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大 家】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

作者:黄建国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4日 05时01分54秒 编辑:redcloud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当前。”诸葛亮的这句话,既讲了为什么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也回答了战略问题的重点。

 

  无论哪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当是大大小小的战略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拿破仑认为,战略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前者更加珍贵,因为空间是可以重新得到的,而时间失去就再也不复返了。陈云认为,会打算盘、会算账,是财经工作人员必备的基本功和真本领。赵朴初有一次看到陈云打算盘的照片后,感慨题诗:“唯实是求,珠落还起。加减乘除,反复对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老谋深算,国之所倚。”陈云多次强调,我们要打大的算盘,善于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领导干部要“拿出一定时间‘踱方步’,考虑战略性的问题。”领导的职务有高低,分管的领域有大小,但都有自己的战略问题要解决。“办一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的事,要有世界的眼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才能获得主动和成功。

 

  战略思维的核心和关键,是全局性思维、长远性思维。毛泽东说,任何一级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邓小平讲,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面打圈子。有战略头脑,才能科学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决策。看不清全局情形,辨不明发展趋势,就可能因对形势估判的错误,而导致整个领导工作的失误。比如,有些地方和部门,无视中国整体发展模式急需转变这样一个大趋势,无视世界追求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大环境,继续走老路,拼资源、拼设备、拼体力,这样下去,必然自食其果,遗祸子孙后代。当领导、搞管理,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认清了全局,局部才能看得更明白;把握了明天,今天才能看得更真切。

 

  领导干部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一定要懂全局。红军时期,有人缴获了一把白银做的女式袖珍手枪,层层上交,林彪拿去送给毛泽东。毛泽东看也不看,说:“到我用得着这把枪的时候,咱们红军就完蛋了。”尼克松到中国来,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问题。毛泽东说,“那个事情你跟周恩来谈,我不感兴趣,我也不懂,我要跟你谈谈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我要跟你谈谈哲学问题。”领导干部并非全才,但必须能够统揽全局。国家领导人不可能也无必要知晓如何制造核武器,但应当懂得要不要造、什么时候造、造多少。打仗是军人的事,打不打、何时打、打哪里,却是政治家的事。市长可以不懂建筑,房子怎么盖、盖多少、盖在哪里,是建筑学家和建筑工人的事,而让市民都买得起、住得上好房子,则是市长的事。领导者要有全局观,善于照顾全局、服从全局,能够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考虑问题,为大多数人说话,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局部不知全局。全局相对于局部,整体包含着部分。“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黑格尔曾说过,手一旦离开了身体,就不再是手。这用来比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是很恰当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遵守政治纪律,自觉服从大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蜜蜂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凡事必先计较,谋筹必胜,然后可行。若不料量,临时无备,仓猝难成。不见利害,事不先谋,反招祸患。毛泽东说:“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要深谋远虑,想得深,看得远,善于把握发展趋势。观之现在因,预知今后果,欲知过去因,见其现在果。日本神户市中心的1995年1月17日大地震纪念碑上写着:“人类是多么渺小,我们甚至无法预知一秒钟之后将要发生的一切。”真正的奇迹,是10年前能预见到10年后的事情。做到这一点,在今天的时代,更加的难了。罗素指出,技术发展速度常大于领导智慧的进步速度。两者的失衡,就造成种种危机。在小农经济时代,缓缓而行的牛羊,情调悠悠的牧歌,节奏很慢,对决策的时效性要求不高。而在今天,一日千里、日新月异不再是形容词,已成了名词了,决策难度空前增大了。各种危机同加速发展相关联,速度愈快,质量愈大,惯性愈大,危机也就特别容易出现,因而要求驾驭者具有更高的政治智慧。领导者要有前瞻性,能够对未来发展走向作及时研判和准确预知。既要对事物客体的变化性和连续性有清醒的认识,又要对实践主体的知行状态和走向有正确的把握,从而推动事物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百加斤易,千加两难。“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毛泽东比别人英明,别人想到了怎么进屋子,他已经想到进了屋子怎么出去。“真正卓越的人既被身处的时代所锻造,但同时却可以超越时代。”这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不断的思考、总结,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

 

  领导者进行战略思维,有两种眼光很重要。

 

