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火车头”的风采
————株洲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侧记

作者:谢立言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20期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3日 03时17分26秒 编辑:redcloud

 

  这里,是“中国速度”的核心,研发生产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复兴号”的“心脏”和“大脑”。

 

  这里,是“中国力量”的体现,3万吨重载电力机车开创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新纪元。

 

  这里,是“中国硬度”的代表,硬质合金被誉为“工业的牙齿”,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是“中国智造”的象征,全球首列“在马路上跑的列车”智轨列车在这里诞生。

 

  这就是中国动力谷——株洲高新区。

 

  

腾飞之路:小集镇变身工业重镇

 

  株洲古称建宁,公元1190年正式定名,新中国成立时还只是一个仅有7000余人口的江边小镇。共和国的诞生,给株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一五”“二五”计划时期,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先后有13个重点项目落户这里。1954年8月,国营331厂成功试制出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笔签名嘉勉。在此后近70年的时间里,株洲这块热土上共诞生了第一枚空对空导弹等293项新中国工业史上的“全国第一”和全球首发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超级水下机器人等许多“世界之最”,昔日的江边小镇华丽转身,成为中国工业重镇。

 

  承载着无数人“工业立国”的梦想,乘着时代的东风,植根发展的热土,株洲高新区于1992年5月正式成立,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2000年9月,科技部批准设立株洲高新区“一区三园”,即河西示范园、董家塅高科园和田心高科园,三足鼎立之势逐渐形成。这一年的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归并职能、整合效能,构筑起全省唯一的园政合一型园区,迈进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经过28年耕耘,株洲高新区相继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全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级名单、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等称号,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核心组成园区之一。2019年,株洲高新区技工贸收入、企业营业收入双双突破2400亿元,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排名第27位,在湖南省144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综合排名连续两年位列第2位。

  

 

动力之都:火车头跑出加速度

 

  在株洲高新区万丰湖畔,耸立着一座地标式建筑——动力谷大厦。大厦上面,是“中国动力谷”的标志:飞轮。自2013年7月提出“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构想起,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飞轮般的气势奔跑,跑出了加速度,跑出了精气神。

 

  2015年8月,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在株洲高新区河西示范园正式开园;2016年1月,中国动力谷被列为湖南省动力产业集聚区;2016年4月,中国动力谷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课题研究日程;2018年6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课题研究会,提出了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动力之都的发展规划。

 

  新理念引领发展大潮,动力谷建设风生水起。动力谷以株洲高新区为基地,构建“3+5+2”现代产业体系,即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3大动力产业为主要助推器,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5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与之相关的16个产业链融合发展,在湘江西岸建起了一座与时代同行的动力之城。

 

  在田心高科园,汇聚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所、中车电机、联诚集团、九方装备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集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成熟产业链,拥有全国首个过千亿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成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的20%,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彰显了大国重器的磅礴伟力。7月14日,中车株机公司为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研制的首列地铁列车下线,标志着我国首列出口海外的120km/h速度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大轴重车辆将服务亚欧大陆桥新机场,创造了6个月实现新造地铁列车下线的世界纪录;7月29日,中车株机公司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研制的“动力之王”——全球最大功率神24电力机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再次刷新轨道交通装备的世界纪录;8月22日,全球首列应用于机场捷运系统、可自动驾驶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

 

  在董家塅高科园,通用航空产业产值近300亿元,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已形成了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航空飞行器制造、通用航空运营、航空配套产业和航空衍生产业融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董家塅高科园内拥有航空类企业43家,其中整机制造企业3家、发动机研制企业3家、配套衍生企业27家、通航服务企业10家,航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园区着力构建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区、整机制造和通航运营区、航空小镇生活配套区、科技创新与配套衍生区四大板块,着力打造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

 

  在河西示范园,拥有汽车生产企业2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产值达300亿元,从汽车设计到整车制造,再到零部件生产,已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由新能源轿车(北汽)、客车(中车电动)、专用车组成的整车产业布局已经形成。北汽株洲分公司是北汽自主品牌布局全国的第一个外埠基地,9年来株洲基地累计生产整车达到100万辆,目前年产约20万辆,规划产能为50万辆,株洲将成为北汽集团生产运营的第二中心。中车电动近年打造了我国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从IGBT元器件到电机、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动力系统的全产业链平台,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4。同时,大力引进零部件企业,海纳川、菲仕电机、意华控股等一批国内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立方新能源、升华科技等一批电动汽车电池生产企业纷纷投产运营,预计本地配套率将接近50%。

  

 

发展之道:好环境就是生产力

 

  漫步株洲高新区,扑面而来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感受深刻的是高新区28年发展凝聚起来的宝贵经验:好环境就是生产力。株洲高新区负责人告诉笔者:优质的制度支撑、优质的平台建设、优质的营商服务,铸就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辉煌。

 

  优质的制度支撑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株洲高新区构建了加快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1+7+4”政策体系、“1+4+5”的人才政策体系,2020年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链招商和产业链配套的十二条政策措施》,从产业链招商奖励、产业链配套奖励和产业链建设扶持三方面精准发力,为“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注入新的活力。

 

  优质的平台建设给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9年年底,高新区已有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平台232个,已建成能承载500家以上企业入驻的双创载体12个,包括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两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轨道交通和通用航空产业现已孕育了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国家创新中心。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为突出代表的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成为双创“虚拟”孵化器,逐步形成了“一个企业领办、一个众创空间、一支创新创业基金、一个创业导师团队、一个产业发展基础”的“五位一体”的创业孵化新模式。

 

  优质的营商服务给产业发展提供了温暖的家园。株洲高新区把“产业到湖南,首站到新区;资本到湖南,首选到新区”作为园区发展的目标,聚焦精准服务企业,着力打造“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培育创新创业生态。多年来,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1+7+N”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省首家智能自助服务大厅作用,175项行政审批业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面试点推行“拿地即开工”,将株洲信息港、奇点汽车、麦格米特等11个购地自建项目纳入2019年“拿地即开工”先期试点项目,试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新模式;健全精准服务支撑体系,2019年1月1日起全面试行工业项目报建“零收费”,兴新电力公司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园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高新区派出29个联络组225名联络员,下沉到复工复产的企业,指导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高新区还升级温暖企业“四联”行动,在去年派出500余名科级以上干部对口联系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又增派100余名干部服务企业。截至6月30日,联企干部共收集问题406个,已办结405个,办结率超过99%。

 

  创业创新结硕果,株洲高新区敢为人先,一次又一次创造发展新高度。株洲高新区,在火车拖来的城市里诞生,在奋斗者的汗水里拔节生长,正在努力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