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加快湖南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发展的思考

作者:谢立言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8期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1日 10时49分28秒 编辑:redcloud

 

  2019年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19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中指出,要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对此,我们要敏锐认识到,随着新能源应用市场日益拓展、储能技术日益完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迎来了新风口。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推动湖南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做大做强,对抢抓新能源革命重大战略机遇,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现状

 

  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主要包括电池材料、电芯制造与组装、锂电池总成及应用等,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支撑。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2016年将先进储能材料及电动汽车产业链纳入20条工业优势新兴产业链,出台了一批专项支持政策,明确由相关省领导联系负责。经过几年努力,湖南已成为全国先进储能材料规模最大、发展最全面、配套最充分、产品最齐全的聚集区之一。调研来看,湖南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发展有4个方面的特点:

 

  行业来势好,发展后劲足。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相关企业近200家,纳入统计的66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30.42%,连续三年增速超过15%,企业数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在新能源、新基建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积极布局,目前产业链重点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近500亿元。预计到2021年,先进储能材料将成为湖南新的特色千亿产业。

 

  产业链完整,聚集效应强。形成了“上游材料→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铝塑膜→电芯制造与组装→锂电池总成及应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绿色循环闭环产业链,90%以上的企业集聚在长株潭、常德、永州、郴州等地。细分行业中,正极材料和前驱体材料产能位居全国首位;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值跻身国内前三;废旧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创造的销售收入为亚洲第一。

 

  人才储备足,科研能力强。拥有近2万名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量的9.3%,其中科研人员占比超过15%,2019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近年来,通过各类引才计划,已累计引入海外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形成了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为主体的高校科研团队,拥有一批产业链相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国家轻工业电池及储能材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骨干企业多,引领能力强。拥有湖南杉杉、长远锂科、湖南邦普、中伟新能源、中科星城、中材中锂等一批龙头企业。前六大企业2019年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平均净利率12.4%,高于业内21家上市公司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其中,杉杉能源正极材料产销规模全球第一,2019年市场占有率11%,连续六年排名行业竞争力品牌榜第一位。中伟新能源2019年实现海外销售超过40亿元,出口额居国内第一。邦普循环是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废旧电池资源桥接式循环演示基地。

  

 

存在问题

 

  当前,储能材料产业正处于快速、爆发式发展阶段,技术路径变化快、行业标准更新快、资源要素高度集中。行业发展普遍面临技术再造、政策引导、产业链配套等一些共性问题。具体到湖南,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电池制造领域相对薄弱。湖南储能企业产品主要为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的正极材料、前驱体等,而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电池制造(电芯制造与组装)环节相对薄弱。从销售规模看,2019年,全省实现正极材料销售收入187亿元,而电池制造销售收入仅为28亿元。主要原因是,湖南企业生产的电池产品在技术、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速度与国内一线品牌(宁德时代、比亚迪、天津力神、安徽国轩)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土市场供需互动不足。湖南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大省,但配套装载的大多是省外电池,只有长丰猎豹、恒润、众泰等少数车企使用本土产品,且占比较小。国家电网在湖南首个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8.2亿元,对动力储能电池有大量需求,但无一省内企业中标。三一集团选择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合作,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电动化发展。

 

  废旧电池回收政策落实不畅。湖南是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在全国率先发布了试点实施方案,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承担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但政策缺乏强制规范及奖惩机制,且部分消费者出于隐私安全等考虑,不愿将废旧电池按程序回收,政策在操作层面存在较大困难,不利于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

 

  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在先进储能材料方面,湖南高校、科研机构的论文、专利等成果多,但和大多数省份一样,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机构强调以论文为导向,追求成果发表速度,缺乏与企业、产业的对接。一些先进技术和专利也较少实现本土转让。比如,2018年中南大学“高比能锂硫电池技术”和“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及新型正极材料产业化技术”两项成果,分别实现转让经费高达1.4亿元和1.5亿元,受让方为深圳中南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并未在湖南实现就地转化。

  

 

政策建议

 

  当前,储能材料在5G、工程机械、共享电单车等领域面临新的应用机遇。据权威机构预计,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0GWh;每年新增40万辆销量的工程机械产品,将带来锂电池需求40GWh;共享电单车每新增100万辆,将带动约1GWh的锂电池需求量。面临新一轮的市场机遇,一些省市已出台政策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湖南应紧跟形势变化,加快产业引导和布局,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补齐电池制造环节短板。一是加大对本土企业研发的支持,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模式,快速提升产品品质。二是加强电池制造龙头企业和项目引进,推动产业链垂直和横向融合。当前,可以紧抓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的契机,争取宁德时代在湖南落户。三是加强整体谋划与对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储能电池企业由于土地价格、租金和人力成本提升而出现的转移机遇,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承接政策。

 

  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一是推动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加强与产业链重点企业对接,共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二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逐步破除以论文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在科研成果评价中适当加入产业化指标,对科研成果在本土实现转化的科研团队及个人,给予更优惠条件和更大力度奖励。三是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载体。

 

  鼓励支持省内推广应用。一是强化产业链企业联盟,鼓励省内配套,对符合条件、使用本省先进储能电池的新能源装备,优先纳入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二是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鼓励省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优先配套使用本土电池产品,对达到一定标准和数量的给予奖励。三是支持在省内举办行业高峰论坛、国际电池产业博览会等,多渠道推荐省内优质产品。四是支持龙头企业与三一、中联等加强合作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抢抓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发展机遇。

 

  优化产业配套支持政策。一是支持长沙建设国家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群城市,加快设立储能材料产业基金,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先进储能材料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二是通过明确奖惩机制、加大对不合规企业处罚力度等方式,淘汰粗放发展、工艺落后、环保薄弱的企业,实现行业良性发展。三是通过收取押金、加强宣传引导等,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约束,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提高消费者回收积极性,推动湖南在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优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