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作者:邹晨莹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1日 04时02分59秒 编辑:redcloud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了。数字背后,不仅是堆积如山的食物,对传统文化的背弃,更是对粮食安全的侵蚀。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制止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在不久前的一次重要批示中,他用了“触目惊心、令人痛心”8个字表达对餐饮浪费的痛心之情。

 

  反对浪费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何在今天仍要反复强调?我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今年,虽前有新冠肺炎疫情、后遇洪涝灾害,夏粮仍获丰收,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看似“有余”,但不意味着就不必再克勤克俭了,就有条件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事实上,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粮食消费量的增长快于产量的提高。正因如此,袁隆平院士曾经痛斥某些食物浪费现象:“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粮食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费了,真是要不得!”

 

  反对浪费,必须深挖根源。现实而言,“吃”这件事被很多人异化为摆阔挣面,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不少人在杯羹狼藉之时心安理得、无所顾忌。

 

  口腹之欲,何穷之有?陈云曾经批评随意扔掉饭菜的浪费现象时,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吃饭要照镜子。”其意是指不仅要把饭菜吃完,还要用馒头擦干净盘底的油渍,用干净明亮的盘子当镜子照。这面“镜子”,照射出的不仅是珍惜粮食的生活习惯,更是永葆底色的品格。在当年的语境里,意指的是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在当今社会,则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作风。前些年,公款吃喝大行其道,引起人民群众极大反感,其中固然有权力任性的因素,实则是对艰苦朴素的背弃,更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当我们享用每一顿看似“理所应当”的饭菜时,不妨想想这面“镜子”:反求诸己,应当追求怎样的品格和作风?

 

  “厉行节约”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首先,这不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如《红楼梦》里说贾宝玉般,浪费时奇珍异宝都随意糟蹋,节约时却又针头线脑都爱惜得不得了。当前语境下的节约,从个体层面而言,意味着更为科学理性的消费:它不是要让大家节衣缩食地过苦日子,也不是要限制消费,而是要吃得更科学、更明白,向适度饮食、健康饮食转变。

 

  扩大到社会层面,则可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目前,在育种、收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据统计,我国粮食每年相关损失浪费达350亿公斤。如何将“节约”涵盖到各个环节?针对“买少了不够吃,买多了又浪费”的痛点,某互联网企业基于消费大数据,筛选出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食材搭配,“算”出分量配比。由此观之,在技术的支撑下,万物互联将极大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从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来避免浪费。

 

  从治理能力来讲,其中也有大学问。连日来,多地宣布推出半份菜、“N-1”点餐等新模式,而在一些服务到位的餐馆,服务人员也会在客人点餐时提醒“够了吧?是不是有点多?”融于细节的贴心引导,效果往往远胜“一刀切”的生硬做法。

 

  治大国如烹小鲜。饮食风尚、生活习惯看似是小事,却和每个人密切相关,其些微改变,将对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价值理念的革新、经济活动的升级、治理水平的精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不妨就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开始。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