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大 家】 文化:企业可持续的竞争力

作者:黄建国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1日 09时46分09秒 编辑:redcloud

  有一位诗人这样写道:“有一条看不见的河流,泊着企业的命运;永远那么古老,永远那么年轻;企业文化的出现,昭示出强大的韧性与生命力;河流源远流长,每个企业加入进去,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这虽不是哲言古训,但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反映了一个趋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理论,虽然诞生只有20多年,但其顽强的生命力,已在其发展和传播中充分体现出来,它从一条涓涓细流,正在汇集成一条浪花翻滚的大江大河,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潮流。

  企业文化为何能够如此充满生机、长盛不衰?

  企业文化是一种校正。我们的企业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传统,但也曾出现过两种极端对立的偏差:要么信奉“精神万能”,要么依靠“金钱万能”。无论哪种方式,都红极一时过,也极度疲软过。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一种校正,是融合物质与精神、刚性与柔性的更理性、更自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比较符合企业深层次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短期不衰靠人的管理,中期不衰靠制度管理,长期不衰靠文化管理。”这是企业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企业文化是一种智慧。商界有言:管理百万财富需要的是精明,管理千万财富需要的是聪明,管理亿万财富需要的是英明。这是智慧的三种境界。精明是鼠的眼,能明察眼前的食物;聪明是虎的眼,能觉察近处的猎物;英明是鹰的眼,能洞察远方的风物。有文化自觉的企业,才能既有鼠的眼,又有虎的眼,更有鹰的眼,脚踏实地而又登高望远,保持清醒不断争得主动。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当今天下,企业如林;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只有当你被追逐的时候你才最迅速。”作家冯骥才说:“人生最强劲的力量都是你的对手给你的,对手多强,你有多强。”美国有人讲:“没有伟大的敌人,就没有伟大的美国。”竞争是一座熔炉,能炼出企业内在的深度,能发掘和激活企业的潜质和功能。靠什么来制胜?19世纪比资源,20世纪比工业,21世纪比知识。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就是比对手学习得更好、更多、更快速,思考得更全、更深、更长远。

  企业文化是一种财富。佛家有“八风”之说,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利”为顺利成功,“衰”为坎坷失败,“毁”为背后诽谤,“誉”为背后赞美,“称”为当面赞美,“讽”为当面詈骂,“苦”为人生痛苦,“乐”为人生快乐。金庸认为,人要长久快乐和幸福,应当修养到“八风吹不动”的程度。企业要能长久生存和发展,也需要有这样一种修炼。企业真正的财富,是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优秀的企业领导者,不只是领导目标、效益,而且要领导使命、文化、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境界。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一个人若能包容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那么四季的美景自然都在心中。领导者的气度越宽大,才能越使众人归心、为己尽力。上世纪90年代《泰坦尼克号》震撼中国人心的不仅是爱情,更有人们在大难临头时井然有序的逃离。如德鲁克所说,克服沉船恐慌的唯一途径,是要用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纪律、社会权利、社会组织来构建一个社会。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靠文化凝聚和维系的企业,就能够在得意之时不忘形,在失意之时不矢志,于宁静中品位,于喧嚣中守候,一步步到达既定的目标。

  从2004年起,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力量对我省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特点、有成效、有建树的企业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既是一种总结概括,也是一种宣传普及,更是一种推动促进。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显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景象,尤其是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方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我省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确立了文化力是最终意义上第一竞争力的理念,步入了靠先进文化引领和激励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恰如荷兰学者丰斯•特龙彭纳斯所说,“在文化的波涛中冲浪”。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工业化转为新型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搞新型工业化,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聚、突出战略重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总量扩张到结构优化再到要素提升的转变。这离不开一大批具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匹配的优秀企业。是造大船还是造快艇,是做航空母舰还是做核潜艇,是大而强还是小而特?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切忌跟风赶浪。无论大小,优秀最重要。而离开了文化,企业是优秀不起来的。我省企业要完成从创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历练,在云谲波诡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企业文化是一个包括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其中企业使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追踪管理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形成文化力、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

