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大力实施“四千工程”

作者:谢超英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3日 04时10分23秒 编辑:redcloud

  “先遣队”和“主力军”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以“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为主要内容的“四千工程”,它既符合“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总体要求,又符合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发展目标,是实施“一化三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举措。在当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宏观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提出应对危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思路,核心动力也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产业规模,提升集聚发展水平,打造旗舰企业,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增强湖南工业发展能力。实施“四千工程”的战略举措,就是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大力扶持,深入挖掘湖南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集群、重点园区的潜力,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推进,促进其形成强有力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成为湖南“弯道超车”的“先遣队”和“主力军”。

 

  目标任务

 

  聚力做大优势产业规模。当前,要聚集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代表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和水平的产业名片。支持机械、有色、石化、食品等4个已过千亿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加快结构调整和提质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轻工、冶金、建材、纺织等4个具有过千亿潜质的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结构调整步伐,使其尽快迈上千亿台阶。加快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医药等产业向千亿迈进。以装备制造业为突出重点,瞄准国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坚持自主创新,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风电装备、电工电器等机械产业中的子产业尽快成为千亿产业。

 

  聚力加速优势产业集聚。集聚发展是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湖南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从16大类优势产业中遴选规划了50个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集群。要按照《意见》要求,突出核心企业、重点配套企业、重大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知名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专业化分工,实现集群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对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形成集群品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重点是把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油化工、长沙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等10个产业集群培育为千亿集群,形成龙头引领,扩大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效应。

 

  聚力打造优势产业航母。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优势产业航母,构建促进产业发展,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推进“四千工程”,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支持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核心骨干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抓好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和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主动延伸产业链条,吸引中小企业参与配套合作,迅速做大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资本、技术、资源等为纽带,加快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支持华菱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有色控股、湖南中烟等核心骨干企业加快成长为千亿企业,打造湖南优势产业发展的领军航母。

 

  聚力构建优势产业高地。产业园区是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构建优势产业高地,要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突出园区特色,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坚持集聚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聚集,优强企业入园发展,知识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向园区集中,职能部门、中介组织通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集中服务。重点是支持技工贸总收入已过千亿元的长沙高新区向全国高新区十强迈进,尽快把长沙经开区等9个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打造成千亿园区,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吸引力,构建湖南集聚国内外优势发展要素、承接产业转移、承载优势产业发展的洼地。

 

  政策措施

 

  突出特色,把握重点。一是突出产业特色。围绕湖南装备制造、钢铁、石化、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通过资源整合,促进要素向这些优势产业集中,做精做细,壮大规模,从而在区域分工中获得比较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二是突出资源特色。充分利用湖南粮食、水产、竹木、柑橘、生猪等农林副渔产品丰富和钨、锑、铋、锌、铅、锡、石墨等矿产资源众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食品、有色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三是突出区位特色。把握湖南承南接北、联东启西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与省外经济区的地缘关系,加大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力度,努力把长株潭建设成为现代装备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把湘中、大湘西地区打造成为以钢铁、有色、中药材等为标志的优势特色资源产业板块,加快打造大湘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大湘北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产业转移板块。

 

  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四千工程”必须高起点规划,积极有序推进。一是强化部门协调。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组织发改、国土、建设、科技等各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四千工程”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对规划进行多层面的审视和论证,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强规划衔接。努力将“四千工程”规划与世界产业发展方向衔接起来,与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衔接起来,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衔接起来,与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规划衔接起来,与全省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及“双百”工程、循环经济等具体发展规划衔接起来。三是系统推进实施。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市州,按照“四千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规划任务和重点,强化措施,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完成规划目标,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四千工程”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突出重点,其重要意义还要体现在对全省和市县工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上。在推进中必须点面结合,省市县上下联动。一是做强“点”。省市县上下联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根据全省“四千工程”规划布局,针对列入规划的重点产业、集群、园区和企业,在政策配套、财政扶持、要素供应等方面重点倾斜,集中优势资源扶持,推动尽快迈上千亿台阶,成为全省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二是连成“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四千工程”布局特点,加强规划中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之间的联系与对接,以及与相关产业、集群、企业、园区之间的联系与对接,尽可能连点成线,形成紧密结合的上下游配套体系和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链条。三是形成“面”。市县充分利用本地区纳入全省“四千工程”各“点”的带动作用,利用其辐射带动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推动全省工业整体实力壮大和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协调,梯次突破。实施“四千工程”,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强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要把“四千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抽调精兵强将,将任务逐级分解到岗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省迅速掀起“四千工程”建设热潮。二是多方配合。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及时解决“四千工程”推进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简化项目核准、环评、土地等有关审批办事程序,增加信贷投放,加大资金、要素保障力度,为“四千工程”项目实施和企业发展创造条件。三是重点突破。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定期调度,及时掌握“四千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明确不同阶段不同的推进重点,制定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强力推进,使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

 

  (作者系湖南省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