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百年薪火耀新程
————纪念《湘江评论》创刊100周年

作者:辛湘言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9日 05时27分46秒 编辑:redcloud

 

  (一)

 

  历史的纵深处,某个时间点,会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变得不同寻常、难以忘怀。

 

  百年前,五四风雷激荡,革命青年以澎湃激情和沸腾热血冲垮旧中国如磐铁幕,唤醒黑夜中沉睡的灵魂。

 

  1919年7月14日,在“五四”办报的热潮中,青年毛泽东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挟风雷之笔,纵汪洋之势,宣传最新思潮,唤起民族觉醒。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

 

  “如何承受它?如何传播它?如何研究它?如何施行它?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

 

  100年前的呐喊,100年前的怒吼,100年前的思想,穿透历史,划破星空,今天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青年毛泽东以如炬眼光、如椽巨笔,在《湘江评论》4开4版的方寸天地间,作文著述,针砭时弊,传播新思潮,呼唤新社会。《湘江评论》一时风行,甫一上街便被抢购一空,一股新风从湘江吹拂开去,传遍大半个中国。

 

  李大钊称它为“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之一”。《每周评论》评价它“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是现今最重要的文字”。北京《晨报》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上海出版的《湖南月刊》介绍它“著述选材,皆及精粹,诚吾湘前所未有之佳报”。

 

  这是历史的激荡,也是思想的力量。

 

 

(二)

 

  长沙马王街28号,已逾116年历史的长沙修业学校,在闹市中显得安静而内敛。朗朗书声,稚嫩笑脸,展现着新时代的幸福图景。新近复原的《湘江评论》编辑部旧址就在校园里,参观者络绎不绝。

 

  一百年前的火热盛夏,《湘江评论》从这里横空出世。时任修业学校主事兼历史教员的毛泽东在卧室里忍着酷暑蒸灼和蚊虫叮咬,编辑《湘江评论》、撰写了数十篇文章。

 

  驻足编辑部旧址,青年毛泽东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的情景,如在眼前。房间很小,但房间里的身影伟岸如山。油灯很暗,但暗夜里一灯荧荧,油灯前的凝思穿云破雾、烛照长空。

 

  不远处的白果园33号,是《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湘江评论》1-4号及临时增刊1号在这里印刷出版。第5号还未及发出,便被军阀查封没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反动当局如此惧怕、憎恨,恰恰说明《湘江评论》的战斗力、威慑力,以及在当时的影响力、号召力。

 

  《湘江评论》虽然只存续了一个月,但对湖南革命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了许多进步青年。青年毛泽东正是以主编《湘江评论》为标志,开始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任弼时、郭亮、肖劲光等正是在她的感召下“开始了革命的觉悟”。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提及毛泽东同志早年创办《湘江评论》的情况,并重温了一段创刊词。总书记说道: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

 

  我们重温历史,追寻初心,就是在重温和追寻精神之源、使命之根。

 

 

(三)

 

  一部党刊出版史,就是一部革命奋斗史、思想传播史、社会发展史。

 

  正如诗人海涅所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多都是“先有刊后有党”,极端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用党刊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理论、指导推动工作,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建党前后的《新青年》,到大革命时期的《前锋》《向导》,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红旗》《党的生活》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群众》,再到解放后的《红旗》、现在的《求是》,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党的理论刊物,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回首近百年党的历史,党刊始终像旗帜一样,挺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前沿阵地,记录并见证着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

 

  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说:“发刊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刊物是必要的。”这就道出了党刊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致《求是》暨《红旗》杂志创刊60周年的贺信中,充分肯定《求是》暨《红旗》杂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求是》杂志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提出明确要求。这成为新时代全体党刊人的精神指引和根本遵循。

 

 

(四)

 

  湖南党刊《新湘评论》是在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心下诞生的,与毛主席早年创办的革命进步刊物《湘江评论》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饱含着伟人的深情期许。

 

  时间倒回到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召开。会上,毛主席提出出版理论刊物这个问题,并提倡各省都办,“可以提高理论,活泼思想。各省办的要各有特点。可以大部根据本省说话,但也可以说全国的话,全世界的话,宇宙的话,也可以说太阳、银河的话”。

 

  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和中央文件要求,湖南省委决定将原由省委宣传部主编的《学习导报》改由省委主办,并决定更改刊名。

