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作者:经大忠 来源:《新湘评论》2008年第07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6日 02时56分42秒 编辑:redcloud

  

 

  北川是大禹的故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千百年来,羌家儿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

 

  5月12日下午,我正在县委礼堂参加全县青年创业表彰大会,机关干部、受表彰的青年和学生,一共3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刚要开始,突然,大地强烈震动,玻璃破碎,天花板掉落。“地震了!”所有人都慌乱起来,惊叫声、哭喊声,此起彼伏。会议室只有两扇一米多宽的门,如果一拥而上,后果不堪设想。情急之中,我一边打着手势,示意人群赶快疏散,一边大吼:“大人留下,学生先走”!200多名学生很快撤了出去。我迅速将大家带到前面县委大院,并在那里设立了第一个疏散集中点。

 

  一瞬间,周围房屋全部倒塌,天空弥漫着灰尘,能见度仅四五米。我意识到北川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我马上一边给县委书记和市领导打电话,一边安排组织疏散群众,抢救伤员,查看灾情。

 

  一出县委大门,街上全是四散奔逃的人。老城十字路口,山体垮塌形成了高约30余米的小山,沿山而建的人武部、医院、民政局、地税局、电影院、文化馆等十几家单位大楼,由于山体滑坡,已全部被埋!所到之处,道路扭曲,废墟成堆,城市面目全非。

 

  怎么办?我当即决定,在老城十字路口、新城的北川大酒店、政府广场和夏禹大桥头,再增设4个疏散集中点,把幸存的人集中起来。我安排干部在各个集中点不停地大喊:“政府在这里设立了集中疏散点,你们不要慌、不要乱跑!通知你们单位、家人和周边群众到这里来”。

 

  山体还在滑坡,房屋在余震中不停地倒塌,天昏地暗,县城依然危机四伏。集中疏散点的人们还是没有安全感,担心发生更大的地震,恐惧在蔓延,又慢慢乱了起来。有的往河滩跑,有的往山上爬。局面眼看就要失控。

 

  情况万分危急,到底往哪里去?这可是关系到近万条人命的生死抉择! 唐家山方向是大峡谷,肯定在滑坡;东北边有湔江河,可能形成堰塞湖阻断撤离通道;东南绵阳方向任家坪,肯定也在塌方和滑坡,但地势较高,没有大的河流,容易获得外面的救援。几条路不停地在我脑子里打转,还有人在不断催促:“经县长,要赶快确定转移路线,尽快撤!”我豁出去了,果断决定,向绵阳方向的任家坪撤!我让大家相互传话:“政府要求,统一撤向任家坪,青壮年要留下救人!”话一传出,慌乱的人群镇定了。当天下午我们就成功转移出5000多人。

 

  在组织转移的同时,我们带着留下的人,用双手刨,用绳索吊,靠人背、抬、扶,用最原始的办法,救一个是一个。就这样,天黑前,我们硬是从废墟表层救出了1000多人。

 

  晚上,余震不断,风夹着雨,不断传来山体哗哗的垮塌声,人们感到极度的恐慌和无助。我们组织党员干部,一边安慰废墟中的群众,鼓励他们,为他们打气:“政府一定会来救大家,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一边收集食品和水,以及能遮风避雨的东西,尽可能让数千受灾群众能避避雨,充充饥,熬过这艰难的一夜。

 

  通讯中断,道路不通,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灾情。地震之后,我们先后共派出5批人员,并一再要求:“只要你们还有一口气,拼命也要跑到绵阳!”绵阳市委、市政府接到灾情报告后,派出领导和救援人员,火速赶到了北川,成立了“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全力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第二天下午5点,群众报告:“茅坝小学废墟下还有活着的学生,要赶快去救!”在北川前线指挥抗震救灾的左副市长,带领我们几个同志,迅速跑去抢救。在群众的指引下,循着呼救的声音,找到了水泥板垮塌的掩埋点。透过缝隙,看见两个小女孩,在不停地挣扎。这时,学校后面山体还在不停滑坡,救援的风险非常大。我们赶紧用钢钎撬,可拼尽全力也只能把楼板撬起一个狭小的空间,我拽着一个小女孩的身体往外拉,但无论怎么努力,就是出不来。我强压着内心的焦急,安慰她“别着急,好好配合叔叔,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第一个小女孩救了出来。紧接着,在同一地点,我们又成功救出3个孩子。

 

  看到他们幸运地获救,我更担心自己11岁的外甥女。她也在这个学校读书,地震后一直没有消息。后来,我才知道,就在与我们救出4个孩子只相隔30米远的地方,找到了她的遗体。她能歌善舞,获得过全国音乐比赛第二名。那么鲜活的生命,那么可爱的笑脸,此时却永远凝固了。我为没能救出她,感到深深的内疚,只能在她身边,默默地坐了10多分钟,算是送她最后一程。

 

  当特大地震袭来,人民群众遭受空前的苦难,我们许多党员干部,在通讯、交通中断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组织带领身边的群众,各自为战,奋力自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发挥了主心骨作用。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无论是山崩地裂,还是生死关头,我们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