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走出一条非遗传承的成功之路

作者:张求荣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21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9日 11时47分28秒 编辑:redcloud

  

  

 

 

  1个剧本,7个演员,几件简单的舞台道具,30年时间里,演出足迹遍布省内外200多个城市,演出3000余场,感动观众200余万,这是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儿大女大》在走市场中交出的成绩单。

 

  今年6月11日、12日,《儿大女大》被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剧目,选送到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许多观众看完演出后,深深被邵阳花鼓戏所折服、所打动,纷纷点赞“剧情主题突出,情节鲜明,演员们表演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曾经,邵阳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生存境况并不十分理想。有技术没传人、有手艺没新意、有产品没市场……受诸多问题的困扰,流传了上百年的老技艺难以延续。邵阳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精神,坚持“融入时代、融入生活”的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的成功之路。

 

 

三十年,一部戏

 

  邵阳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剧,历史十分悠久,从康熙二十四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广泛流传于湘中、湘西南和滇、黔等地,曾有“邵阳花鼓走天下”的美誉。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幽默、活泼、清新的艺术风格,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在传承。而作为现代戏,传承的难题之一是没有保留剧目,不像传统戏能进入库存。即使是参加省内外各类调演大赛,拿了金奖银奖,投入的资本也难以及时回收,难免出现现代戏“没有市场,只有赛场;台上热闹,台下冷清”的尴尬局面。

 

  邵阳花鼓戏通过《儿大女大》这部戏,有效破解了这种“叫好不叫座”“赛场出彩,市场难堪”的困境。该戏创作于1988年,并于同年首演。初演时,投资不足一万元。此后,该剧连演30年,演出场次超过3000场,观众超过200万人,成为邵阳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的保留剧目,并为该中心培养了三代演员。

 

  《儿大女大》讲述的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儿女“啃老”故事:早年丧妻憨厚质朴的老人贵满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儿女养大成人。女儿考上大学,二儿子准备结婚,大孙子小学开蒙都要爷爷“意思意思”。更叫贵满难堪的是大儿媳唆使丈夫要父亲补偿他们当年结婚的所谓“差价款”,与之相恋十多年的寡妇和秀也催办结婚,这一切弄得他焦头烂额、身心疲惫。面对还不清的“儿女债”“恋人情”,贵满决心以死寻求解脱,幸好被和秀及时发觉……一部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戏剧,对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啃老”现象给予了无情的讽刺与鞭笞,引起人们对社会、对家庭深层次的思考。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身边人和身边事,剧情从乡村的生活中提炼出来,不回避矛盾,原汁原味。它不是凝重的悲剧,却含着悲剧的凝重与苦涩;它不是轻松的喜剧,却以生活化的诙谐幽默点染着轻松的气氛。难怪观众看完演出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评价文字:“一部好的戏曲,不在于演员的阵容,不在于场景的豪华,不在于吸人眼球的噱头,而在于剧本是否接地气,人物形象刻画是否生动。这部戏深深地打动了我。”

 

 

几代人,一条心

 

  很多人认为,地方戏由于方言、文化等因素,普及不易,很难走出地域的限制。但是邵阳花鼓戏却通过几代人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多姿多彩的城乡生活为素材、以广大城乡群众为服务对象的创作理念,成为湖南独具风格的艺术流派。

 

  邵阳花鼓戏的发展,凝聚着几代人对花鼓戏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邵阳花鼓戏人,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坚守,激活了一个戏种,灿烂了一方文化。

 

  1989年,邵阳花鼓戏人创演的《儿大女大》获得省文化厅颁发的百场演出奖。在邵阳当地,这出戏很受老百姓欢迎,10多年时间,演出超过1100场,这引起了湖南省内专家的高度关注。随后,省内专家对《儿大女大》进行论证,决定邀请杨辉周对剧本进行修改,并推荐参加湖南省首届艺术节。2006年2月至9月,杨辉周三易其稿,将《儿大女大》主人公贵满不满儿女行为而喝农药致死的剧情,改为贵满假喝农药,以警醒亲人。将悲剧基调转变为喜剧,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更多的是一份心酸、一份对生活以及家庭关系的反思。聘请原导演张陆雄重新执导,启用该团3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担纲演出。同时,在音乐、舞美设计、导演二度创作上也花费了不少心血。正是几代艺术家的接续努力,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极致追求,使得该剧一炮走红,当年便在湖南省艺术节上夺得田汉大奖,2008年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荣获首届中国花鼓艺术节“红月季”奖。2017年10月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该剧是全国四台大型剧目之一,唯一一台市级院团参演剧目,深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

 

  一部戏,培养了几代名角。刘湘英、陈戊生、李赛俭、赵亚兰、刘忠明、曾玲珑、张佳媛、杨远坤、易海良等饰演《儿大女大》的几代艺术家都成为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名师传艺”工程的老师。近些年来,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下大气力复排经典大戏,还专门邀请唐卫红、周忠辉、莫新碧、聂和平、郭素娥等老艺人回团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他们回团进行教学,通过“传、帮、带”形式,口传心授,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一板一眼逐字逐句抠,真正培养了一批潜心传统舞台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2017年,邵阳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培养花鼓戏后备人才,为非遗传承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传非遗,一份情

 

  作为邵阳花鼓戏唯一的传承单位,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承担着邵阳花鼓戏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同时开展邵阳花鼓戏艺术创作、生产、研究、创新、传播和推广等活动。

 

  老百姓的喜爱是非遗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观近些年来的现代戏,大多难以成为长期演下去的保留剧目。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现代戏越来越远离老百姓,远离大众话题,过多强调“重大主题”,强调表演样式“大制作”,甚至提倡“哲理化”“探索化”“非故事化”,一味地“玩深沉”,表现出对于社会生活矛盾的无力应对和回避。这类无关百姓痛痒的现代戏,自然就不会有观众。《儿大女大》由于贴近生活,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一位老教师看完戏后激动地说:“你们的戏是再现了我的家庭,写的就是我和我家庭的故事。”他带着家人一连看了四遍。

 

  观众认可是剧目能长盛不衰的生命之源。大戏也好,小戏也罢,深受观众青睐与追捧,就是好戏。一台好戏贴近了老百姓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与老百姓心相通、习相近,老百姓就贴近它、亲近它。观众在欣赏《儿大女大》后纷纷表示,他们感觉到一种质朴而热烈的原始戏剧精神,久违多年后又回到了老百姓中间。它虽不时尚、不新潮,但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还戏于民”“寓教于乐”。

 

  扎根基层是非遗传承的康庄大道。近年来,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在邵阳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下,圆满完成“周末剧场”“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演出任务,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延展了花鼓戏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培养了观众,更成就了自己。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