 

  1960年3月11日,毛主席乘专列途经湖南。时任省委书记张平化把拟议的湖南省委机关刊几个刊名送给毛主席,请主席题写刊名。这时,有人提到1919年主席在长沙办过《湘江评论》,毛主席没同意沿用旧名,随即圈定“新湘评论”,并饱蘸浓墨,一气呵成,“新湘评论”四个大字飘逸纸上。当年7月1日,《新湘评论》创刊。

 

  随后几十年,《新湘评论》停停办办,刊名几经更替。她的兴衰、起伏,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读者需求紧密相连。其源自《湘江评论》的精神谱系一直未断,伟人对她的深情期许已被全国党刊全体同仁内化于心。

 

  2007年1月,更名改版的《新湘评论》出刊。十多年来,《新湘评论》秉承《湘江评论》的优良传统,传承《湘江评论》的精神气质,紧跟党,为人民,在全国党刊界独树一帜、渐成品牌。

 

 

(五)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传承自有气象更新。

 

  100年前青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致力于传播新思潮。70年前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缔造了新中国。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从缔造“新中国”到奋进“新时代”,从传播“新思潮”到宣传“新思想”,共产党人的初心未改,党刊人的职责使命始终如一。《新湘评论》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一直在强化。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将来,《湘江评论》永远是《新湘评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致敬《湘江评论》、纪念《湘江评论》,就要继承和发扬《湘江评论》所蕴含的坚定的革命意志、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永远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湘江评论》非凡的气度和风骨,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精神,并借其精神力量,夯实我们的根基,强壮我们的筋骨。

 

  要学习《湘江评论》势不可当的革命精神、战斗姿态。“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翻开《湘江评论》创刊号,百年前的磅礴气势仍扑面而来,其革命精神、战斗姿态,如刀枪火剑、惊雷闪电,这对今天的我们举旗亮剑,发扬斗争精神仍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要学习《湘江评论》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科学态度。一百年前的《湘江评论》之所以具有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影响力。靠什么?靠她“冲决一切现象之网罗,发展其理想之世界”精神力量,靠她“以真理为归,真理所在,毫不旁顾”的真理魅力,靠她“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束缚”科学态度。这启示我们,办好党刊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党刊才会有传播力、影响力。

 

  要学习《湘江评论》准确鲜明、生动活泼的文风。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纸上起风雷,落笔成文章。《湘江评论》创办不过5期,但其文风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既有“长蛇生马之文”,也有精干有力的短论和杂评,有时几十到几百字即成篇章,但每字每句都有它的分量,一针见血,议论生风,痛快淋漓。今天的我们就要把这种鲜明有力的文风承继过来,讲管用的话、讲有力的话,讲让人清醒的话、讲老百姓爱听的话,让人喜闻乐见。

 

 

  (六)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回望历史,不仅是铭记荣光,更要汲取前行力量。

 

  党刊为党而生,因党而兴。《新湘评论》创刊日是党的生日。“姓党名理字新湘”,这是《新湘评论》鲜明的身份认证。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湘江评论》的光荣传统,就是要牢记身份、履行职责,擎旗前行。

 

  “姓党”,就是坚持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对党绝对忠诚。当前最紧要的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名理”,就是坚持政治理论刊物的根本定位,始终高扬党的理论旗帜,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这是党刊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当前最重要的是把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行学习解读和深度阐释,让党的思想理论成为时代最强音。

 

  “字新湘”,就是立足湖南,兴我湖南,忠诚履行省委机关刊的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好湖南故事,传播湖湘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把《新湘评论》建设成为省委指导全省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思想和精神力量。

 

  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评论”两字始终紧紧跟随。作为一份以“评论”为刊名的党刊,我们凸显并放大“评论”特色,在“评”字上下功夫,在“论”字上求深度,不断增强战斗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旗帜和号角作用。

 

  从《湘江评论》到《新湘评论》,百年历程见证时代之巨变,思想之伟力。历史前进的逻辑证明,愈是风云际会,愈是潮起潮落,愈加需要高擎思想和精神的火炬,激荡真理与信仰的力量。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只要我们始终高扬党的理论旗帜,不断提高理论宣传水平,就一定能在社会思想纷繁多变中拨云见日,站上真理的高山,不断开创党刊事业发展新局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