  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目的,人的价值高于一切。办企业是为了人,也要依靠人。见物要见人,造物先造人。“企业”去掉“人”就是“止业”。“人行了,企业就行了”。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一是远离客户,二是远离员工。而远离客户大多是从远离员工开始的。企业的主体是人。人作为万物之灵,潜藏着巨大的才智和能力。大野耐一说:“丰田生产方式固然重要,但丰田人的创造力、努力和实际能力,则是生产方式的精华。”企业活力的真正源泉,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史龙•亚佛德说:“你可以拿走通用汽车公司的全部资产,但是你只要把人员留给我,五年内我就能够把所有失去的资产赚回来。”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微软公司在各国大学招聘大学生,这是为了在这些国家拓展市场储备好人才,同时他们也知道把优秀人才吸引到自己旗下,可以抑制对方的发展。人才作为制胜的最高点,处在各种资源的最前端。人性,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所关注的。儒家、道家、佛家,乃至诸子百家,无不是在强调一个“人”字。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的根本着眼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全面满足人的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挥人的才能。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德为先。“水能截舟,亦能覆舟”。对于企业来说,这里的“水”就是消费者,就是客户。正是因为消费者的支撑,才能使企业存活下去。企业若失去了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其下场就是倒闭。所以,许多企业和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企业道德。荷兰亚历山大?卡恩认为:“没有道德观念,我们就是在与灾难打交道;有了道德观念,我们就可以在国际市场立足。”遵守道德规范,已成为一个企业的必需。世界500强都有成文的道德行为规范来指导员工的行为。摩托罗拉有一条行为准则是:“坚守高尚操守”,指明了每个员工应采取的处世态度。英国约翰?度蒙德说:道德就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进行企业的道德建设,为企业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诚信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美德。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一种树立在他人心目中的人格形象,对企业来说,诚信是关于企业经营发展和成败的企业形象。没有诚信的企业,或许也能够独领风骚一时,但绝不会长久,犹如没有土壤滋养的鲜花一样,迟早会凋零、衰败。李嘉诚说:“一时的损失,将来是可以赚回来的,但失去了信誉,就什么也做不成了”。诚信是维系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纽带,是企业内在的约束力。海尔集团认为,企业“首先是卖信誉,其次才是卖产品”。企业文化的精髓是诚信。企业只有讲诚信,才会让消费者和客户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使自身的成长获得肥沃的土壤。

  以和为贵。“和”代表了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与人为善;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就是把尊重个性与尊重共性统一起来,把社会以人为本、个人以社会为本结合起来;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既改造自然,也适应自然,与自然圆融无间、共生共荣;在国际关系上,礼尚往来、互通有无,求同存异、寻求双赢。企业建设和谐文化,在企业内部应形成尊重、平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这里很重要的是:“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进步的旗帜。有自尊的员工,才能造就有尊严的企业。在企业外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办好企业,发展经济,多交税款,依法经营,多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安定有序。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企业要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文化,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节能减排,走出“先污染再治理、先破坏再恢复、先耗竭再节约、先砍树再种树”的误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以新为荣。就是以创新为荣耀,靠创新促繁荣。我们时代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哈佛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索尼公司一开张就提出:“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研制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产品。”有人讲:所谓企业家,“就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那些人。”不破不立,破中求立,立中求新,企业才有前途。创新,是一个从思想的产生到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创新是一个来自制造业的概念。管理学家熊彼特最初的创新概念中,包括了五种情况:即创造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现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运用独创的智慧,将独创的思想付诸行动、产生结果,增加社会财富,这就是创新,这就是发展,这就是企业的生存进取之道。企业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营造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使创新成为一种常态,用创新思维来激活员工队伍,使循规蹈矩者比勇于探索者有更多的危机感,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新的智慧。

  有人讲:文化是种像钉子一样坚硬又“柔软”的东西,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但取得的效果却牢不可破。国外有人把行业中的杰出者称为“铁人”。从字面上解释,是跟钢铁一样撑得久、不变形。有的行业,有的企业,由盛转衰、后继乏力的原因,就在于自我要求不高。声名一响,开始目中无人、松懈下来,而声名一跌,态度就随便了起来,以烂为烂。能持久声名而不坠者,都有两把尺子。一把尺维持旧有质量,保持好的特色、传统不变,名为“自律”;一把尺度量自己是不是还有进步的空间,力求浴火重生、超越自己,这叫做“成长”。自律不变的本质,激励成长的追求,才是铁人精神。这也即企业文化的功能所在。可以相信,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又好又快、富民强省”的进程中,在着力创造有形财富的同时,潜心孕育无形资产,集平凡与非凡于一身,融有我与无我为一体,我省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将更加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更多企业也必将因此创造愈加辉煌的业绩。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