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阅读3 国际油价下跌促就破冰之旅

作者:陈强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1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7日 03时14分57秒 编辑:redcloud

  在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一触即发之际,石油市场的流动性急剧收缩,油价波动进一步加剧,并为下一轮经济复苏埋下隐患。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是一次经典的休克式疗法,不仅使产油国惊慌失措,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石油需求大国始料不及的。诚然,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油价的稳定需要各国的联合行动,也需要时间的考验。然而面对百年不遇的危机,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油价机制,使油价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多重因素演绎过山车行情

 

  自石油在19世纪60年代大规模开采并应用到工业中以来,历史上每次油价暴涨之后,都会伴随着油价的大幅回落和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尽管人们至今仍不愿用衰退这个词汇来形容眼下的世界经济,但欧美近期的经济表现令人沮丧:80%的欧洲经济学家认为该地区已经进入衰退;美国公布的第三季度GDP报告表明,增长率按年率计算比上一个季度下降0.3%,个人消费水平也降至17年来最低,日用品如汽油的支出已降至58年来最低水平,美国的一只脚已经迈进了衰退的大门。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在2008年见证了国际油价泡沫的急剧膨胀,也见证了这一泡沫的破灭。自2003年开始,油价开始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并以每年平均每桶10美元的涨幅递增,至2007年,油价的年平均值已达到每桶70多美元。2008年1月2日,油价冲破100美元大关后一路狂飙,仅用半年多时间就逼近每桶150美元。正当一些国际知名投资银行预言国际油价即将突破200美元/桶时,现实却给了人们当头一棒,令人大跌眼镜。自2008年7月11日触顶每桶147.27美元后,油价就像一辆行驶在下坡路上但制动失灵的汽车,一路狂泻,到2008年12月19日,国际油价跌破了40美元/桶的心理防线,跌幅超过70%。面对不断下滑的油价,目前人们仍然有深不见底的感觉,一些国际投行更是悲观地将原油目标价格大幅调低到25美元/桶。为了扭转油价颓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连续3个月宣布减产,而在12月下旬宣布的日减产原油220万桶,也是该组织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单次减产。

 

  国际石油价格随着供需变化经常发生波动是正常的,但波动分正常波动和非正常波动,正常波动是市场因素造成的波动,非正常波动是由非市场因素造成的波动。而这次油价的下跌,是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需求压力。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价格走势与世界经济的表现息息相关。在全球经济前景黯淡的形势下,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对原油的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目前经合组织国家的需求将从2007年的4918万桶/日下降至2008年的4809万桶/日,2009年将继续下滑至4749万桶/日,其中需求疲软主要集中于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也出现放缓势头。鉴于目前危机仍未见底,全球经济前景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油价走势仍扑朔迷离。

 

  投机操纵。石油市场投机资本的撤离是导致油价暴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全球流动性泛滥,使大量的投机资本囤积在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期货上,国际油价的涨跌已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供需波动的合理范围。据统计,2008年年中进入国际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投机资金约为2600亿美元,是2003年的20倍。这些投机资本,借助美元贬值、地缘风险加剧等炒作因素,不断推高国际油价并从中牟取巨额暴利,国际油价犹如一匹脱僵的野马,完全失去了控制。金融危机后,投机资本迅速撤离,又使国际油价出现自由落体式下降,其速率之快、降幅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经济冲突。实际上,本轮油价的直上直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油价的节节攀升,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并与中国、巴西、印度一起进入“金砖四国”行列,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显然,以美国、英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绝不会容忍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因为那会使俄罗斯、伊朗等产油国的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增,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石油战略。这也是美国对近海石油开采解禁以及打击石油投机活动的原因所在。按理说,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元贬值应不可避免。但实际结果却是,尽管危机愈演愈烈,美元对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却在不断升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价格随之不断下跌。统计数据表明,美元汇率每变动1%,就会给每桶油价造成4至5美元的波动。美国反其道而行之的美元政策,不仅打击了国际油价,间接地实现了为市场注资的目的,而且使俄罗斯陷入经济衰退之中而不能自拔。

