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网”事并不如烟

作者:卿立新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11时44分36秒 编辑:redcloud

  

 

  20多年前,朦胧派诗人北岛写下了著名的标题为《生活》的一字诗:“网”。他似乎在那时就预言了互联网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联,对人类发展的巨大影响。

 

  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员钱天白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时候,他或许也未料到,21年后,中国网民全年收发的电子邮件数已超过800亿件,“伊妹儿”----这个富有诗意的“东东”,如今在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中成为家常便饭。

 

  从1到800亿,这是数字的魅力,更是科技的魅力。在数字化的科技环境下,人们的通信更为便利,沟通更为便捷,但这仅仅是网络力量的一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网络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还深刻改变着整个世界。它为人们搭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通信和意见平台,它更推动社会走向开放和自由。

 

  我们不能忽视,当《数字化生存》风靡之时,在中关村,33岁的女子张树新建起了“瀛海威时空”网络,打破了互联网与普通百姓之间这道厚厚的藩篱,互联网产业发展初见端倪。从麻省理工学院回国的张朝阳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建成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搜狐。通过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汪延和他的新驿多媒体小组加盟王志东的四通利方网站建设,成就了大名鼎鼎的新浪网。

 

  我们不能忘记,1994年,国际互联网接入中国,中国加速驶入了信息高速公路,我的e家让有电脑家庭可以在互联网尽情“冲浪”。这时,尼葛洛庞帝先生的《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先于他本人在中国登陆,“互联网”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力度闯进了中国普通人的视野和生活。

 

  我们不能回避,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和信息化浪潮中的那一个个历史“节点”----CN顶级域名、商业网诞生、“中国概念股”、百度PK谷歌、阿里巴巴神话……每一个“节点”,都代表着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对于这些“节点”所构筑的产业进步史,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产生的一个巨大产业,几乎完全由本土的民营企业领导,并将在不久的将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互联网国家。”

 

  在网络产业蹒跚起步后,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人民网等中央新闻网站开始创办。已经三次跳槽的丁磊,决定自立门户创办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等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马化腾开始折腾他的OICQ,谁也没想到,那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几年之后会成为数亿网民须臾难离的共同宠物。被称为“中国Mr.Internet”的青年教师马云也回到家乡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开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缔造之路。

 

  许多互联网公司不再满足国内的发展,相继复制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模式。新浪、网易、搜狐、TOM、百度、前程无忧……一个又一个网络公司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资本市场,中国的互联网因此在华尔街叫得越来越响。

 

  网络的热潮在风靡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后,又迅速席卷全国。各省市区也开始在新闻网站的建设上频频发力,湖南红网、陕西西部网、河南大河网、湖北荆楚网……他们都以不可阻挡的深度影响折射并引导着主流社会舆论。与此同时,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的启动,让互联网开始全面影响各行各业的角角落落,让中国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

 

  网络是如此的美妙----如今的人们,只要你愿意,你有QQ可以聊天,有百度可以搜索,有迅雷可以下载,有网游可以消遣,有暴风可以播放,有淘宝可以购物……在这些多元化的功能拓展和服务延伸的背后,则酝酿着中国信息产业更深的竞争和更大的进步。

 

  网络是如此的开放----不仅改变了实业领域的传统发展模式,而且大大拓展了民众的话语空间,海量的信息、便捷的交流、无隙的传播,使网民言论之活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和传播方式,开启了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网络是如此的强大----无论是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还是国内国际大事,都能迅即形成网上舆论,产生强大的鼓动力量。从广州“孙志刚案件”到重庆“彭水诗案”,从山西黑砖窑事件到陕西华南虎事件,从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到奥运圣火传递,从抗震救灾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互联网的力量已充分显现。

 

  特别是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中,互联网迅速成为“第一时间媒体”、“第一交流媒体”、“第一力量媒体”,迅速成为全时的信息平台、全员的互动平台、全面的服务平台,推动全中国全方位、大规模实现了梁启超112年前呼吁的“去塞求通”。在互联网呈现的大视野里,人们看到了坚强的领导、不屈的精神、伟大的民族、强大的国家。

 

  2008年6月20日,历史为这一天定格。胡锦涛总书记作客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是令亿万中国网民兴奋的“幸福网事”,也是互联网接入中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个瞬间。总书记与网民的直接对话,被境内外媒体誉为“一次历史性的网络拥抱”,这无疑向世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重网、懂网、上网、用网将成为未来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的基本要求和生活常态。

 

  30年前,比尔•盖茨讲过,30年后人类社会每一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当时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疯子,因为那时电脑像房子一样大,怎么可能放在桌子上,现在却早已变成了现实,并且通过网络相互连通。科技的力量,源于技术又超越技术。从刀耕火种到电子化时代的历史轨迹,其实就是人类不断谋求自身进步的历程,当人类实现了从步行速度到车轮速度再到光电速度三级跳的时候,我们也就有了与光电同步的可能,有了步入自由王国的可能,在这三级跳的背后,是人类追求自由的伟大精神。

 

  回望互联网在中国风生水起的不凡历程,我们分明感觉到,作为一个信息化时代的感受者和参与者,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让新技术在五千年文明古国活水涌流,终成波澜壮阔之势。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人数已突破2.98亿。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G业务经营许可。可以预见,人们将在“3G便携式网络”的引领下,进入网络生活的新纪元,信息传播与网络互动将催生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

 

  正如马云所说,互联网是一个超越媒体的媒体,开放、分享、全球化、责任是互联网必备的四种精神。2.98亿网民的庞大群体以及3G时代几何级数式的数量扩展,不仅代表着中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的自豪地位,更昭示着一种使命和责任。我们每一个从事网络传播管理事业的人,都有责任维护互联网的四种精神,维护国家的法制尊严和安全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技术和人文之间,总是存在某种程度的张力与合力,前者形成技术与人文的相互钳制和制约,后者则让技术回归到人本主义。在崇尚以人为本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技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让中国最大的话语平台引领主流,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才不枉时代造就的机会平台,就不辱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互联网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