  一种是联系的眼光。宇宙是相互联系的,地球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系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两千多年前的《周易》中有一句话,叫“观天文以察事变,观人文以划天下”,就是主张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国家。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分为物质、精神、政治、生态文明,每种文明又可分为若干方面。这是认识论、理论上的划分,在现实不是这样的。每一种活动从来都不是一个因素起作用,而是一果多因,每种活动也并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因多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做到以物养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法律人。战略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非常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远征埃及的路上,拿破仑下令:“让骡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这话就成了拿破仑爱护学者的名言。骡子用来承载重负,学者帮助运筹帷幄。丘吉尔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人才是无形财富,是长期回报。有什么不如有人才,缺什么不能缺人才。培根有句名言,“只有顺其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对自然、对世界,我们过去讲“改造”多,讲“适应”少。其实有些东西可以“改造”,有些东西则只能“适应”。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圆融统一。当年慈禧太后有一“善行”:把鸟放生,以显慈悲。为了让她可以有鸟放生,重金鼓励捕鸟。慈禧放生一鸟,要以捕杀几十只鸟为代价。这种事今天也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搞面子工程,把大树古树名树搬进城,挖一棵大树,毁掉了许多小树。大树“农转非”后,“水土不服”,奄奄一息。正所谓“许多美的诞生是以另外许多美的毁灭为代价的。”有的地方为了造纸,砍伐大量原始森林,结果得不偿失。纪伯伦说:“树是大地写在空中的诗。我们把它们砍下做成纸,好来记录自己的空虚。”这种蠢事不能再重演了。不要用你的“未得到”,破坏你的“已拥有”。马克思、恩格斯在150多年前,科学预见到经济全球化,认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国际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时至今日,更是“环球同此凉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眼界要非常开阔,胸襟要非常开阔”,“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胡锦涛也讲:“我们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还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没有国际视野,不能放眼全球,我们就很难有大作为,很难有新起色。大胆走出去,融入全球化,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必然抉择。讲联系,实际上就是讲综合、讲统筹。综合、统筹,是一种重要的能力、重要的方法。全面而不是片面、联系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处理问题,才能实现双赢、多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种是发展的眼光。从空间来讲,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从时间来看,世界是无始无终的。《礼记》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有新东西,才能不断进步。这是商汤灭夏建商的座右铭。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所作为。时间具有一维性。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只争朝夕,力争上游,但决不能揠苗助长、竭泽而渔。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欲速则不达,吃紧弄破碗。急功近利的人,多是狂躁症患者,都企望一夜暴富,更渴求一下出名,过去想一口吃胖,现在想一顿减肥。老子说得好,安以动之,徐生;浊以静之,徐清。安于现状的要让他动起来,这样就会慢慢出现生机;污浊浑黑的要让他静下来,这样就会慢慢清爽澄明。毛泽东曾出一谜面:“慢慢走”,打一领导人名字,让人猜。谜底是“徐向前”。“徐”就是慢。一个“慢”字道出成功的关键:用力要准,进攻要稳。有个外国人问一丽江人:“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路那么慢?”丽江人说:“每个人生下来后,都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那个目标就是坟墓。你们西方人生活节奏那么快,急着去那个地方干什么?”外国人听了慨叹道:“我走遍了世界大部分地方,在这里听到了最深奥、最简朴的道理。”人从容有余年,事从容有余味。“不怕慢,只怕站。”一步一步前行,总比忽走忽停更容易接近成功的目标。这是稳中取胜之道。慢工出细活。“慢发展”才能保证质量,是一种更稳固、更妥切、更持久的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讲速度又要讲效益,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增强民生意识,关注弱势群体。我们讲发展经济,所谓“经济”,就是要投入少产出多,就是要经世济民,最终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先秦有首古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爱默生说过:“生活充实就是幸福。”群众的幸福感是很实在、很具体的,花拳绣腿不能当饭吃。领导干部要把自己的成就感和群众的幸福感统一起来,防止有速度没效益、“财富增加,幸福减少”的现象。《圣经•马太福音》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现实生活中,不乏马太效应的例子。一人打柴来到水沟边,碰上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过不去。他便把旁边庙里的神像拿出来,横在沟上走了过去。又有人经过,见到此情,连忙把神像扶起,同时用衣服将其擦干净,捧送回神座上,拜了几拜,方才离去。后来,神像将灾祸降给了第二个人,小鬼不解。神像说:“头一个人都已经不信神道了,我哪里还敢降灾祸给他呢?”在发展的过程中,贫富有些差距不奇怪,也是必然的,但不能无限扩大,不能搞“马太效应”。我们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列宁曾经指出:“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不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应当坚决摒弃。为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发展而不是僵化的、动态而不是静止的观点,不因一好、一点好就认为全面好,不因一坏、一点坏就认为全盘坏,辩证思维,科学把握,把危机感与有自信心、紧迫感与打持久战统一起来。

 

  领导者要有战略头脑,不等于说可以只讲战略、不讲战术,只重务虚、不重务实。战略不对头,战术再好也不行;没有战术做保障,战略是一纸空文。不务虚,难免迷失方向;不尚行,就会流于空谈。科学的魅力在于发现规律,知识的优势在于未雨绸缪。要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看到问题本质和根子,抓住矛盾的要害和症结,从而驾驭住复杂形势和整个大局。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像一个登山运动员,站在远处可以看清要征服的整体目标,而在具体攀登过程中,必须面对每一块石头,小心脚下的每一个支撑点,扎实迈好每一步。大目标的实现,是由许多小目标的完成来保证的。有了好的战略,还要做好转化、细化、硬化工作,就是说要转化为规划、计划,细化为环节、重点,硬化为法规、措施。狄德罗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应该怎样”,不等于“实际怎样”。“应然”与“实然”,往往不一致。前者是政治哲学问题,后者则是客观现状。现在有不少工作,布置得“认真”,实行得“不认真”,形式“认真”,内容“不认真”,轰轰烈烈开锣,冷冷清清收场。3500年前的《尚书》中就讲:“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是并不困难的,而要付之于行动才是困难的。很多工作也并不是“知”的问题,而是“行”的问题。“只有行动而无梦想是噩梦一场,只有梦想而无行动可谓白日梦。”我们要把远大理想与真抓实干结合起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确保战略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我们湖南是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才辈出的省份。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奋斗,全省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一组组耀眼的数据,一件件真实的事例,一批批杰出的人物,向世人昭示和证明,湖南人不仅有历史眼光,而且有世界眼光,不仅有政治头脑,而且有经济头脑,不仅敢为人先,而且能为人先。历史文化传承的基因和壮美山河养育的特质,使三湘儿女“火烧刀剐,不怕死;荆天棘地,勇争先”,具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恰如阿基米德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总结过去经验,立足现实基础,前瞻发展未来,集中各方智慧,提出了“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作出了推进“一化三基”、加强“两个转变”、建设“三个强省”、守住“四条底线”等战略部署。经过这些年的实践,特别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考验,证明湖南发展的新战略既贯彻了中央精神,也符合湖南实际。当然,要实施好这个战略,并确保达到预期目标,还要做大量工作,付出艰苦的努力。

 

  (题图摄影 汤伟)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