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赶超之路

作者:张硕辅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7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7日 04时19分00秒 编辑:redcloud

  娄底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加速赶超和科学跨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娄底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临的重大课题。

 

  用发展规划引领科学赶超。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指引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娄底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如何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如何整合资源促进县域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如何在融入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搞好产业协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如何优化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兴业创业,等等,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坚持规划优先,用规划引领发展,促进科学赶超,切实增强发展的可预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首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规划。制定规划必须既体现科学赶超的总体要求,又紧贴资源型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最大发展实际;既坚持全市一盘棋,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从宏观上制定好经济社会、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规划,又搞好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从微观上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用地规划、民生事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以规划来统一思想,统筹事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好规划。严格树立规划权威,加强规划执法,强化规划控制,用规划来丰富城市内涵,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源价值,促进招商引资,最大限度发挥规划效益,努力将娄底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新型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和加工基地、现代旅游休闲基地、湘中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用项目建设加速科学赶超。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加快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生成、培育、引进重大项目、优势项目,是娄底现阶段实现科学赶超、加快富民强市的必由之路。必须积极谋划和争取一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论证和储备一批带动作用强的新项目,推介和引进一批延伸产业链条的好项目,努力形成用项目优化结构、增强后劲、提升优势、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唱响科学赶超的主旋律。当前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省内加速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3+5”城市群建设,为娄底市加速项目建设提供了很多的机遇,但各地经济竞相发展,客商对政策、环境、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在继续发挥娄底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成项目的基础上,善于在研究用好用活国家政策的过程中生成项目,集中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生成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努力在创新机制中生成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优项目。立足把传统产业做优,把优势产业做强,把新兴产业做大,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大引大靠大,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主要围绕壮大薄板深加工、机械制造业、建材产业、有色冶金、煤炭深加工、煤机产业、农机产业、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十大产业集群,紧盯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优质上市公司,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着力引进一批符合产业规划和环保要求、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具有较高集聚能力的重大项目,力争在引进“高、大、外”项目上有新突破。对在建项目,尤其是今年30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力量,创新举措,突破难点,重点抓好涟钢、冷钢、湖南海螺和双峰海螺二期、汇源焦化、天利薄板、天宝紧固件、安石集团、科源矿业等事关发展大局的项目建设,真正做到用项目支撑发展,带动发展,引领发展。

 

  用基础设施支撑科学赶超。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条件。2002年以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近100亿元,基础设施落后局面有所改观,发展平台逐步改善,发展速度和效益持续向好。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必须加快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干线公路建设,缩短与发达地区和主要城市的“经济距离”,最大限度减少企业非生产性成本,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努力把娄底市打造成为“3+5”城市群中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网络节点。一是持续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湘黔、洛湛2条铁路穿过娄底境内,上瑞高速、娄涟高等级公路,国道320、207线,省道209、210、225、217、312、314线和64条县道相互交错,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脉络、水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进一步加快现有公路的改造升级和涟水河的复航工作,增强现有运力;加快二广高速娄底段和娄新高速等干线公路建设,积极做好沪昆高铁、娄衡铁路前期工作,进一步巩固湘中交通枢纽地位。二是持续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以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及重点镇为载体,综合运用市场、法律、科技、行政等多种手段,强化交通秩序、环卫设施、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宜居城市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三是持续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持续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紧紧围绕推进工矿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转型的目标,加快湘中商贸物流园、娄底火车站到达场、湘中人才市场、湘中会展中心等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交通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会展、物流、信息、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引导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物流市场加快发展,打造辐射湘中、湘西、湘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与物流配送中心。

 

  用创新创业推动科学赶超。推动体制创新,激励全民创业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资源型城市科学赶超的必然选择,更是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法治理念理事,努力打造阳光政府、服务政府和效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支撑,形成、培育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打造科学、有效的创新平台。二是千方百计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坚持把支持人民群众干事业、干成事业作为推动创业的根本之举,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强举措推进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坚持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推动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力培养和引进创业人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人尽其才的体制和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热情;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充分发挥蚩尤文化、梅山文化、湘军文化在鼓励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创业的重要支撑,大力加快开发区、创业园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出发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加大创业服务力度,为干事创业提供有效的平台。

 

  用百姓福祉检验科学赶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评判和检验科学赶超的成效,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百姓福祉是否得到提高,百姓民生是否得到改善。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消除科学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互割裂、相互对立的思想误区,增强在科学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自觉性与坚定性,通过保障和改善百姓福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我们尤其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障环境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短与全国全省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在考核的内容上,突出科学发展、科学赶超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以形成正确的导向;在考核的方式上,突出群众认可、百姓评价,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认可作为评判工作、使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从制度上确保在科学发展中改善百姓福祉。

 

  (作者系娄底市人民政府市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