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感悟思想之美 领略真理魅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美学意蕴

作者:肖卜文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05日 04时59分45秒 编辑:redcloud

 

  每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著述,就如同畅游在一条蕴藏着无限美景和无尽能量的浩荡长河。缘由何在?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著述本身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学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展现出灿烂的真理魅力。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升华,也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发展。

 

  美在信仰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理直气壮讲共产主义、讲马克思主义、讲社会主义,旗帜鲜明讲中国共产党能、讲马克思主义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仅就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在不长的时间内依次学完,还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真经论”“泉源论”“支柱论”“心学论”“补钙论”“两个制高点论”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讲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的故事,讲“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的故事。这一个个重要论断和红色故事,提醒我们什么才是信仰应有的味道,什么才是美的真正内涵,让我们感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纯粹坚定之美。

 

  美在立场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将执政理念概括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将发展思想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作为自我要求。比如,讲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网信工作要遵循“人在哪里,工作的重点就要到哪里”,等等。“人民”这两个大字,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呈现之美,不仅朴实无华,而且力重千钧。

 

  美在视野格局。登高望远,美景自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注意到,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用了这么几个词,比如“大历史观”,比如“历史长过程”,比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甚至是“千年大计”。我们还注意到,在多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都从新时代,谈到了改革开放40年,谈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谈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谈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进而上溯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500年、中华民族发展5000多年,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史。在不忘来时路的同时,他还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蓝图;他还说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似风华正茂,等等。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贯通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深邃之美跃然纸上。

 

  美在创新创造。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理论创新来说,一种理论,回答的时代课题越大,价值就越大;解决的时代课题越多,力量就越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对这个重大课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关系到世界命运。在回答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全面”“四个自信”“新发展理念”“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这些原创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犹如永不褪色的思想之花,又犹如鲜活生动的思想链条,铺就了一道思想史上的亮丽风景线,彰显了“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的理论气象。

 

  美在科学透彻。恩格斯在评价《资本论》、列宁在评价《共产党宣言》时,都用了同一个关键词——透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透彻。这种透彻,揭示的是规律,呈现的是真理。比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拨开了困扰党和人民多年的理论迷雾,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比如,革命时期我们强调斗争,为什么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强调斗争?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我们党依然是革命党、革命精神不能丢,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进行的斗争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这些都让人一听就茅塞顿开,一看就豁然开朗,从茫然或知其然到以为然、深以为然。

 

  美在缜密逻辑。逻辑的强大成就思想的强大,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有很好的体现。《纲要》虽然是解读和阐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辅导读本,但除了起承转合,通篇用的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原文原话。只不过《纲要》对习近平总书记原文原话,按照贯穿其中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脉络,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从体系和逻辑上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也从体系和逻辑上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美。习近平总书记常讲,我们党带领人民奋斗近百年,取得的根本成就就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这个角度,《纲要》第1章讲“历史方位”,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条路到了哪;第2章讲“根本方向”,可以理解为这条路是什么;第3章讲“根本立场”,可以理解为走这条路为了谁;第4章讲“奋斗目标”,可以理解为这条路走向哪里;第5章讲“战略安排”,可以理解为这条路的几个阶段;第6-19章讲战略布局、总体布局以及外交、国防等,可以理解为这条路应该如何走。顺着这个思路读完《纲要》,就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想之旅。

 

  美在金句妙喻。从《摆脱贫困》到《之江新语》,再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妙喻俯拾皆是。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让散落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让故事里的人和事栩栩如生。《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讲故事》等畅销书,阐述的也都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既文以载道,又文道合一。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理想形象地概括为“中国梦”,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把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形象地说成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比如,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象概括生态文明思想,用“老虎苍蝇一起打”表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等等。这些金句妙喻,言之成理、言之有道、言之含情,给思想插上了翅膀,迸发出直指人心的强大力量。

 

  当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美,最突出的还是体现在实践上,体现在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强大实践伟力上。这种实践之美,是其他任何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都无可比拟的。今年我们将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实现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梦想。试想,如果没有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何以发生?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何以得到历史性的解决?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任何置身其中的人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

 

  诗人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最引人入胜的科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引人入胜,而且美不胜收。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一座博大精深、魅力四射的理论殿堂,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引领我们进入这座理论殿堂的“金钥匙”。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