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岳麓讲坛】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7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7日 05时06分51秒 编辑:redcloud

  

 

  

 

毛泽东手书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句)》

  

 

毛泽东手书文天祥《过零丁洋》

 

  莫砺锋,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杜甫诗歌讲演录》、《唐宋诗歌论集》、《漫话东坡》、《莫砺锋说唐诗》等。

  本期“岳麓讲坛”我们为大家编发莫砺锋教授《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的讲座,敬请关注

 

  讲“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我想有两点要解释一下。第一,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学史名词叫做“唐诗宋词”,我为什么把它改成“唐宋诗词”呢?原因就在于诗和词这两种文体,实际上在整个唐代和宋代都有过非常辉煌的表现。第二,解释一下“现代解读”。我们把历史作为遗留态的一种文化来进行研究、阅读,你这个阅读者本人是现代人,你必然渗进了你自己的观念,有你自己的取舍、价值判断,所以这个解读就是现代解读。

 

  我们都知道,唐宋时代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也已经有800多年了,远的已经有1400年了。我们现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我想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切入这个问题。

 

  第一个是文献的问题。一般来说,古代某一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间数量总是越来越少,就是由于某种原因,在流传过程中有的没能流传下来,有的被读者抛弃了。中唐的韩愈在谈到李白、杜甫诗歌的时候,就已经说“流落人间者,泰山一毫芒”。李白、杜甫的作品从盛唐传到中唐,留传下来的仅仅好像是泰山上的一根细毛那么少,这个说法是夸张了一些,但是可以肯定有大量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那么问题就来了,从唐宋到现在经过一千年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献是不是比古人看到的少得多呢?这是不一定的。刚才讲的是一般的情况,但反过来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处在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历代都有很多的专业工作者,一天到晚就在进行收集整理工作,把遗失的东西再找出来。因此在某些方面,也许处于时代更后的读者读到的文本更多了,完全有这种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20世纪40年代闻一多那一批学者读唐诗、研究唐诗的时候,他们处理的文本材料就是一部《全唐诗》,除此之外没有了。《全唐诗》的数目是49000多首。但是我们现在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处理的唐诗文献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已经有56000多首,就是说在那以后又补了7000多首进去,我们所掌握的唐诗文献要比闻一多时期多得多。

 

