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经典湖南】坚持讲实话办实事
————周小舟主政湖南

作者:夏远生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02时39分52秒 编辑:redcloud

  

 

  

 

周小舟同志

 

  周小舟 湖南湘潭人,1953年11月至1959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周小舟原名周怀求,1936年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后,因为毛泽东总是叫他“小周”,故改名为“小舟”

 

  周小舟出任湖南省委书记之时,正好是中国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头一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头一年,湖南面临着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多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千头万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艰巨而复杂。周小舟在主持这些重大工作时,特别注意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考虑各项工作本身的特点,既积极进取,又稳妥慎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湖南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建立了功绩。他一再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反对把党的方针、政策作肤浅庸俗的解释,说假话、讲空话。整个“一五计划”期间,湖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猛发展。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87亿元,比1952年增长51.7%,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分别比1952年增长60.5%、35%和49.9%。

 

  合作化运动中“确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问题”

 

  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以周小舟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一开始就强调发展农业合作化,首先必须根据中央方针,积极地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湖南基本上执行了自愿互利的方针,对于中农采取了启发、等待而不强迫的态度,对于贫农和中农入社的生产资料以及相互间经济关系的处理,坚持了互利原则。合作社对于生产收益的分配,也基本按照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结合的原则来处理,坚持了勤俭办社,按劳取酬,使合作社收入的60%~70%分配给社员。

 

  但是,到了1955年夏季以后,湖南也发生了不尊重客观规律、采用群众运动的办法,使初级合作社发展过猛过快,尤其使大批互助组和单干农民,超越互助组、初级社阶段直接进入高级社。高级社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和各地的差异性,违背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和自愿互利的原则。特别是在1955年下半年的合作化高潮中,由于运动发展迅猛,思想工作不扎实,部分农民入社不是真正自愿,加上入社的某些经济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合理,一些社队还减了产,使农民蒙受损失。于是,1956年冬和1957年初,在一些地方发生少数农民牵走耕牛、背回农具的“退社风”。

 

  1955年9月至12月,毛泽东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为长沙县、湘潭县、湘阴县三篇调查材料写了按语,给予了充分肯定。毛泽东对湘潭县清风乡的批语发表后,极大鼓舞了该乡干部和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根据毛泽东“韶山可以组织一个大社试一试”的讲话精神,韶山乡所辖的韶山村、韶光村、韶北村联合组成一个大社----韶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相当于后来的韶山人民公社规模,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高涨。湖南不少地方也开始进行扩社、并社工作,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和程度都呈现递加趋势,但是,其中也有盲目求快求纯的倾向在发展。

 

  湖南原定1955年冬发展到7万多个社,占农户总数20%,1956年冬发展到13万个社,占农户总数40%,但实际结果是,到1956年秋,全省有90%的农户转入高级社,基本上实现农业合作化。步调过急的结果,造成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失误,给农业合作化运动带来了一些长期未能妥善解决的弊病。

 

  湖南省委察觉到了这些问题。省委书记周小舟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的发言中,对湖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他指出:湖南省许多合作社过分强调了集中的一面,特别是那些试办起来的高级社,以为既然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一切都要公有化”才行,社员的自留地过少,一般农业社只留下3%左右,以致自食蔬菜和牲畜饲料也发生困难。在经营方面,零星的家庭副业和分散的手工业,如打草鞋、捉鱼、捞虾、养猪、养鸡、理发、编织、摆渡、运输等等,都统一归社经营;合作社对社员的劳动时间也卡得过紧,不安排社员经营副业和种蔬菜的时间,也不许他们到社外去劳动。社员反映:“入了社一点自由也没有了”。

 

  基于此,周小舟特别强调“不可太强调统一经营”。应该将那些不利于统一经营而适宜于家庭和个人经营的东西,划归社员自由经营;对自留土地要适当放宽一些;对劳动力的调配要经常保持平衡,使农忙季节能集中使用,适应需要,农闲季节能各得其所,都有出路;对劳动力的使用要合理,不能过分地增加劳动强度,对妇女和体弱的社员尤其要注意照顾;对定额管理要因地因社因时制宜,充分地适应农村自然条件和习惯的差异。

 

  周小舟清醒地看到:因为合作化运动进展很快,加上实际经验不够,所以在工作中确还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约有20%的农业社办得不好或者减产,一部分社员比入社前增加收入不多或者减少了收入,以致在一小部分人中间对农业社的集体生产发生了某些怀疑。必须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合作社才能够全面巩固胜利,继续前进。

 

  周小舟认为“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都重要”。但是生产上的单一化倾向,抓住了粮食生产,忽视了多种经营。湖南对于粮食生产必须给予首要的注意,这是不容怀疑的。必须看到,经济作物和副业生产在湖南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山区一般占总收入的40%~50%,丘陵区和湖区占30%左右。在农业生产上应该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同时开展多种经营。我们在制订生产计划的时候,要做到全面规划,对农、林、渔、牧、副业给予足够的注意,恰当地安排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突出地抓好粮食,开展多种经营,就一定能够全面发展生产。

 

