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作者:庞道沐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2日 10时10分49秒 编辑:redcloud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现代农业演进,着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在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壮大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取得较好成效。

 

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产业支撑

农业产业化是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现代农业演进,符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省农业产业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奠定了产业基础。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湖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全省登记注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万家,200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29.7%。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来势好。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4家,省级142家。农产品基地建设呈现出区域化格局。形成了优质大米、高支棉花、双低油菜、柑橘、优质绿茶、苎麻、外销生猪、肉牛(羊)、淡水产品等10大优势产业带,带动了全省农产品优质率的不断提高。

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不仅使农业的专业化增强,农业的区间协作增加,而且分工协作越来越细。近年来,湖南省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科学整合资源,形成了粮食、生猪、棉麻、茶叶、竹木林纸、果蔬、烤烟等特色农业,成为叫得响的优势产业。比如粮食稳定增产,稻谷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以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为代表的一批粮食深加工企业,成为彰显湖南粮食产业优势的名片。长沙市科学运用工业化的成果,以构筑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了四大产业走廊,即百里优质水稻走廊、百里优质茶叶走廊、百里特种水产走廊、百里花卉苗木走廊。

三是发展了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现代农业也是产业集群农业。近年来,常德市以构建农业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培育肉牛、肉羊、家禽、珍珠、柑橘、蔬菜等十大龙头产业,产值过1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资兴市充分挖掘东江湖独特生态资源潜力,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成为南方地区冷水鱼主产地。湘乡市是传统皮革生产加工较为集中的地区,有规模皮革生产加工企业19家,建立了占地面积286亩的湘乡皮革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有效地解决了皮革工业的发展与污染的矛盾。

 

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市场支撑

现代农业必然是市场农业。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征是农业的市场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就是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农业。实践证明,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确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多元参与”的格局,面向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农业。湖南红星农博会就是运用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一大亮点,通过举办八届农博会,将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打造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知名的现代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农产品市场的“蓄水池、调节器、晴雨表”,是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市场化的成功范例。

核心是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新的形势下,不断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对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耒阳市充分发挥“毗邻广东、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承接粤港澳产业梯度转移的工业基地。近两年,该市引进了深圳可久可大公司、广东温氏集团、浙江纯野茶油、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全市共建优质稻基地50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万亩、烤烟基地5.45万亩,头基地5万亩,放养名特优水产2万亩,年出笼家禽3000万羽,年出栏生猪130万头,其中酸甜 头、“飘扬丝苗米”等五个绿色产品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深受粤港澳居民欢迎。湖南是中国传统的产茶大省,素有“江南茶乡”的美称。现有茶园120万亩,茶叶生产企业400多家,年产茶叶逾8万吨。出口茶叶的市场发展到54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盟,湖南有机茶市场份额达35%,居全国第一。有茶叶龙头之称的省茶业总公司积极开拓欧盟市场,着力打造“君山银针”等茶叶品牌,2006年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

 

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财力支撑

建设现代化农业,既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扶持,同时也靠农业自身积累。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也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财力支撑。

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湘西自治州是湖南省的贫困山区,近年来,该州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柑、橙柚和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基地达到110多万亩,年产水果80多万吨;以烤烟、商品蔬菜为主的经作产业达到80多万亩;以青蒿、百合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达到20万亩;以猪、牛、羊、渔和家禽为主的畜牧水产业发展较快,全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2家,20071-4月,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78万元,同比增长320%,实现利润445万元。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富裕起来了,发展现代化农业才有坚实的财力保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契约关系,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农民除可以得到种植业、养殖业的直接利润外,还可分享到加工、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在经营体系内部实现“支付转移”,从而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比2000年增加2493万户,增长41.8%,平均每户从中增收1202元,比2000年增加300元。湖南省各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600万户,帮助农民增收户均1300元。

农业产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财政。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推进农业产业化,能加速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财力。湘阴县成功引入龙头企业21家,总投资9.3亿元,产值可突破20亿元,相当于全县年GDP总量的1/3。税收可达5000万元,接近全县年财政总收入的30%。沅江市近6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转化了全市80%以上的农产品,培育了一批享誉国内外市场的名优农产品品牌,今年预计农产品加工产值可突破40亿元,相当全年GDP总量的75%,税收1.1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事实表明,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农业产业化为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主要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因此,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强大拉力,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够实现“三个突破”:一是能够突破所有制界限,实现国有、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二是能够突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的合作;三是能够突破行业界限,实现农、工、贸、技、科、教等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结合;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重新配置,实现优化组合,这样有利于农村人才结构的调整优化。攸县注重提高农村人才素质,有计划地培养新型农民,使农民的就业门路不断拓宽,非农收入不断增加,该县劳务输出达17万人,年创收6亿多元,使大批农民实现了致富梦。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使农业成为一个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使三次产业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湘潭伟鸿食品有限公司为确保猪肉制品达到国际标准,对400名员工及38000多农户进行生猪标准化生产培训,使一大批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获得有关知识和技能,成长为现代农业体系内的新型农民。几年来,我省抓住机遇,依托农业产业化的平台,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涌现出大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撑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