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穿紫河边的幸福生活

作者:周亚明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4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7日 04时00分49秒 编辑:redcloud

 

 

  朋友,如果你到了常德市,可千万别错过穿紫河。它可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它是常德人的骄傲,见证了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历史。

 

  地处洞庭平原的常德市,年均降水量超过1360毫米,城市江、河、渠纵横交错,湖、塘、池星罗棋布,是一座典型的南方丰水城市。穿紫河是常德市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水系,唐代朗州司马刘禹锡在《相和歌辞》中曾这样赞叹它“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一派美不胜收的景色。诗中的白马湖在河流上游,下游河流取诗中“紫菱”颜色之意,得名穿紫河。

 

  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部分河道被城市建设侵占,生活垃圾和各种污水直接排到河中,穿紫河的生态逐步恶化。“那时河水是墨黑的。一到热天,站在家中能闻到臭味,家里的窗户都不敢开。”住在穿紫河旁的龚德益说。

 

  进入新世纪,富裕起来的常德人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偿还环保欠账。2004年,常德市启动穿紫河治理,他们与欧盟合作,借鉴德国先进治污理念,开启海绵城市建设步伐。沿穿紫河两岸,改建和新建了6座污水处理泵站、15座雨水泵站,建设生态滤池、生态护岸,修复河道。岸边生态滤池里,泵站将雨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提上来后,流进生态滤池。经过蓄留、过滤、渗透后,流进去的灰黑浑浊、散发出恶臭的污水变得清澈透明无气味了,这些达标的水沿着自然坡度流进穿紫河。就这样,系统整治后的穿紫河河道通了、水清了、鸟儿也回来了,人们形象地把穿紫河比喻为常德的“绿腰带”。

 

  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穿紫河周边休闲娱乐,一派热闹景象。在常德的城市管理者眼里,“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富裕起来的常德人已经不满足物质上的富足。常德市经山水投资有限公司,请来湖南省演艺集团,共同打造了《梦回穿紫河》风情灯光实景秀。夜晚,华灯初上,穿紫河两岸流光溢彩,如同城市的一根“金腰带”。

 

  穿紫河面,现代“水上巴士”穿梭行驶在如画的穿紫河上。沿线河道两岸,逐一展现常德老河街原景,折子戏、常德丝弦、汉剧折子戏、刘海砍樵音乐剧等实景演出,配合灯光特效等高科技手段,让不少游客沉醉其中。穿紫河岸边,河街、德国小镇、婚庆产业园等滨水文化产业项目,唤醒常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打造专属于常德人民的水文化,为城市发展夯实文化底蕴。

 

  河街曾因穿紫河码头而兴起,记载着常德城的历史文化。常德市依据历史故事文化,打造集旅游、商业、文化、历史于一身的常德记忆古街。临穿紫河的河街,战国“珠履坊”“春申君府邸”、唐朝刘禹锡故居、富有传奇故事的“麻阳会馆”“平安客栈”以及见证洪帮兴衰的“鸳鸯走马楼”演绎出常德灿烂悠久历史文化。在河街,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傍晚时分,龚德益牵着心爱的八哥犬,来到穿紫河边散步,累了就坐在石凳上休息。许多市民也坐了下来:“这里环境好,市中心搞得像公园一样。”

 

  常德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塑造了绿色发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谐格局,形成了城市提质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一座会呼吸的海绵城市呼之欲出。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