  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最重要的在于:我们必须读一个真的文献,而不是假的文献;读一个准确的文献,而不是读一个有错误的文献。譬如闻一多写文章的时候,他的引文注解只有注《全唐诗》卷几就行了。只要这首作品见于《全唐诗》,就认为没有文献上的问题,这首诗是可靠的。但是现在经过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全唐诗》里错收的诗非常多,里面有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张冠李戴,有一些不是唐代诗人写的诗,而是唐以前或者唐以后的人写的诗都被错误地编进去了。我讲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全唐诗》卷三十八有这样一首诗,标题是《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作者王绩是初唐比较有名的诗人,他自己离开家乡在长安做官,非常想念家乡的故园,正好这时候看到来了一个老乡,他很高兴,就写了一首诗来问他。这首诗的内容很像选在《唐诗三百首》里的一首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写得非常简练,只有四句;王绩的诗写得长一些,一共提了十二个问题,问老乡他家的梅花有没有活,移种的竹子长得怎么样了,篱笆有没有坏掉等等。这首诗尽管没有王维的来得好,但在初唐它是一首引人注目的诗,风格非常生活化,很有生活气息。问题在于,在王绩这首的后面,同样在《全唐诗》卷三十八,有另外一个人的诗《答王无功问故园》,作者朱仲晦。内容是一一回答王绩诗所提出来的问题:告诉他你家的梅花已经开花了,你移种的竹子已经活了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个朱仲晦当然应该跟王绩是同时代的人。王绩写诗问,他写诗来回答,一问一答,收在《全唐诗》卷三十八,应该没有问题。但我们一查,问题就来了,朱仲晦就是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我这几年一直研究朱熹,对他的东西比较熟悉。一读,这是朱熹的诗,现收在《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里,怎么跑到唐诗里来了呢?原因就在于这首诗本来是朱熹读了这首唐诗,觉得写得很风趣,就开玩笑地来回答古人的问题。后代编书的人一看这首诗是回答王绩的,且又没搞清楚朱仲晦是谁,就把它收到《全唐诗》里了。《唐诗三百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好几十种其他的唐诗选本,但都没有超过《唐诗三百首》。东南大学文学院的王步高先生曾经为《唐诗三百首》作了一个注释本。他认为里面有一个缺点,就是《唐诗三百首》没有选李贺的诗。不管以什么价值标准来衡量,如果在唐诗中间选三百首的话,照道理说李贺是应该入选的。另外,里面有的诗也许可以不选。比如李商隐的《韩碑》。这是一首很长的七言古诗,完全可以把它删掉。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一谈文本阅读的问题。文献的真伪问题,我们不会要求普通的读者来做。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们的问题就在于怎么理解这个文本,怎么解释它,怎么欣赏它,怎么通过阅读来跟一千年以前的作者交流。全部阅读的意义就在这里。在这一点上我们现代人处于什么地位呢?应该承认大前提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离古人的生活环境太远了。古人产生他们的喜怒哀乐的背景,用西方人现在的术语说就是“语境”,跟我们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某件事情古人觉得很重要,我们现在觉得没那么重要;古人因为某件事情在情感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我们现在觉得很平常。举一个例子:离别。古人非常重视离别,很多好诗都是写离别的,朋友的离别、兄弟的离别,当然更多的是情人、夫妻的离别。我们现代人读这些诗的时候,觉得好像没有受到震撼,古人的那种离愁别恨,现代人看来比较淡漠。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交通、通讯发达了。古人一旦离别,一去半年不知音讯,寄一封信不知道有多难。现在你到哪里去,朝发夕至,晚上一到打个电话,我平安到达,不需要写诗,没有那么多的眼泪要流出来。所以有一部分诗古人写得很投入,我们今天读来好像并不很感动,这是处于一个不利的条件。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对古代有些东西已经不熟悉、不了解了,这样就会产生一些误解。我们读古诗的时候,根据现在的背景来理解它,这种理解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最近我从学术刊物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关于王维的五言律诗《使至塞上》的。王维到边塞出使,去慰劳军队的时候写了这首诗,里面有两句很有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谈我们现代读者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之前,我们可以举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古人,当然是一个虚拟的古人,看看他的阅读经验。这个人就是《红楼梦》里那个一心想学作诗的香菱。香菱想学诗,林黛玉就当她的老师,布置她功课读王维的诗。读了以后她来汇报学习心得,她觉得这两句没什么好。说烟“直”好像不合情理,烟是很轻的东西,微风一吹就飘散了,就斜了,怎么会一缕烟直直地升到天上呢?“落日圆”,这个“圆”字太俗,太阳当然是圆的,它不像月亮会有圆缺,说它圆等于什么也没说。那么“大漠孤烟直”,是不是说大漠深处有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来呢?这种解读对不对?我们查一查唐代的典章制度,就发现不对了。原来这所谓的“烟”不是说大漠深处有一户人家在做饭升起来的烟,而是指在大漠深处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上燃起一道孤烟。

 

  古代没有电报,没有电话,边疆前线的军事情报怎么以最快的速度向首都传递?就是用烽火台的办法。这在先秦就发明了,唐代更加完善。唐代的制度规定得非常明确,烽火台白天燃烟,夜里举火,因为夜里举了烟看不见,要举火把。怎么传递信息呢?它就规定,假如敌人已冲到我烽火台跟前了,情势紧急,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这个时候举三道烟、三把火;假如敌人已经把我包围起来了,甚至已经把我攻陷了,那就不举火不举烟,因为这时候没法举了。约定每天几时几刻一定要举烟,到时候如果没有烟,那就说明已经沦陷了。那么平安无事呢?举一道烟或者是一把火,表示平安无事。

 

  原来王维写的“孤烟”并不是什么炊烟,而是烽火台上所举的烟,它有个专有的名字叫“狼烟”。为什么叫“狼烟”?就是古人用晒干的狼粪来燃的烟。晒干的狼粪颗粒特别大,燃烧以后的烟特别浓,特别不容易散,可以升得很高,就是有点微风也吹不散,远处能看见。所以王维这首诗的真正意义是说,我们唐帝国非常强大,边境上非常安静,我出使到边境上去慰劳军队,看到大漠深处传来一道平安烟,太平无事。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现在的读者在阅读唐宋诗词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就是我们对古代的情况不太理解。

 

