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把实干谱成一曲脱贫攻坚的歌

作者:徐述全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24期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2日 05时09分42秒 编辑:redcloud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近几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常德市委市政府“打六场硬仗”“确保五个经得起”的工作要求,在脱贫攻坚一线咬定目标加油干,全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并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了由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

 

  扛起“头雁”之旗。蒋家村是文学巨匠丁玲的故乡,村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内生动力不足,是县有名的贫困村。刚进村时,群众对我们议论纷纷:“走一走看一看,回到单位好了愿”“机关干部不懂农村工作,有事找他是白说”。面对这些怀疑,我下定决心,一晚一晚学给群众看,一天一天住给群众看,一户一户帮给群众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感染、激励群众。我把学习政治理论和扶贫业务知识摆在第一位置来抓,对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论述悉心研读、牢记在心,对上级重要文件精神认真摘抄、学以致用。我把自己当作驻村的“苦行僧”,常念“驻村时间够不够、工作落实得力不得力、干部形象好不好”这三本经,三年来与群众同吃同住890多天。由于长期劳累,自己患上了“甲减”,但仍“上紧发条”与疾病抗争。去年7月女儿患急性脑炎,也没能回家照看,被群众称作扶贫“拼命三郎”。三年来,我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不少于30次,共收集意见建议2700多条,记录户情日记6本,落实帮扶措施2100多条,解决村民诉求85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213件。通过家家带、户户帮,去年底全村80户、269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6%下降至1.1%。

 

  担起“克难”之责。一是破班子建设难题。村干部处在最基层,干事不一定很“牛”,但作风容易很“油”。我从抓“两委”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入手,和村干部一起树“四个意识”、讲“四个服从”、做到“两个维护”。工作中我既做给村干部看、更让他们自己干,使他们干事创业的膀子“甩起来”、发展产业的脑子“转起来”,落实了村级主体责任,产生了工作队和村“两委”“1+1>2”的效应。二是攻产业建设难关。落实全市“百企帮百村”部署,成立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抓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在全村2500亩油茶上精耕细作,帮助65个贫困户发展家庭产业,形成了电子产品代工、茶油加工、光伏“做工”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去年贫困人口通过产业人均增收23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达到了9万元。三是抓项目建设难点。为补发展短板,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三年来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2500多万元,完成大小项目63个,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获得感都得到明显提升。

 

  发起“看齐”之声。一是党员带动。我深入田间地头与党员促膝谈心,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让党员参与进来、深入进去、发挥带头作用。全村有13个党员带领145名贫困劳动力进城务工,47个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主动承担起“一对一”帮扶责任,19个贫困党员带头发展家庭产业稳定脱贫。二是典型引领。组织“两委”开展优秀党员、有担当村干部、“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近三年树立典型97人次,把他们的照片挂出来,把事迹广播出去,用先进事迹、善意之举来感染村民、形成示范。三是正气保障。乘全市“文化扶贫进千村”活动的东风,开展村风民风专项整治,理直气壮向“等靠要”“懒混赖”说“不”,把向政策要吃要喝的歪风刹下去,激发出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脱贫攻坚良好局面。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咬定目标加油干,在驻村扶贫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系中共常德市委驻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