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大 家】享受漫谈

作者:郝安 来源:《新湘评论》2008年第0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6日 04时21分10秒 编辑:redcloud

  在欧洲旅行,心中总不免要生出些嫉妒。季节濒临冬天,这里绿毯居然还铺了一地,树叶浓密不要说,让人惊讶的是红黄绿蓝紫五彩缤纷。蓝天碧草,花红地绿,绅士淑女,闲适幽静。我们仿佛来到了安徒生描写的童话舞台。有人就发感慨:这些西方人,已经是在享受生活了。

 

  由是,引起了关于享受的话题。实事求是地说,很长时候,我们是莫名其妙地排斥“享受”,又莫名其妙地把“享受”当作贬义词,与剥削、占有、挥霍连在了一起,惟恐避之不及。谁追求享受谁就会被认为是贪图安逸,要“存天理,灭人欲”。现在看来,这样的理解未免偏颇、狭隘,严重地说,这是对人性的扼杀。其实呢,在文明社会,人是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自觉劳动,有意识,会思考,不但改变世界,而且创造世界,并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我们的前辈奋起革命、斗争、牺牲,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类生存最基本也是最后的目标。经济学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欲望不是贪婪。而且人类的欲望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追求的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从这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欲望也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假如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希望,人类进化的脚步就要停滞不前。所以说到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是来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何况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懵里懵懂,在人世扛着吃穿二字走一遭,岂不冤枉。而且,享受从来也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阶层的专利。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会享受,才能享受,表面看来好像是在进行享乐主义的批判,其实不但高抬了我们的对手,而且作践了自己。想想,无论是谁,不管是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是白衣秀才,还是山野村夫,享受何曾分过彼此?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生活中值得享受的东西都一样很多很多。读书学习,我们是在享受知识;登山踢球,我们是在享受运动;燕尔呢喃,我们是在享受爱情;春风秋月,桃红柳绿,我们是在享受环境;浇园织布,扶锄耕稼,我们是在享受劳动。当有一天发现你的生命在一个蓬勃的婴儿身上得到延续时,我们是在享受怎样的天伦之乐啊!即便有了病痛,我们不是也要享受人类医疗科技的成果么?这么说来,享受是每个人拥有的神圣权利,不光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诚如诗人写的,苦日子固然难过,但更难过的是心情。心情不一样,对一件事的感受也就有别。卧石听涛,开门看雨,在有的人是享受,有的人可能就是难受了。又比如在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觥筹交错,与在黄狗卧地的热炕头“吱”一声品尝家酒,你说到底谁更惬意?点一支进口香烟,与卷一根土旱烟,无论他是靠在软沙发上的文人,还是蹲在台阶上的泥石匠,也很难评判谁更自在过瘾。有人说,独身或僧尼无爱无伴,少了多少享受!马上有人反驳道:这也是一种享受,享受孤独。英国呢,堵车也成为了一种享受,很多人把这段时间当成了暂时逃避办公室和家庭的休闲经历,聆听音乐,思考问题,沉默祈祷,或者干脆幻想。原来,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内容无限。人们在接受享受时又是多么简捷、平等。由此不难悟出:只要你热爱生命,善于生活,大自然就会赋予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养料,让我们尽情选择享用。这里无分地理,没有国界,不管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甚至就是被抛在蛮荒之地、瓦砾之中的一株小草,也可以顽强地享受阳光和雨水,百折不挠,“长大成人”。

 

  问题是,无论是谁,生也有涯,人生苦短,企望守株待兔,无疑将一无所获;如土拨鼠只顾脚底刨洞,终究也走不了多远。世界很大,诱惑很多,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有无穷的东西可供享受。人呢,一辈子你就是抓紧享用,也只能仅得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天地之大,哪能占尽所有。比如说,我们坐在大巴上,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看过去,钻进一片森林,又扎入一汪绿海,在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温馨。但风光再好,也是稍纵即逝。即使不闭眼,我们也只能享受到目光所及。一日,我们由威尼斯去奥地利的克拉根福。与其说梦幻变成了现实,不如说现实走进了梦幻。阿尔卑斯山勃朗峰的皑皑白雪,白雪中点缀的米黄色玲珑小木屋,使我想起欧洲人说过的一句话:你修炼得好就能去天堂。天堂什么样子呢?就是奥地利。我们到了奥地利,但只是在天堂顺便看上一眼,便匆匆而过。所以,对待享受,我们可以遐想,却不能妄想。遐想能六朝山色收杯底,千里江山到枕边。既不该偏颇偏见,也不该贪图贪欲。享受和贪欲不是一回事。享受是与生俱来的,贪欲是后天萌生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失去美梦,一个是噩梦成真。贪欲一起,奢望一大,一个人的生活被贪欲所累,就会事与愿违,就会像故事里讲的一个贪婪的土财主与魔鬼打赌一样失去一切。魔鬼当时的条件是,在太阳下山之前,这个土财主只要能回到早晨的出发点,那么所有他经过圈过的土地都将归他所有。结果是这个土财主在精疲力竭中死去。他贪多贪大,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赔进去一条生命。他为贪地而亡,死后埋他的坟墓充其量占地不过宽三尺,长六尺。这样的人噩梦成真,命都丢了,你还如何和他谈美梦、谈享受。