  除此以外,我想还有两种误解也会对大家产生不利影响。一种就是从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文革”这一个阶段,那种不正常的政治风气、不正常的学术风气,对我们的阅读行为造成了干扰。那个时代出版了大量的选本,很多的注释、注解。我小时候就读这些书,受了一些很不利的影响,主要是价值判断的标准。谁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哪些诗歌是最好的?那个时候的标准跟我们今天是不一样的。北京大学有位老先生叫林庚,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一直主张盛唐之首,他最推崇李白。但是当时风气主张阶级斗争,在评价古代的诗人时,首先要查这个诗人是地主阶级出身,还是农民阶级出身,要看他的诗歌有没有反映民生疾苦,有没有反映唐代的农民起义。北大的学生思想比较激进,所以林庚先生推崇盛唐、推崇李白的观点就一直受到批判。林先生后来生气了,有一天走进教室讲唐诗,在黑板上写一个标题“唐代最伟大的诗人”,然后一个破折号,“黄巢”。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历代就有李杜优劣之争,但是现在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唐代第一伟大诗人就是黄巢!黄巢是唐末的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写的诗最革命!《全唐诗》里确实有几首黄巢的诗,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叫做《不第后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就是菊花。等到了秋天下霜,百花都凋零了,桃李都没有了,只有我菊花独放。“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安城里开满了黄色的菊花,好像是都系着金黄的盔甲一样。这确实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很有革命精神。但这个诗是不是唐代最好的诗呢?黄巢是不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呢?当然林庚先生他是说反话。当时的风气确实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对古代作品的选择、对古代作品的阅读、对古代作品的评价。

 

  还有一种误解可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生的,年轻的读者往往有这样一种倾向。80年代以后,大量的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开始介绍过来,同时也就带来了大量的西方汉学家对于中国古代作品的解读。他们研究我们的古代作品,他们也有他们的理解。年轻人觉得西方的学术文化是高水准、高层次的,有理论尝试,比较容易受它的影响。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一些从西方学界传进来的另一种角度的、对于我们古代作品的误解。举个例子,李白有首诗,叫做《长干行》。“长干”是南京的一个地方,大家也许知道城南有一条街叫“长干里”,李白的《长干行》描写的是南北朝或者唐代的时候,生活于长干里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两个人从小生活在一起,青梅竹马,长大后结了婚,然后丈夫到三峡那边去经商,妻子在家里很想念他。大家肯定知道这首诗里的两个成语“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诗的前面几句是这样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剧”就是游玩的意思。“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下面是“同居长干里,两小无闲猜”。说小儿女还不懂sex这种东西,两个人非常天真无邪地游戏。这一首诗在欧美的读者中间是最欢迎的唐诗之一。当然他们喜欢的是它的英文译本。这个译本是美国现代诗人庞德翻译的。美国人选英语诗,把这首翻译诗也选进去了。我听了以后,当然民族自豪感大增!我就赶快找到庞德的这个译本,结果发现原来他的解读大有问题。翻译的准确度大有问题。比如他把“青梅竹马”中的“竹马”翻译成“bamboo stilts”,意为竹子做的高跷,这当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现在很多美国汉学家的书都翻译进来了,甚至有人说他们比我们研究得还好,要听他们的。这是不对的,在这方面可能会给大家造成一些新的误解。

 

  反过来说,怎么才能不误解?我想作为一般的读者,首先要选择比较好的选本。一般来说要挑出比较好的出版社,比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这些严肃的、比较正确的出版社。或者你看这个编选者、注释者是比较严肃的学者,他做工作很认真,当然就比较好。然而说千道万,到最后落实到一点,就是靠你自己的判断。你要在经常性的阅读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分辨真假、好坏的能力。读来读去,读出味道来,读到自己有选择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进入阅读的境界了。你多读了唐宋诗词以后,会觉得自己慢慢地变得高尚,整个人的气度都变得文雅起来了。苏东坡有一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更何况唐宋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瑰宝,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应该继承这么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个人的体会是,当你在生活中不太顺利的时候,当你觉得比较苦闷的时候,唐宋诗词往往是一帖清凉剂、一帖安慰剂。我曾在农村插队十年,当时在农村不要说电了,点灯的油也买不到。在风雨交加的晚上我怎么过?就是靠肚子里面背的一些唐宋诗词,背诵、回味,以此来安慰自己。我觉得那是支持我走过艰难岁月的精神力量。

 

  附:读者提问

 

  问:《宋词三百首》里为何选婉约派的词更多于豪放派的词?有没有更好的选本?

