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铭记

作者: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5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1日 04时06分27秒 编辑:redcloud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十个“第一次”

  

 

汶川二中重建设计建筑效果图

  

 

  2009年4月9日,是一个让理县人民铭记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理县中学师生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湖南省对口援建理县中学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图为理县中学重建设计建筑效果图)。理县中学的开工仪式也标志着湖南援建理县的14所学校灾后重建全面开工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人们见证了新中国历史上众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的背后,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共和国前进的足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一次启动一级救灾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一级救灾响应于2008年5月12日22时15分正式启动。一级响应启动后,民政部门直接向国务院报告灾害信息,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协调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开展全国性救灾捐赠活动,统一接收、管理、分配国际救灾捐赠款物等。

 

  国内外捐助外资款项第一次突破400亿元

  截至2008年6月1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45.74亿元。也就是说,地震发生后的头一个月,平均每天有近15亿元的捐赠。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有关部门统计的中国2006年、2007年捐款总额。

 

  志愿者第一次大规模参与救灾

  从灾难发生的第一天开始,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就无所不在。20多万奔赴前线的救灾志愿者,系着黄丝带或绿丝带,与消防队员的红色、子弟兵的绿色、医护人员的白色一起,构成了这次抗震救灾现场的一个特殊场景。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地参与救灾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国外救援队第一次参与地震救援

  自5月16日起,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四国的救援队相继抵达四川灾区,并立即投入救援工作。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救援人员参与救灾的行动在震灾最前线展开。

 

  第一次举国为平民哀悼

  5月19日清晨4点58分,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一如平常地随着朝阳冉冉升起,然后徐徐降至半旗。当天14时28分,凄婉的警报声、汽笛声、喇叭声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鸣响,天地同悲、举国齐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设立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日。

 

  第一次专门为地震灾后重建制订国务院条例

  6月8日,国务院公布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第一次震撼世界的信息透明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政府准确、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聚焦了全民的关注,传达出对生命的关切。抗震救灾中每天的新闻发布会,将灾情和救灾的进展及时告知公众;向所有外国记者开放灾区采访……

 

  第一次大规模实施空降空运救灾

  5月14日,在灾情最紧张的时刻,15名空降兵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且气候恶劣的情况下,冒险从4999米高空伞降到重灾区茂县,创造了世界空降兵史上的奇迹。同日,空军飞行132架次,将6000余名增援部队和131.5吨救灾装备、药品空运至灾区。15日,空降兵一架大型运输机在汶川映秀镇上空,用大型降落伞成功空投下挖掘机和工程车等大型救援设备。解放军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空运规模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

 

  第一次大规模实施对口支援救灾重建

  6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为加快灾后重建,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对口支援机制,组织有关省区市对口支援灾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湖南对口支援理县。这次对口支援灾区和重建的规模,已远远超过其他救灾和重建的规模。

 

  第一次成功处理巨型地震堰塞湖

  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最高时达到2.5亿方,威胁着百万人生命财产安全。经过艰苦奋战,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重大胜利,实现了无一人伤亡的目标,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地震本想震碎我们一点什么,但它没有想到,就像原子反应,碎了一个外壳,倒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凡人类历史上破坏力最大的一是战争,二是天灾。我们这个民族,经受过无数次的外族入侵,也经受过无数次的天灾,也曾有过长期的屈辱。但自从1949年之后,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就再没有能把我们征服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