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观

作者:邱敦红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03日 03时02分35秒 编辑:redcloud

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专门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打开思路、全面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的钥匙。

 

关于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阐述,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论述精辟。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我认为重点是理解“四个三”,即:三个“就是要”的科学定位,三个“永远铭记”的历史进程,新时期三个“最”的显著特征,三个“发展”的根本结论。

----关于三个“就是要”的科学定位。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关于三个“永远铭记”的历史进程。报告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关于新时期三个“最”的显著特征。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关于三个“发展”的根本结论。报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且强调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为什么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报告的精髓是关于大会主题的表述,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改革开放部分作了明确回答,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段话,我以为是整个报告的“点睛之笔”,含义很深。换个角度来理解这段话,就是说:只要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举高了、举好了。这种“举”法,我个人觉得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一面旗帜、两个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为什么要作为旗帜问题提出来呢?就“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全部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就“理论体系”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开拓创新的思想结晶。就“伟大旗帜”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决定我们党、国家和民族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指向。我们要增强“举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在思想上弄清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自己自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始终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近3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举世公认的。从民族振兴和造福于民的角度看,中国人民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辛亥革命和新中国诞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中的伟大转折点和里程碑。

----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世界社会主义的旗帜没有倒,老祖宗没有丢。中国之所以在当初世界社会主义政权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时能够站稳脚根,根本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走了一步,人民得到了实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来。

----要自觉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模式”被广泛认可。今天无论什么人、出于什么心态来看待中国的发展,都不能不承认中国巨大变化的事实。尽管我们不会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向国外“推销”,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愿意学习和借鉴我国发展经验的事实,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已经超越了国界。

总之,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找到的正确发展道路,是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焕发蓬勃生机的科学理论体系,是能够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伟大旗帜。

 

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是起统领作用的“重中之重”。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重点要在“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12个字上下功夫。

----关于科学内涵。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第一次完整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是整个报告最经典的论述之一。其中,每一个层面都有具体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提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出“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等。

----关于精神实质。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段话,我理解讲的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或者说科学定位,即“科学理论,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

----关于根本要求。报告提出了一个总要求和四项具体要求。总要求是:全党同志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四项具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把十七大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好,开创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解决好认识问题。邓小平同志晚年说过:“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以后财富怎样分配,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又说:“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以为,我们现在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发展起来以后的诸多社会问题。而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第二个问题,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两个问题之间相辅相成,如果第二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第一个问题,而且有葬送已有发展成果的危险。

----解决好政绩问题。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连。不真正解决“GDP=政绩”的问题,形形色色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难以避免,科学发展观也就不可能落到实处。换句话说,只有当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人文指标、改善低收入群体民生指标、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发展指标等,也作为评判政绩的重要标准时,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解决好落实问题。党代表大会的报告肯定是最高水平、最高权威的,但再好的文件报告,如果没有抓落实的机制保障,其实践效果肯定是层层递减的。比如,科学发展观讲了几年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现象解决了没有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多少呢?实践证明,很多问题并不是中央没有要求和章法,而是抓落实不够。在文件讲话与抓落实之间,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因此,重视机制性、制度性、体制性解决问题,是目前全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们强调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是这样,要实实在在做好其他各项工作也是这样。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