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巨人步伐:邓小平南巡及南巡谈话

作者:王朝彬 来源:《新湘评论》2008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7日 10时28分19秒 编辑:redcloud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座伟大里程碑。16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邓小平南巡及南巡谈话开启的思想之旅,今天仍在继续中。

 

  南巡的缘起

 

  若要深入理解邓小平1992年南巡及其谈话精神,必先了解邓小平这次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的历史背景。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1年底,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却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徘徊。导致改革开放陷入徘徊不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对“特区”的怀疑。正如邓小平在南巡期间所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曾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回忆说,深圳特区从建立开始到邓小平南巡,期间对特区的非议、反对声音一直不断,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建立特区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

 

  对改革的怀疑。有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邓小平南巡期间曾颇有针对性地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

 

  1989年政治风波后某些人因噎废食的思维定势。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了政治风波。这件事爆发出来,很值得我们思索,促使我们很冷静地考虑一下过去,也考虑一下未来,使我们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但在这时,有些人却要求分清楚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还是资本主义改革,其潜台词是反对经济体制改革,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刻,对于中国的大政方针、基本走向会不会发生什么大变化?全国人民非常关心,国际舆论猜测纷纭。其中议论的焦点是,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会不会改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上发生的这两大历史事件,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如何面对社会主义?如何面对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命运攸关的抉择,是中华民族命运攸关的关键性抉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屈指可数,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且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这是全世界都在高度关注的敏感问题。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震颤中,中国需要防止和平演变,中国也必须防止和平演变,然而,有人却把防止和平演变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问题混淆了。当时的报纸上就曾经举出这样的糊涂认识:“现在不是大讲要防止和平演变吗?那还讲什么坚持对外开放?”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迈出了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南巡的步伐,并在南巡期间发表了重要谈话。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是否允许想象:如果没有邓小平南巡谈话,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向何处去?

 

  南巡的经过

 

  1992年元旦,中央办公厅通知广东省委:小平同志要到南方休息。

 

  1月17日,87岁高龄的邓小平和家人及随行工作人员从北京乘专列驶上了京广线。

 

  1月18日,专列在武昌站作短暂停留。邓小平对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省长郭树言谈到现在“形式主义多”的问题,强调要多干实事,少讲空话。

 

  18日下午,专列停在长沙车站。邓小平对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说:要抓住机遇,现在就是好机遇。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经济发展要快一些,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月19日上午,邓小平下榻在深圳市迎宾馆桂园。广东方面的省市负责人劝邓小平好好休息。邓小平表示:“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

 

  在迎宾馆内散步时,邓小平记起1984年1月26日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当天,邓小平在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和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等负责人陪同下观光深圳市容。视察深圳后,邓小平强调了四点:一是特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搞得好;二是要抓住机遇;三是要加快改革开放;四是要加速经济发展。

 

  23日,邓小平到了珠海特区。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珠海是在1984年。他留下了振奋人心的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

 

  这次到珠海,邓小平先后视察了珠海特区生化药厂、亚洲仿真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江海电子公司,三次乘车考察珠海的城市建设,在拱北芳华大厦29层旋转餐厅上观赏了拱北新貌和澳门风光。邓小平对珠海市和特区经济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一九八四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

 

  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的最后一站是上海。1月31日晨7时许,邓小平在上海站下了火车。

 

  1992年农历年除夕是公历的2月3日,邓小平、杨尚昆与上海市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农历正月初四,邓小平来到刚通车不久的南浦大桥。他说,南浦大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他乘车欣赏了南京路夜景,乘船游览了黄浦江,说南京路和外滩大放光明,上海大有变化。

 

  2月10日,邓小平视察上海贝岭电子制造有限公司。他说:“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在一台大束流离子注入机前,邓小平问:“你们说这台设备姓‘社’还是姓‘资’?”

 

  两天以后,邓小平视察上海闵行开发区时,又谈到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他说:“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实来回答,回答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

 

  南巡谈话的思想精髓

 

  邓小平南巡谈话,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基本要义如下: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还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他还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坚持两手抓。邓小平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

 

  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说到学马列,他强调要精、要管用。他说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要求群众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

 

  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南巡谈话的影响和意义

 

  邓小平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速发展的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南巡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的突出特点和最大贡献,在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充分肯定了这个理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把这个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式载入党章。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实质正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举得更高、号角吹得更响。完全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南巡谈话,就没有十四大的突出贡献。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的精辟论断,根据14年来的实践经验,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推动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促进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建设迅速发展。

 

  邓小平南巡谈话推进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丰富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南巡谈话中的许多精辟论述,是马恩列斯不曾讲过的,是毛泽东同志不曾讲过的,也可以说是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不曾解决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南巡谈话有力地推进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同时也就极大地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南巡谈话廓清了此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严重困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在邓小平南巡之前,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但诸如姓“资”姓“社”之类的问题,几乎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困扰和争论。邓小平南巡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标准,对姓“资”姓“社”的争议和“左”右两方面尤其是“左”的干扰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剖析,从而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既坚持正确的方向,又摆脱了无谓但无奈的困扰。正是从这时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走出了受挑剔受质疑的困境,走上了新的坦途,从而实现了邓小平的预期: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甚至于更快。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