运作的模式,投资10多万元,组成21个服务小分队,帮助羊脑、洋际等10多个乡镇的6000多户困难户、分散户架通了有线电视;“问”出灵官镇宜河村柳田组群众看电视、打电话不方便的情况后,县里主要领导亲自带领民政、广电、电信、交通等部门的同志现场帮助解决问题;“问”出禾市乡龙头村年近九旬的孤寡老人李理妹独居危房的情况后,县里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为其修缮房屋,送去钱米油盐,并要求乡村干部定期上门访问,及时解决她的生活困难;“问”到灾民乔迁新居,县乡干部便会带上红包或者高压锅、食用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前往祝贺。

    民生“十过问”坚持从群众身边的难事问起。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成为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筹措资金,改善卫生条件。全县争取国债资金420万元,对2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加强村卫生室建设,让农民小病不出村。三是加强药品价格检查,实行限价政策,统一挂牌公示。四是在县人民医院开设了农民就医绿色通道,为参合农民群众每户发一张就医治病绿卡,方便农民患者看病治病。针对部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教育局过问入学率,了解困难户子女上学是否正常;财政局过问农村子女学费减免是否到位;物价局过问是否有无乱收费现象。针对困难职工、下岗职工住房难的问题,全面调查摸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0多万元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参与农村建整扶贫工作的机关干部与农民结对子、攀亲戚,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1900多件次。

    民生“十过问”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问起。去年“715”特大洪灾后,部分村民的田地、房屋被冲毁,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当中,保证了春节前全县1557户房屋全倒户全部顺利搬进新居,水毁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全部恢复。面对安仁县至今无铁路的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两次进京,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争取衡茶吉铁路取道安仁并设安仁站。交通部门积极申报公路建设计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让群众“出门行路宽又畅”。县里深入了解群众的出行情况,对全县所有的县乡公路、村组道路进行巡查,及时抢修水毁地段和危险地段并设置安全标志牌。对水毁严重地段进行重点抢修,保证全县公路畅通。桥石村村民急需食用菌种植技术,村班子就组织村民到山东邹城培训,选送村民到湖南农大食用菌研究中心学技术;村民急需资金,村班子积极为种植户申请到了小额贷款;村民需要市场,村里组织外出务工的村民到广东开拓市场,并迅速打开了广东食用菌市场;问到产品外运不方便、运费高,村里组织村民成立了物流公司。现在,桥石村的食用菌产业效益已经显现,一个一无资源二无区位优势的穷村开始走上了富裕路。石门村是一个养猪专业村,杂乱的布局和随处可见的猪圈、猪粪曾使得人们望石门而却步,村民也为之颇感苦恼,村班子下决心规划了住宅区和养殖区,统一建设了大规模沼气池。现在的石门村村容整洁、生活舒适,养猪的规模效益显现,猪粪得到集中处理,户户用上了沼气。

 

    “十过问”问出了干部好作风

    安仁县民生“十过问”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幸福作为第一目标,以“问”为桥梁,以“问”为纽带,在“问”中开展调研,在“问”中解决困难。从县委书记、县长到普通干部,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部门行风、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治愈了“机关病”和“懒散病”。对“问”出来的小事、难事、急事不留尾巴、不留遗憾,一件件落到实处,形成了一个以问求实、以问求改、以问求好的活动服务体系。在干部的勤“问”中,老百姓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消除了误会,温暖了民心,改善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县的上访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民政局局长陈春萌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过去干部即使做了好事,群众也不一定理解,甚至还有意见。现在我们变被动为主动,用心了解民意,用心解决群众困难,群众既欢迎又感激,干部下乡的积极性也高了”。

    “十过问”让群众得到了实惠,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工作看在眼里,暖在心上,主动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各项工作。在通乡、通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村民无偿让出房子作指挥部,无偿投工投劳,捐款捐物,自发为施工人员送水、送鸡蛋、送水果。群众认为政府是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他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配合政府的工作,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事,以前存在的修路难题迎刃而解。

    民生“十过问”推动了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安仁县全面启动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向民问计,抓住社会热点,找准创建关键,明确将在抓好城市扩容提质、公共管理、社区文明以及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难、背街小巷行路难等具体问题上求突破,以活动促创建,以活动促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水利局长何贵平说:“‘十过问’是转变干部作风,让群众得实惠的好举措,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鞭策”。

 

    “十过问”正在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安仁“十过问”起源于春节期间的访贫问苦。为了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县委、县政府要求乡村干部先走村入户询问群众心里想要什么帮助,结果问出了群众关心的十大问题。关注民生“十过问”的良好成效让安仁县广大干部尝到了“甜头”,他们把民生“十过问”活动升华成了一种工作理念,规范成了一种工作方式,与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能紧密联系起来,让好的工作作风成为工作常态,把“十过问”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民生“十过问”活动领导小组,根据职务分工,明确县级领导为单个项目负责人,全程负责组织和实施。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相关人员专门负责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围绕民生“十过问”活动定班子、定方案、定计划、定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助抓、专门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民生“十过问”纳入各单位年终综合考评、干部政绩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考评三个年度考核评价体系范围,作为检验干部能力、评价干部绩效的重要依据,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确保三个“三分之一”,即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领导力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工作安排份额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切实在时间、人员、资金和工作安排上给予充分保证。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县里组织开展了“回头看”活动,听取群众对活动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将“关注民生十过问”活动不断引向制度化、经常化的通知》、《“关注民生十过问”活动深化延伸方案》。

    健全督促落实机制。抓住摸清底数、上门服务、限时办理、反馈意见四个环节,对涉及民生的对象和事项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并及时上门开展服务,办理完后征求群众的意见,对在短期内办不好的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理解和接受。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联合成立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到一月一督促,一季一检查,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评估。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级级抓落实,对行动不快、落实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对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部门予以表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