  针对某些基层干部在生产和经营上集中统一过多,劳动时间安排上卡得太死,担心“留得多了,农民会自发走资本主义道路”,周小舟批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农业社员自留一点田地或者经营某些零星副业项目,在国家经济领导下的自由市场进行某些必要的交换,决不可能再走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因此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相反,顺应这种形势在合作社的领导之下给予社员某些必要的自由经营与安排,就会更有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

 

  1956年6月26日至7月6日,中共湖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长沙举行。周小舟当选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他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1956年能不能顺利实现高级形式的合作化,主要是看农民愿不愿意,而农民愿不愿意,又决定于现有农业合作社是不是增加了生产,社员是不是增加了收入。因此,准备高级形式合作社的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集中力量,搞好以稻谷为主的粮食生产,同时组织劳动力、资金,因地制宜,挖掘生产潜力,继续开展多种经营,争取增产增收。会议讨论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湖南农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大致勾画出了全省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

 

  “必须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湖南是农业大省。周小舟和湖南省委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注意解决农村问题。周小舟在领导制定湖南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时就明确强调:“发展农业生产既是我省现阶段的基本任务,又是我省一切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我省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应明确规定湖南国民经济和文化各部门必须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

 

  周小舟认为,湖南是重要的稻谷产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以增产稻谷和各种粮食作物为头等重要任务,同时,湖南还出产很多农林畜牧产品,均为人民生活和工业原料、外销的重要物资,因此,必须根据地区特点,贯彻以增产稻谷和粮食作物为主,全面发展农业经济的方针。

 

  每当春耕大忙季节,周小舟经常率团下农村检查春耕生产,曾向《人民日报》记者发表“春光无限好,形势日日新”的春耕检查观感。他引述农民的话说,“人心齐,水利好,肥料多,技术强,季节早,丰收硬是有希望。”他要求大力作好插秧的准备工作,迅速全面开展多种经营,放手发动群众认真做好“三包”和“五到丘”的工作,让计划在群众中落脚生根,让群众挑起丰产的担子;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工具改革以及其他技术的革新,以提高工效,解决劳力不足,积极改进耕作技术,保证计划的实现。

 

  周小舟深深地懂得,实行技术革命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他强调要大力进行农业技术革命,湖南农村已经蓬勃开展的工具改革运动,就是技术革命的重要开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不能单靠增加劳动强度,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特别是进行工具改革、进行技术革命。同时必须进一步作好农业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因为生产在飞跃发展,经营管理工作也必须不断提高,才能适应生产跃进的需要。

 

  周小舟强调,“以粮食生产为中心,全面开展农、林、渔、牧、副业多种经营,是湖南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全省农业社应该普遍抓紧在山地和旱土积极扩种一年生的经济作物;许多地方可以由农业社抽出一定劳力组织专业队或基本建设队,适当开些荒土;个别地方还可以考虑抽出极少数不适宜种稻谷的天水田和瘦田来扩种一年生的经济作物,这样在秋后的收入,就一定会大有可观。全省各地在发展养牛、养猪、养鱼等大宗饲养业外,还要尽速普遍大量发展养蚕、养蜂和养兔,这类饲养业因本小利大,发展迅速。

 

  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全国各地掀起了大放高产“卫星”的高潮。周小舟对放高产“卫星”持保留慎重的态度,要求反复核实,凡报道亩产3000斤以上的消息,一定要由《新湖南报》核实并经省委批准。实际上,当时亩产超过2000斤都是不可能的。他到白马桥公社珍洲大队检查时,看到试验田的牌子上写着“亩产15000斤,密植3×6寸,深耕1.5尺,施肥1200担”。当场批评说:“这个哪里搞得到啦?你们不要看报纸上那些‘卫星’,都是些假的,快把牌子扯掉。”

 

  周小舟对一些过“左”的做法持保留态度,并提出了不同意见。在全国大炼钢铁的风潮中,他冷静地请来专家咨询,与其他领导研究决定,停止土法炼钢,使湖南大多数土高炉,没有点火就下马。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之后,对粮食估产,他跟邻近省份的领导有过争论:要么你是官僚主义,要么我是官僚主义。因为湖南估得低,邻省估得高。还有密植问题,有的省过密,湖南较稀,农民讲老实话“作了一天活,身上没出汗”。他不赞成办常年食堂,办食堂浪费物力人力。说公社供给制,穷的时候不能搞,富的时候也不能搞。他的总的看法是,人心思定,需要冷静下来,总结经验教训。

 

  1958年11月,中央在广州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书记胡继宗代表湖南参加会议,行前请示省委在会上汇报湖南粮食产量报多少。周小舟与周惠商量后确定,湖南最高产量是225亿斤,报增产一成为250亿斤。在广州会议上,邻近某省第一个汇报,产量是翻一番带拐弯,随后相邻另一省也报翻一番。各省都翻番,就湖南插了“白旗”!结果到1959年上半年,报粮食产量翻一番的省粮食供应紧张,到头来都向湖南要粮食、猪肉、肥皂。

 

  “共产党员应当讲实话,办老实事”

 

  周小舟主政湖南期间,坚决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努力保持了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倡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群众经验”、“老老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

 

  有一段时间,湖南农村有些干部的作风不踏实,不深入。农民群众批评说他们是“三子干部”:脚穿鞋子,手拿本子,走路是官架子。在周小舟和湖南省委的大力倡导和模范带动下,广大干部走出办公室,下农村,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省的省、县、乡三级干部共下放了10万人,平均每个社都有两三个干部,担任社里的领导工作,或参加劳动锻炼。干部种试验田,成了风气。许多先进耕作技术,都是干部通过试验田推广的。“三子干部”一变而为“三头干部”,群众赞扬说:毛主席的土改干部又来了,他们是赤脚光头,手拿锄头,生产带头!