 

  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已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中心”,石油消耗总量大,增长快。在石油消费总量上,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仅排在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国。而从增量上看,近几年,中国的新增原油消费量逐渐超过美国,其新增原油消费量所占全球新增消费量的比例接近50%,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增量的头号大国。因此,中国需求的变化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国际油价的变动也会牵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神经。

 

  从1970年以来国际油价变化和世界经济走势情况看,既有高油价、低增长的时期,也有低油价、低增长的时期,还有高油价、高增长的时期。从我国经济增长与油价的相关性看,也是如此。如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2003-2007年,正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企业效益最好的时期。因此要正确评估这次油价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首先需要确定油价变化后面的需求变化,如果油价是由于需求旺盛带动,油价上涨通常是经济较快发展的一种必然反映;同样,如果油价下跌是由国际需求下降引起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中国经济将因外需这架“马车”的熄火而减速。总体来看,这次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一方面反映了全球金融动荡后世界经济衰退的现实,中国外贸出口的压力前所未有;而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下降,又减轻了部分行业的能源消费成本,对中国相关行业带来利好。

 

  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的利好作用有直接性的,也有间接性的。从直接性利好看,最主要的收益方为石油炼化加工企业。据有关资料,国内炼油企业盈亏平衡点是国际油价95美元左右。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低于90美元,到2008年底,炼油企业有望扭亏甚至实现较大利润。第二个直接影响表现在国内石油贸易的积极性将有所提高。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高涨,致使石油交易市场也受到相应影响。例如我国燃料油市场已经与国际接轨,国际油价下跌,燃料油以及相关行业的压力将有所减轻,市场对于燃料油的需求将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的下跌对于航空业、汽车业均带来利好。2008年以来,油价的不断攀升,使得国内航空业面临困境。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将缓解航空业的压力,促使航空公司的全年业绩扭亏为盈。

 

  从间接影响的角度看,国际油价下跌对石化行业产业链影响较大。国际油价下跌,无疑有利于以石油为原材料的相关行业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由于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跌速度和幅度远远超过预期,我国相关石油石化行业正承受着下游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前期原材料高成本难以向下游产品转移,上游库存较大等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影响我国外需的预期下,下游看跌心态严重,石化产品需求骤减。当前部分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已达60%以上,部分化工产品库存目前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位,从而对石化行业下游产业链的结构产生破坏。

 

  国际油价下跌开启中国燃油税改革

 

  近年来燃油税改革之所以迟迟难以出台,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而随着我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的逐步增加,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上升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下滑,扭转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的局面,此时出台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可以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稳定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实现成品油税负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对经济运行的冲击,照顾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时机可遇而不可求。2008年12月5日,国家适时推出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期待已久的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正式启动。根据公布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国将在不提高现行成品油价格的前提下,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应该说,这次燃油税改革,不但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而且可以有效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燃油消费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意味着多用油者多交税,少用油者少交税,有利于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不提高油价的前提下实施这项改革,不仅不会增加用油者现有负担,而且又能依法筹集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建设资金。这次调整税额后形成的税收收入一律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替代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的扶持。

 

  体现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征收燃油税是以经济手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必然选择。征收燃油税实行从量定额的计征方法,征税多少与用油量多少相关联,能有效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形成机制,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节约。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政策目标不仅仅是要规范政府收费行为,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实现费改税;还要通过税制改革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改革的着眼点不仅局限在机动车用油,而且扩大到整个成品油消费领域,在税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在这个意义上,目前出台的改革方案超越了最初燃油税改革的政策思路,是一个价、税、费联动的综合性方案。

 

  体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意图。这次改革不仅不提高成品油价格,而且因相关收费的取消减轻了社会负担,符合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同时有助于节能减排,推动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情况下,国家的这项改革充分体现了力促科学发展的决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在复杂局面下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