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阅读1 加快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宏伟蓝图

作者:周强 来源:《新湘评论》2008年第08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6日 03时46分14秒 编辑:redcloud

战略布局 战略举措 历史机遇 历史使命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加快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宏伟蓝图 走出一条综合试验的新路子

   

 

阅读1  加快实现“两型社会”建设宏伟蓝图

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周 强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张春贤书记对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规划的制定抓得很紧,在规划提升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就试验区建设规划及改革方案又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日前省委进一步明确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途径。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动员全省干部群众,推进规划的落实,为实现规划提出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具有国际视野,体现了长株潭城市群特色

总体看,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建设提升规划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题,具有国际视野,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湖南实际,突出了城市群特色。我们发展城市群,把建设“两型社会”和推进“两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结合起来,就可以避免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可以避免大城市病,避免犯罪充斥、空气污浊、高失业率、贫民窟等传统城市化道路的弊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获得国家批准,是全省干部群众几十年奋斗的结果,张萍等许多专家、教授进行了长期研究。试验区建设规划充分吸收这些成果,既有继承,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我们的事业就是这样,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样才能永葆发展活力,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说有继承,如规划中很好地体现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连贯性,很好地处理了“五同”的关系。说有创新,突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突出了推进“两新”,还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很好的理念,比如“开”字型的开放式空间结构布局,还有生态空间布局提出建设“绿心、一带、多廊道、多斑块”,这些都是很好的理念,具有国际视野,体现了长株潭城市群的特色。概括来讲,规划方案立意比较高,特色比较鲜明,亮点比较多,是一个鼓舞人心、令人振奋的规划,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也是可以完全实现的规划。

改革方案总体来看重点突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借鉴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其他地区、其他城市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为我们深化“两型社会”配套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充实完善规划

目标定位要进一步明确。包括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定位、改革的目标定位、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定位等,都要进一步明确。

规划内容要进一步充实。生态方面,要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这个文章,突出“绿心、一带、多廊道、多斑块”,这也是我们的亮点和特色。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有青山绿水,湘江贯穿三市,丘陵山冈遍布其间,这在城市群建设中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是我们“两型社会”建设宝贵的资源。从城市规划和建设来讲,要充分展现湖南的特色、湖南的传统、湖湘文化的元素。很多同志来湖南,都希望对城市形象、城市建筑、城市街道如何体现湖南的特色有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比如,湖塘、山丘、草坪,是湖南的特色。很多城市以前有很多湖,现在有湖的城市就很少了。从长株潭城市群而言,我们说长株潭美,说湖南美,美在湘江,湘江和浏阳河等河流怎样与城市群的发展更好地融合起来,需要进一步规划明确。目前三个城市里面还缺城市的内湖,城市发展缺乏对湖的规划,很多小塘都填掉了。建筑方面,像毛主席故居这样的建筑就很有特色,规划中出现了“庭园总部”的提法,我看就很好,体现了湖南建筑的传统特色,对国际上的投资者很有吸引力。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好传统的、美好的、有价值的元素,在景观设计、开敞空间的规划方面,一定要注意体现湖南的特色和优势。产业方面,要突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金融业。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是现代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很重要的标志,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发展,一方面要抓信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我们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信息化是最重要的动力,也是最重要的标志,规划的提升、完善方面要进一步突出信息化的内容。湖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也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重新制定,充实提升。总的想法就是要通过规划的实施,通过建设和发展,生态建设方面,使长株潭城市群成为生态之都、魅力之都。产业发展方面,使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创业之都、创新之都。综合配套改革方面,要进一步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三市统一市场的建设,包括“3+5”城市群的市场建设,都要进一步深化,要有比较具体的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加突出重点。从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出发,主要是要突出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要注重水平的提升,网络的完善,结构的优化,尤其是要抓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通信,就是要推广运用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积极创新,在长株潭城市群布局建设统一的基础设施网络,使用新一代的通信网络技术。

规划之间要进一步衔接。目前,城市群规划在我国的规划体系当中,还没有相应的法定地位。区域规划、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要经过国务院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现在在这个中间,出了一个城市群规划,增加了一个规划层次,这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需要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再就是在区域规划、城市群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中间,还有一个城市设计问题。城市的发展,城市群的建设,要打造品牌,要注意城市和城市群的形象设计,要花更多的精力做好城市标志形象的设计和推介策划。我们对外推介长株潭城市群,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形象标志是什么,长沙、株洲、湘潭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又是什么,都要有一个形象设计,这是一篇很大的文章。

 

从十个方面推进规划的落实

坚持思想先导。要完善规划,尤其是要制定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群建设规划,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在思路、目标、措施等方面不断创新,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要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断强化战略思维,特别是要有国际化视野、宽广的胸怀,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尽快完善规划和方案。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修改完善规划和方案。从国内外来看,无论是对规划,还是对具体的建设项目,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是十分正常的。最典型的就是法国的艾菲尔铁塔,100多年前建造时被认为是最差的设计,到今天却被认为是最好、最有特色、最有风格的建筑。我们对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规划和配套改革方案,既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也要抓紧时间,不能无限制地讨论下去。要尽快收集、研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抓紧修改完善报批。

增强规划的约束力。要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立法的基础上,省人大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将城市群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予以明确,使之既有指导性,又有约束性。

做好统筹协调。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要与各市的规划衔接起来,要与土地、交通、通信、环保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各市都要根据区域规划和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各项规划,尤其要通过控制性详规加以推进和落实。

重点推进。一方面要完善规划,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规划的实施。行动是最好的动员,行动也是最好的统一思想过程。要坚持基础先行,狠抓交通设施建设,抓紧完善三市交通网络;要落实措施,狠抓环境治理,省委、省政府已经决定启动湘江综合治理,力争三年见成效,再用两年回头看,同时要继续巩固洞庭湖治理成果;要加大力度,狠抓循环经济,要以清水塘、竹埠港等治理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标志。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坚持市场运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创新要素和资金聚集长株潭。

优化环境。最好的规划、最宏伟的蓝图,要变为现实,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保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为经济社会发展、为外来投资者创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力争做到投资项目投入产出时间可以计算,成本可以计算,尤其要降低隐形成本。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这个问题一定要下大力气解决。我们引进国内外客商是来湖南投资,而不是投诉,是要他们在湖南更好地投资兴业。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各部门都要用好、用足“两型社会”建设试点政策,积极利用这一平台,从土地、环保、财税等方面,多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加强衔接,多提建议,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广泛借鉴国际城市群发展的先进经验,努力吸取国际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两型社会”建设国际论坛等形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致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城市群。

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长株潭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全省人民的共同事业。省直各部门要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工作,长株潭及其他各市要相互配合,加强协调,努力形成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省里要做好三市干不了的事情以及三市之间、“3+5”城市之间的协调统筹工作,同时要充分调动各市的积极性,形成合力。

加强理论研究。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要及时收集各方面的情况,加强宏观和政策层面的研究,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下一篇 开会与节时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