 

  答:这个宋词选本里选婉约派的词多于豪放派的词,这是符合宋词的本来面貌的,就是说宋词本来的比例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现在都感觉到好像豪放派与婉约派平分秋色,甚至有的时候好像觉得豪放词更重要一些呢?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用作品的思想性来衡量宋词,当然豪放派的词,特别是到了南宋,那些爱国词容易入选;而婉约词大半是写男欢女爱、秦楼楚馆,在思想性的标准上肯定是觉得不好。我认为,在宋词的真正的历史进程中,豪放词在北宋只是偶然的现象,具体地说就是除了苏东坡以外,只有少数的作品。苏东坡的三百首词中豪放词不足三十首,大部分也还是婉约派。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豪放词,宋代的词人我最喜欢的就是辛弃疾,第二才是苏东坡。但是应该承认,艺术上风格流派更加丰富、发展得更充分的是婉约词,而不是豪放词。大家如果想读一些宋词,我建议大家读胡云翼的《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选的作品数量大概也是三百首,比较全面,兼顾各个流派,尤其是里面非常注意豪放派的分量。

 

  问:请问您是否认为好诗都被唐宋人写光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以诗词的形式来表现生活的诗意?

 

  答:鲁迅在给他朋友的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人已经做完,假如你没有孙悟空跳出如来佛手掌的本领的话,那么你大可不必再写诗。”意思是你不要再写诗了,你肯定写不过唐人的。应该说在特定题材的范围内,譬如说我们再来写离愁别恨,再来描写三峡的风景,我们确实是写不过唐人的。这就在于不管古人、今人,我们的感情是共通的,我们的感受是差不多的,当他们捷足先登,在某一个生活领域内把某种感受用最优美的诗篇表现出来以后,你再要来想超过他,这个很难。冰心年轻时候在散文中写过:“每当我看到一个优美的景色,或者在生活中间有某种深切的感受的时候,就想写诗。一想到唐诗里已经有了,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恨不能趁古人未说我先说。”是有这种情况的,有的时候感受到好诗确实被古人写光了。而且古人写了那么多,唐诗5万多首,宋诗20多万首,宋词2万多首,留给我们的天地确实不是太多的了。

 

  在现代生活中怎么用诗词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意境?我觉得包括词在内的古典诗歌的那种形式毕竟已经过时了。真正要比较好地表现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最好的形式应该是白话诗,应该是新诗,而不是旧体诗词。但是,从五四到现在,一个现象也许值得大家注意,就是有不少的新诗人年轻时候写白话诗,但是到年纪稍微大一点,他又写起旧体诗词来了。闻一多有一句诗“勒马回缰作旧诗”,他原本新诗写得特别好,我个人认为比徐志摩都要好,但后来又写旧诗了。很多人都有这个情况,朱自清这样,郭沫若也这样。原因在于旧体诗词比较适合上年纪的人。当你的感情比较平静了,比较怀旧了,你想表达一些比较传统的情感,跟现代生活有一些距离的时候,可能旧体诗词比较适合。但是当你要表达时代节奏,表达现在这个社会,应该说最好的不是旧体诗词,而是白话诗。

 

  问:古代诗词格律繁琐,而文学重要的是表达思想,何不抛开古代诗词的繁琐的形式,直接去学习现代的文学呢?

 

  答:我的看法是,真正第一流的文学是不分古代现代的。古代最好的文学到了现代还是最好的文学,同样现代最好的文学到了将来还是最好的文学。真的文学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古代现代的区别是一个暂时的区别。广大读者的选择、时间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最公正的。我们现在说到唐宋诗词,离我们最近的800多年,它还留到现在。《唐诗三百首》的印数不会比现代诗选少,甚至更多的读者还情愿接受唐宋诗词,不一定接受现代诗。尽管有些现代诗人自己炒得热,但是读者不多。说到从五四到现在的现当代文学,我们可以大胆地问一声,经过一百年、两百年,或者八百年的话,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些作家能够留存几个?这一段时间在文学史上是短短的一刹那,完全可能这五六十年成为空白,文学史上没有一个留下来,都被淘汰了。照我的理解,我认为从五四到现在的作家,能够存在500年的,只有鲁迅一个人。现代文学的生命力太短促了。

 

下一篇 走进中南海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