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
————纪念《湘江评论》创刊100周年

作者:马乔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03日 03时05分02秒 编辑:redcloud

 

  1919年7月14日,青年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成为五四时期全国有影响的进步报刊之一。1960年,湖南省委创办机关刊,拟沿用“湘江评论”刊名,毛主席认为不适合,圈定并题写了“新湘评论”,几个月后,《新湘评论》创刊。近60年来,《新湘评论》总是与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紧密相连,与潮落潮涨的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湘江评论》出了“4+1”期

 

  时光倒回到100年前。1919年5月4日,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在北京爆发,并迅速蔓延至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刚从上海回到长沙不久的毛泽东,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与新民学会同仁一起,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领导湖南学生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时期,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数百种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破土而出、响亮登场,很多刊物扛起民主、科学大旗,介绍新思潮,呼唤新社会,比较有影响的如李大钊主编的《每周评论》、李汉俊等人创办的《星期评论》、傅斯年等人创办的《新潮》等。毛泽东与新民学会会员、时任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的彭璜等人商议,决定以湖南学联名义出版一种政治评论性刊物。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筹备,7月14日,第一期《湘江评论》破啼出世。

 

  在这一期的创刊宣言中,毛泽东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宣言最后,他用近乎呐喊的声音宣告:“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如何承受它?如何传播它?如何研究它?如何施行它?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宣传、传播、研究、施行新思潮的办刊宗旨可谓一清二楚、毫不含糊。

 

  《湘江评论》按照这个宗旨组稿、写稿、编稿。栏目设置上,辟有湘江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西方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杂评、放言、新文艺等专栏;刊发的文章,大部分由毛泽东主笔(创刊号中毛泽东撰写了26篇文章,几乎是刊物的全部篇幅),眼光独到,视野开阔,生动活泼,笔墨酣畅,很有战斗性。这种敢说敢言、贴近时局的文章,得到了读者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湘江评论》创刊号开印2000份,当天就全部售出。长沙《大公报》等报纸相继刊发新闻《湘江评论出版了》,引发广泛关注。第二天,毛泽东到印刷厂增印了2000份,仍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从第2期开始刊印5000份。这个发行量,在当时来说,绝对称得上“畅销刊物”“爆款产品”。

 

  当时的毛泽东,住在长沙马王街修业学校,公开身份是修业学校主事兼历史教员。他白天上课、奔走联络、接待来客,写稿就只能在晚上。其时,正是长沙暑热之期,屋内闷热,蚊虫叮扰,但毛泽东全然不顾,就着昏暗的油灯,挥汗疾书,常至黎明方休。修业学校至今仍在,并已复原当年毛泽东的卧室兼《湘江评论》编辑部。学校不远处,便是白果园33号《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百年沧桑,沉浮变迁,如今的旧址,只剩墙上镶刻的纪念牌,在悠长的麻石古巷中诉说着旧日的斑驳时光。

 

  1919年7月21日,《湘江评论》第2号出版,其中毛泽东撰写的文章10余篇。同日,临时增刊第1号出版。7月28日,《湘江评论》第3号出版。8月4日,第4号出版。《湘江评论》抨击封建军阀黑暗统治、打倒强权政治、解放思想、冲决网罗的言论和主张,惹怒了当时的湖南军阀张敬尧。8月中旬,在他的授意下,军警搜查了承担《湘江评论》印刷任务的湘鄂印刷公司,查封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湘江评论》,已经印刷完毕准备在8月11日发行的《湘江评论》第5号也被全部没收。

 

  《湘江评论》只存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前后出版了4期及1期临时增刊。但它的影响却很大,它被军阀查封,即最清楚、最有力地证明了它的战斗性、思想性和威慑力。胡适在《每周评论》撰文评价《湘江评论》指出:“武人统治之下,能产出我们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湘江评论》的长处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李大钊认为《湘江评论》是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为深刻的刊物,北京《晨报》赞其“内容完备”“魅力非常充足”。只出了“4+1”期的《湘江评论》,却在五四时期的思想领域,甚至中国期刊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任弼时、萧劲光、郭亮、夏明翰等一批青年正是通过阅读学习《湘江评论》而“开始了革命的觉悟”,走上革命道路。

 

 

毛主席圈定题写“新湘评论”

 

  新中国成立后,事业百废待兴,人们激情昂扬,全国上下都在火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倡议,全国迎来了一个创办理论刊物的热潮。

 

  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出版理论刊物”等多个问题,在22日的讲话中,毛主席就这一问题指出,“我们党从前有《向导》《斗争》《实话》等杂志,现在有《人民日报》,但没有理论性杂志”“各省可办一个刊物,成立一种对立面”“可以大部根据本省说话,但也可以说全国的话,全世界的话,宇宙的话,也可以说太阳、银河的话”。