 

  1959年上半年,随着湖南省各地整顿人民公社运动的深入,一方面为指导各地“继续跃进”,一方面为纠正已发觉和认识到的一些“左”的错误,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负责人纷纷深入农村、工厂搞调查研究。周小舟于4月29日从长沙出发,经宁乡,到常德、慈利、永顺、吉首,再到怀化、黔阳、邵阳,于5月27日从湘潭回到长沙,进行了1个月的农村调查研究。

 

  周小舟沿途考察了15个县市,有的地方边走边看,有的地方住下来调查研究。一路上,他既为广大农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所感动,又为农村中许多“左”的东西深感不安,夜不能寐。开始,他调查的重点在生产问题上,按照毛泽东发出的《党内通信》,要求讲真话、鼓实劲,在密植问题上尊重农民意见,周小舟沿途向干部、群众宣讲这个文件。到常德后,他感到更突出的是群众生活问题。公共食堂供应的饭菜很少,饥饿已经出现,居民点里拥挤不堪,人们发出叹息,一些地方的干部组织幼儿园儿童为周小舟唱歌,他只能强颜欢笑为孩子们鼓掌。到慈利后,周小舟考察的速度放慢,一面召集地、县委负责干部座谈,一面和他们一起到生产大队调查,有时还采取微服私访办法,佯装过路旅客与农民谈话,到公共食堂就餐。回到县委机关,他对常德地委、慈利县委负责人说:1958年的“卫星”是浮夸,吹牛皮!我们共产党员应当讲实话,办老实事;这种造假浮夸之风害人,下次我到北京去开会,一定要向毛主席汇报。还说:“这样的公共食堂非整顿不可,事不宜迟,要当机立断。就在这里作整顿食堂的试点!”周小舟的讲话在沿途产生了强烈反响,5天之内,慈利县就解散了1366个食堂,占全县食堂总数的25%,退出食堂的农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38.4%。

 

  5月12日,周小舟在考察了宁乡、益阳、常德等五六个县之后,在慈利县给省委写了一封信。他肯定常德地区有些公社把规模在30户左右的原生产小队改为生产队,减少了一个层次,不仅便于经营管理,而且使“三包一奖”责任制落到了实处。为了解决猪肉供应紧缺和肥料不足的困难,他提出要同时发挥集体养猪和私人养猪的积极性,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并划给社员一定数量的饲料地。他还认为,现在的公共食堂不方便社员私人养猪和种自留地,必须从发展生产、搞好生活的需要出发,采取办法加以解决。对于供给制,他在信中尖锐指出,“这就是刮共产风的关键所在!”他主张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实行口粮半供给制,增加多劳多得部分,以利于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5月28日,周小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就供给制、公共食堂、人心思定、算账、住房等12个问题,向省委作了系统汇报。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农村出现的共产风等“左”倾错误提出了许多批评。基本内容是:要制止“共产风”,反对浮夸风,要取信于民,现在是人心思定。他说:自己是不赞成在农村实行供给制的,多数农民也不赞成,这实际上是一部分人共了另一部分人的产,并且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降低了生产率。供给制现在办不起,将来不需要,但现在既然已经实行了,又不宜立即取消,可以将它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而最主要的是要靠按劳分配来促进生产发展。他再次提出必须立即解决公共食堂问题,举出农民已经提出公共食堂有6条缺点:浪费粮食;浪费燃料;肥料减少;浪费劳力;私人无法养猪;群众心情不愉快。在谈到人心思定时,他指出:这一两年来生产关系变化太大太剧烈,人心震动极大。现在干部、群众都希望政策有个准,生活能够安定。

 

  1959年6月,周小舟按毛泽东的指示到农村继续作细致的调查,对当时普遍存在的“左”倾错误及其危害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毛泽东视察长沙时,湖南省委开会讨论大队核算还是生产队核算等改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问题。省委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反映了大家的争议观点,毛泽东尊重省里的意见,哪一级核算合适就以哪一级为核算单位,总之要从实际出发。在毛泽东同省、地委书记座谈中,周小舟把省委对形势的认识概括为三句话: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毛泽东认为他概括得有特点,赞扬说:“小舟同志真会讲话呀!”

 

  1959年7月,周小舟赴庐山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将湖南的情况如实向党中央和毛泽东作了反映,并与彭德怀等同志一道,向党中央进言纠“左”,却受到错误打击。“文化大革命”中,更受到残酷迫害,1966年12月在广州逝世。1979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周小舟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公开平反昭雪,高度赞扬他“为党为人民利益奋不顾身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