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赏析·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作者:濮灵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1日 03时59分33秒 编辑:redcloud

 

  2020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形成新发展格局。从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到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再次强调,100天时间内,中央的要求不断明确,从“构建”到“逐步形成”再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本期我们刊登邓小平的《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一文,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然而,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形成新发展格局。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和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和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从“构建”到“逐步形成”再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既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高度重视,更充分反映出我们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

 

  40多年前,鉴于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和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定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基本国策。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阐明了这一政策对于实现中国宏伟目标的重大意义。他说,要实现“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没有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成功”。因此,这一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此外,邓小平还通过多次讲话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谋篇布局并坚定信心。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来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发展要尽可能快一点,“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这就深刻总结了我国落后于世界新科技革命的经验教训,论述了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揭示了对内经济搞活的复杂性,需要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更强调了对内经济搞活和对外经济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彼此缺一不可。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就要“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这就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指明了方向,要首先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更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要紧紧依靠“全面的改革”。

 

  “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一定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这就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勇气,因其本质上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其明确了重要使命,即要提供中国经验。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并非简单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严重冲击世界经济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抑或是因为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而不得已的被动应对,而是在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为我国40多年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主动选择并精心谋划的强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供了科学指南。

 

  首先,要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辩证统一关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但这“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因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二,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亦要求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同时,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更加注重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更多解决妨碍国内、国际大循环畅通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第三,既要强化底线思维,也要彰显大国担当。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时,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同时,更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要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支持经济全球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必将为我国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进而为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育新机、开新局。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下一篇 渠江寻源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