 

  成都会议之后,中央发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必须加强理论队伍和准备创办理论刊物的通知。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和中央文件要求,各省开始筹备创办党刊。山东《支部生活》、四川《党的建设》、上海《解放》、北京《前线》和《北京支部生活》、重庆《支部生活》、河北《共产党员》、内蒙古《实践》、吉林《奋进》、江苏《群众》、浙江《共产党员》、湖北《七一》、黑龙江《党的生活》、山西《支部建设》等10多种党刊陆续登场。

 

  当时,湖南省委决定将原由省委宣传部主编的《学习导报》改为由省委主办,并同时决定更改刊名。有人提议,直接就用毛主席主编的《湘江评论》作为刊名,还找到1919年毛泽东寄给老师黎锦熙的一张明信片,上有“湘江评论”四字手迹,拟作封面用。但是,1919年的字迹与1960年代的主席手迹风格迥异,相差太大,省委决定请毛主席重新题写刊名。

 

  1960年3月,毛主席在广州校订完《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乘火车到湖南视察指导工作。这次回湖南,主席一直住在专列上,住了3天2晚。据当事人回忆和考证,3月11日早上,在毛主席乘坐的专列上,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把省委机关刊拟议的几个刊名呈送毛主席圈定题写。有人提到1919年主席在长沙办过《湘江评论》,毛主席说,我那个东西是资产阶级的。随即圈定“新湘评论”,提笔蘸墨,一气呵成,“新湘评论”四个大字飘逸纸上。

 

  由此,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毛主席心中一以贯之的、浓郁的“新”字情结:他缔造的是“新中国”,第一个通讯社起名叫“新华社”,多次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希望儿童们“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圈定并题写“新湘评论”,两次为湖南省委机关报题写“新湖南报”……新是一种气质,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辽阔高远;新更是一种追求,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搏击担当。

 

  毛主席题写刊名后,1960年6月6日,湖南省委作出决定,将《学习导报》改名为《新湘评论》。6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在人民日报撰文《继承和发扬<湘江评论>的光荣传统》,第二天,中国共产党39岁生日,《新湘评论》创刊。创刊不久,全国自然灾害愈加严重,印刷纸张极为匮乏,中南局决定所属各省刊物停办,办了6期的《新湘评论》不得不停刊。直到十几年后的1977年元月,《新湘评论》才复刊。1977年2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还以《新湘评论复刊》为题作了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批准和亲笔题字的《新湘评论》于1977年元月正式复刊”。6年后,根据中央精简机构精神,省委决定1983年7月停办《新湘评论》,同时创办辅导干部理论学习的新刊物。1984年1月,《学习导报》复刊。2006年,经湖南省委同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2007年1月,全新改版后的《新湘评论》出版。

 

 

《新湘评论》传承红色基因

 

  重新面世的《新湘评论》时刻牢记使命责任,传承发扬红色基因,稳步前行,渐成特色。目前,全国1万多种期刊,湖南253种期刊,全国党刊48种,这是《新湘评论》作为湖南省委机关刊所站立的坐标系。

 

  站在全国来看,毛主席亲笔题写刊名的刊物并不多。珍重这份荣耀,《新湘评论》传承《湘江评论》敢想敢说敢干势如破竹的革命气概、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文风学风等光荣传统,将之发扬光大。

 

  比如封面设计,独树一帜,将毛主席题写的“新湘评论”四个字设计元素化,大胆铺排,拆成两行,白底黑字,洗练醒目,气势不凡。这在全国的刊物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栏目设置,将《湘江评论》的一些栏目,或照搬,或改编,形成独具特色的栏目体系,“放言”更是沿用至今。

 

  比如内容策划,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高端决策部署、高层理论问题、“高温”社会热点,请专家、大家、行家写稿,请读者、作者、编者把脉,做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理论就跟进到哪里,形势发展到哪里、内容就展现到哪里,中央要求到哪里、宣传价值就体现到哪里。

 

  近年来,《新湘评论》连续3次入选中国百强报刊,4次入选中国最美期刊,5次进入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在期刊业界形成“新湘评论现象”。中央领导同志曾亲笔勉励:“办好一本刊物不易,重要的是要‘用心’,唯有用心刊物才会有声有色、有质量有品位,自然会有人缘、有读者。”这不仅是对《新湘评论》的鞭策,也是对党刊、对所有报刊媒体的期许。

 

  下一步,《新湘评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人民日报、求是改版经验,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上一篇 重庆谈判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