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坚持科学重建 凸显湖湘精神

作者:张银桥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3日 04时09分11秒 编辑:redcloud

  湖南在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中,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口援建大局,严格遵守项目建设基本规律,充分发扬“吃得苦,霸得蛮,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开拓创新,科学重建,使对口援建工作较好地体现了湖南特色和湖南水平。

 

  突出民生,确保灾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理县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2007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701万元,2008年财政预算收入仅为1358万元。由于历史原因,全县80%的农民群众居住在高寒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落后。“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这里的道路交通、学校医院、城乡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毁损严重,其中有6952户农房倒塌,3318户农房成为危房需维修加固,造成各类损失247亿余元。

 

  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进驻后,立即调查研究,摸清灾情,并按照“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把与理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作为对口援建的头等大事优先解决,最早启动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农房重建、学校医院重建及甘堡藏寨修复等30余个工程项目,并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要求、最优的质量抓好每个项目的建设,使理县4.5万藏羌同胞尽早时间、最大程度地享受对口援建的实际成果。2008年9月,投资5000万元的湖南第一个援建项目,也是18个援建省市中唯一的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开工建设。目前,这一工程已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理县13个乡镇、81个行政村、3.5万名农民兄弟喝水难、用水贵的历史问题和近3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帮助理县人民实现了祖祖辈辈热切期盼但一直未能实现的愿望。2008年11月,湖南出资1亿元成立“湖南省对口援建理县产业发展基金”,用于灾后农房恢复重建,今年开春后该项目已全面启动,目前已有超过40%的受灾农户顺利乔迁新居,剩下的受灾农户将于今年10月1日前全部搬进新房。理县14所中小学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到今年9月1日,除理县中学因投资规模大,完成主体工程外,其他学校项目全部交付使用,灾区小朋友下学期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理县人民医院、理县公共卫生中心及7所乡镇卫生院重建项目正加紧进行,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湖南还于今年5月,在18个援建省市中率先启动了理县精神家园重建项目,成立了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使湖南援建工作步入了精神、文化与物质互相结合、齐头并进的新阶段。

 

  着眼长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

 

  在对口援建工作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帮助理县恢复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切实解决老百姓住房、饮水等当务之急,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理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解决交通、电力、旅游、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等问题,为助推理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我们按照理县打造“一条藏羌文化走廊、三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精心编制三年援建规划;我们协助理县在长沙成功组织招商会,引进湖南华天集团、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侨兴矿业有限公司、湘潭牛头化工公司、湖南粤海投资公司等16家战略投资者;我们认真搞好下孟工业园区和绿色经济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外来投资者到理县投资兴业提供便利条件,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和深化当地农产品加工打下坚实基础;我们注资1.1亿元成立理县产业发展基金,有效缓解了理县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我们投资2.1亿元修建理小路(理县?小金),既打通了进出理县的第二生命通道,又为毕棚沟风景区的深度开发奠定良好基础;我们重修甘堡藏寨、拓展桃坪羌寨,完善薛城、米亚罗、古尔沟、杂谷脑等中心城镇的风貌改造,把理县打造成为藏羌文化旅游精品县。此外,我们还投资兴建理县35KV输变电站及配套工程,消除理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保护历史,传承和发展理县厚重的藏羌文化

 

  理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属典型的藏、羌、汉合居区。理县悠久的历史沉淀出丰富多彩的多元素文化,尤其以藏羌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著称。理县境内以甘堡藏寨、桃坪羌寨为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理县成为川西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使理县人民的生活遭受重大损失,更使理县藏羌文化遗迹遭受致命一击,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具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东方古堡”的桃坪羌寨毁损严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700多年历史,素有“石头文化活化石”之称的甘堡藏寨毁于一旦,千年的藏羌文化在地震的废墟中哀叹,抢救、保护、挖掘这些历史珍品已刻不容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核,是一个国家耐以生存、发展的根。嘉绒藏族文化、古羌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我们保护理县的文物古迹,传承和发展藏羌文化,不仅是对藏羌民族的尊重,更是理县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对口援建中,我们将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理县藏羌历史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安排专项资金3.6亿元。目前,理县藏羌文化的恢复重建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甘堡藏寨修复工程已于今年3月5日开工建设,现正按照“修新如旧”的原则进行深度挖掘、打造,12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嘉绒藏族文化特色将得到更为完美的展示。桃坪羌寨的恢复拓建规划设计已通过初步评审,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我们将根据“传承历史、保护历史、创造历史”的原则,按照古堡新寨的思路,把桃坪羌寨打造成真正的东方地标和令人神往的旅游目的地。理县境内317国道沿线的历史民族风貌改造正在按照藏羌文化的特点、标志抓紧进行,改造完成后,将使理县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浓郁藏羌民族特色的文化走廊。此外,理县民俗博物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等场馆建设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这必将为理县藏羌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与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合资源,着力提高援建资金使用效率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建设,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缝缝补补、敲敲打打,对口援建不能简单地追求实物工作量的完成,必须充分考虑实际,重新规划调整,科学合理布局,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确保灾区人民享受最大的援建成果。因此,在对口援建工作中,我们把如何提高援建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加以研究。理县地广人稀,坐落于高山峡谷地带,可用土地资源紧缺,在恢复完善和增加新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同时,提高援建资金使用效率的最佳办法是将一些功能相近或者投资规模较小、分散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我们将这一思路贯穿于对口援建的各个领域和所有项目,使资源整合成为湖南对口援建的一大亮点。我们将文化馆、图书馆、民俗博物馆、阅览室、电影院、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职业培训中心等合建为文体中心;将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收容站等合建为福利中心;将理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急救中心合建为理县人民医院;将理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计划生育服务站合建为理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将职工活动中心、职工培训中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合建为理县工会阵地;将乡镇小学和中学合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将村卫生室、村支两委和爱心书屋合并建设;将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统筹考虑。通过资源整合和公共资源共享,使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的利用,使项目建设成本大大降低。

 

  严格管理,确保对口援建任务全面完成

 

  针对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使命,为打造一支坚强有力、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出色地完成援建工作任务,我们狠抓队伍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了较为系统、全面、完整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把“不畏艰难、团结拼搏、严格自律、真诚奉献、不辱使命”作为工作队队训,把“管理严格、规范有序、团结开拓、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作为工作队的行为规范和整体形象打造,把“政治坚定、作风严谨,视野开阔、思路清晰,业务内行、能力全面,情趣高尚、身心健康”作为每个队员个人的人生境界加强修养。通过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工作队队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为强化工作队管理,我们制定出台了40多项规章制度,并及时组织学习讨论,狠抓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为工作队正常运转、有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者系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湖南对口支援理县灾后重建工作队队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