 

  享受是人的一种本能,上帝把这种本能塞给来到世界上的每一位过客。生命便在这种本能的驱动下,得到认识、开发和利用。在这一点上,有人做得好,有人做得不好。我们看那些做得好、真正懂得享受的人,他就知道要享受的时间是“现在”,要享受的地点是“这里”。他不会去额外贪求哪怕一毫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能将造物主给他的一切都尽情享受个够,还能开发开掘出自己的潜能,为整个人类奉献出宝藏。就好像我们看到的那条莱茵河,宽阔、平淡,当城静静流过,要么悄悄奉献给了山川和田野,要么蒸发为几朵白云装点蓝天,还孕育出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伟人。如此,开发,创造,奉献,他的一生便有滋有味,真正的享受、特别的享受也就在其中了。爱因斯坦无疑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在物理科学的领域,总是在最前沿拼杀,用他自己的话说,总是选木板中那些最厚的地方钻孔。因为他永远只做最难做的开创性工作,他也就收获了生命的最佳成果,享受到了生活的极顶风光。曾经,爱因斯坦被国民推荐为总统候选人,也许他真的有当选总统的机会呢,但因为他真正懂得享受生活,享受事业,毫不贪欲,于是坚决推却了,终其一生在科学事业中享受劳动的过程,也享受劳动的成果,最大限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法拉第是个铁匠的孩子,他是在逆境中顽强奋斗了一生。声名大振后,数不清的荣誉向他袭来。有人建议他当皇家学会的会长,他没有答应;国王要封他爵位,他也谢绝。在长达42年的科研生涯中,他每天坚持对当天的实验情况作详细记录。这些日记于1932年为纪念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00周年而出版。煌煌七大卷,长达3236页的巨著,记载了这位科学伟人的毕生心血,人类社会也因此不知向前推进了多少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呢?事情的结局就是这样,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大凡成就一番事业而又让人仰慕者,无不心系社会,追求真理,善于创造,乐于奉献,享受过程。李冰父子两代人治水修堰,惠及群众,人民就为他们修了二郎庙,他们也就享千秋之祀。拉瓦锡人称化学之父。他被雅各宾派泄愤处死后,人们就说,砍下他的头只不过一瞬间,而法国再长出他这样的脑袋恐怕一百年也不够。他享受到了世间最高的评价。当年马克思投身工人运动,宣告共产主义“幽灵”诞生,为统治势力不容,曾在欧洲四处奔波。从科隆移居巴黎,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并开始了两人毕生的合作关系与个人友谊。巴黎遭逐,马克思逃往布鲁塞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哲学的贫困》。站在当年马克思落脚的天鹅咖啡馆古朴灰色的小楼前,一种朝圣般的感觉萦绕心头。到了英国大英博物馆,我也执著地寻找过马克思在这里长时间读书、著述《资本论》,以至双脚蹭出的那条浅痕。这本书耗去了一个伟人四十年的心血。这哪里是普通的一本书,分明是用人类全部知识垒就的一座丰碑,是马克思为无产者开创的一片新世界啊!1818年诞生的马克思不但生前享受到了追求和创造之乐,身后还享受到了永垂史册的殊荣;180多年后我们仍在追随他的事业,享受马克思留下的丰硕成果。生活是一个从需求到需求,而不是从享乐到享乐的过程。思想不死,精神不灭。这是常人无论如何难以达到的至高境界。勃莱说:贫穷而倾听着风声也是好的。这也是一种超越财富占有欲的高贵享受。可惜一般人听不懂、做不到、学不来。

 

  哈佛图书馆有一条训诫是这样说的: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连痛苦都要享受,何论其他。其实幸福并不是你要到达的终点,而是你的一种旅行态度。当我们千辛万苦、殚精竭虑去追求、去创造、去奉献时,真正的享受也就在其中了。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