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共产党人的“怕”

作者:郭光文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30日 03时56分41秒 编辑:redcloud

 

  周恩来总理12岁离开家乡江苏淮安,之后再没有回去过。许多人对此不理解,就连平时寡言少语的林彪都忍不住发问:总理,你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周恩来沉默片刻说:我怕他们。林不解周恩来话中的“他们”是谁,总理解释说:“他们就是自己的亲戚。因为我一回去,肯定会有不少亲戚找上门来,诉说家里困难,提出各种要求,但这些亲戚的要求,我无法满足也不能满足,只有等到所有老百姓生活都变好了,我才敢回去。”

 

  邓小平和彭德怀也有过诸如此类的“怕”。小平同志15岁离开四川广安,78年没有回去过。新中国成立后,他9次到四川调研指导工作,每次广安的同志都请他回家走一走,小平每次都以“下次再说”婉言谢绝,终没有成行。小平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每次大家劝他回老家,他总是摇摇头说:我怕。小平同志怕什么呢?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书中这样述说:“我们姊妹几人都很想回老家看看,他自己不去也就罢了,可怎么也不让我们回去。后来父亲告诉我,他怕我们回去之后,兴师动众,骚扰地方。”小平同志生前在谈到“怕”时还深刻指出:“共产党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些”。彭德怀是斯大林眼中的天才军事家、毛泽东信赖的大将军、人民爱戴的“布衣元帅”和诗人笔下“真正的人”,但他面对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也处处表现出“三怕”,即“一怕言过其实,二怕出名,三怕老百姓骂娘”。

 

  周恩来、邓小平和彭德怀,雄才大略、叱咤风云,智勇双全、一身正气,无论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在纷繁复杂的和平建设年代,面对生与死和得与失,从来没有怕过什么。可是他们在权力的运用和名利的态度上总是“怕”字当头。这种“怕”,不仅反映了对人民利益的真情关爱,体现了对党纪国法的无限敬畏,尤其展示了对其自身的严格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怕”越多,人民群众的生活就越甜;这种“怕”越深,党纪国法的威信就越高;这种“怕”越久,党员干部的形象就越好。

 

  与此相反,我们有些党员干部在党纪国法和人民利益面前,不是心存敬畏,而是胆大妄为。有的在政治上,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拉帮结派、团团伙伙,胡言乱语、妄议中央,不怕违背组织原则;有的在经济上,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不怕触犯党纪国法;有的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敢担当,消极怠工、得过且过,无所作为、不思进取,不怕辜负人民期望;有的在生活上,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偷鸡摸狗、嫖赌逍遥,纸醉金迷、骄奢淫逸,不怕败坏社会风气。

 

  凡此种种,原因就是缺乏对党纪国法必须的敬畏,就是缺乏对人民群众应有的尊重。他们藐视党和人民的力量,面对党心民意毫无所惧,什么妄议都敢说,什么雷池都敢越,什么红灯都敢闯,什么底线都敢踩,什么私情都敢徇,到头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之路。

 

  人生在世懂得“怕”和知道“惧”,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史载,孔子得意门生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答:“我。”子路反问:“您不是经常说我勇敢吗?”孔子意味深长地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在这里说的“勇于不敢”,就是讲的为人处事心中要有敬畏。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说功成名就的,有讲金榜题名的,有答富甲天下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朱元璋未置可否。这时有个叫万纲的大臣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话音未落,朱元璋连夸其见解“甚独”。为什么万纲能得到朱元璋的赞许呢?是因为万纲道出了“畏法度者最快活”和“守王法者梦里无惊”的辩证道理。俗话说:“心到贪时最狂妄,人到狂时最大胆。”古语云:“畏则不敢肆而德已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没有戒尺和不存敬畏,那么在行动上就会为所欲为和无法无天。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把法律法规和党纪党规放在眼里,如果不把人民事业和群众利益记在心上,那么就最容易走上歪门邪道。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我们:“要心中有戒,要敬畏组织,敬畏人民。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做到防微杜渐。”愿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切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