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多崇尚些“精神级别”

作者:徐文秀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9日 04时45分07秒 编辑:redcloud

 

 

  说到级别,人们往往更多地想起职务、头衔、官位等等,应该说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说到底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而现实中有一种级别却往往被人们所淡忘和忽视,或几乎不被谈及和提起,那就是人的“精神级别”,它是一个人思想境界、格局担当、胸襟情怀和情趣操守的集中体现。

 

  毋庸讳言,芸芸众生中重职务级别、轻“精神级别”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一心只为当官,一味追求职务上的“步步高升”,一门心思设计自己的“升迁路线图”;有的把职务级别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名字排序错了一点、位置座次乱了一点也耿耿于怀,“上一格”欢天喜地,“慢一步”愁眉苦脸,“降一级”更是不依不饶;有的把职务级别当成身份地位乃至人生价值的标签和符号,很多都要“照套”或“参比”,甚至出现了“处级和尚”“科级司机”的笑话,等等。相比之下,一些人对自己的“精神级别”到底怎么样既没兴趣没志向,也不在乎不关心,更不追求不渴望,高不高无所谓、好不好没关系,总认为那是虚的空的,看不见摸不着,不管用不受用。

 

  “精神级别”是行稳致远的“护身符”。照理说,一个人的职务级别与“精神级别”应该是相匹配和相适应的,而且“精神级别”还应当高于职务级别。职务级别是有限的,总得有个头,会上不去,碰到天花板,而“精神级别”是无限的,永远在路上。也只有“精神级别”高的人,才更有资格有条件得到更高的擢升。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的“精神级别”不高的人,在职务上只能是“小进步”,到了一定程度就上不去,只能低位徘徊或徘徊不前,始终干不了大事、挑不了重担、成不了大器;有的虽然职务一时半会儿上去了,甚至短时间里还上得很快很高,但终因“精神级别”跟不上,德不配位,最终走不远、行不稳、飞不高。从某种意义来说,“精神级别”高,职务级别不高是暂时的;“精神级别”不高,职务级别高也是暂时的。

 

  多崇尚些“精神级别”,让人生过得风轻云淡。现实中不少人都觉得过得很累,走得很辛苦,原因多半在于太过于追求名利附加值高的职务级别。俗话说,日进一升米,夜睡八尺床,人的需求无非如此。人活着得经常思考做人做事做官“为什么、干什么和留什么”,不忘出发时的初心和初衷。不图物质上的富有,但求精神上的富足;不图官衔上多么高级,但求精神上何等充实,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开国将领许光达,当得知自己将要被授予大将军衔时,心中深感不安,当即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毛泽东感慨道:“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每每读到那份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一位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跃然纸上。实践说明,职务级别与“精神级别”有时好比跷跷板,一边重则一边轻,孰轻孰重,自在人心。多看重自己的“精神级别”,便会看轻和看淡职务级别;多守护好自己的“精神殿堂”,耕耘好“精神家园”,便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芳香扑鼻、春暖花开。

 

  早在80多年前,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要向白求恩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多崇尚些“精神级别”,就是要让自己的精神追求崇高而坚定些、精神世界丰富而充实些、精神生活生动而有趣些、精神生态纯净而清澈些。都来经常扪心问一问,我们的“精神级别”到底在哪一级、哪一档上?让崇尚“精神级别”成为一种价值追求,让自己的“精神级别”高些再高些、提升再提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