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科学家传记】 中医之圣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

作者:吴潇湘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3日 03时21分04秒 编辑:redcloud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荷才露尖尖角

少年张仲景天资聪颖、博览群书,热爱学习、善于思考,青年时期曾经被举为孝廉。同乡何非常赏识他的才思敏捷和刻苦精神,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当为良医。”

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那时战争频繁,农业荒废,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张氏家庭也未能幸免。张仲景见此十分痛心,想想史书中记载的扁鹊给蔡桓公治病一事,不胜感慨:前人都能做到这样,为什么我们现在面对疾病却束手无策呢?因此,张仲景毅然放弃出仕的念头,立志潜心研究医学,决心以救死扶伤、解除病痛为职责。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如何所言,成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雏凤清于老凤声

张仲景同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当时的名医。张仲景便拜他为师,专心学习医理。张伯祖见他勤奋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行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张仲景深得名医指导,又仔细研读了《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等古医书,同时还广泛收集古今治病的良方以及各种民间验方,积累了大量有用的资料,终成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

为了更好地开阔视野,吸取众家之长,张仲景来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行医。当时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是张仲景的好朋友。在密切的交往中,张仲景凭借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发现这位年仅20岁的才子身上隐藏着可怕的麻风病源。一天,他对王粲说:“你身上患病了,应该早点治疗。否则将来到了40岁,眉毛会脱落,半年后就会丧命的。如果你现在开始服用五石汤,还能挽救。”王粲却不以为然,始终没有听从张仲景的劝告。20年后,他的眉毛果然慢慢地掉了,半年后真的如张仲景所言,英年早逝。

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几年后,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医术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张伯祖。《襄阳府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坐堂医”

作为一名医生,张仲景时刻不忘解除人民的疾苦。

相传在他50岁的时候曾经做过长沙太守,但他仍然心系百姓,致力于为其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政府官员是不允许随便出入百姓住处的。为此,张仲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张仲景就把官府的衙门打开,但并不处理政事,而是让有病的百姓进来,逐个为他们诊病。时间一长,在当地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每逢初一、十五,府门前就站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病人,等待着这位爱民如子的父母官免费给他们治病。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医生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通称为“坐堂”。

 

“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张仲景虽然为官,却并不留恋官位。他深感“君主之病好治,而国家之弊却难除”,毅然辞去官职,隐居在少室山中,埋头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归纳前人的精辟医理,收集历代名方、验方,终于写出了十六卷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约在205年完成,后在世间广为流传。到了晋代,又由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宋代时,由林亿等人校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刊行。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精选了300多个药方,为中医方剂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后来的不少药方都是以它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有的医学家甚至称赞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直到今天,《伤寒杂病论》仍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在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史上,张仲景的贡献具有历史意义,是无愧于“医圣”这个称号的。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