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独立自主的道路探索
————从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李捷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03日 04时04分41秒 编辑:陈家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坚持、发展和创新了毛泽东思想。近年来,中国史学会会长,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在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重要理论成果。从本期起,我们分六篇刊发,以飨读者。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贯穿这一思想的主题主线。而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

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毛泽东时代。1956年4月初,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同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代表着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与此同时,4月29日他在接见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党的代表时的谈话中明确指出:“各国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结合起来。中国的经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即使是好的经验,也不一定同别的国家的具体情况相适合。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同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特意加上了以下这段文字:“如果以为有了差别性,就可以否认共同性,是错误的;如果以为有了共同性,就可以否认差别性,也是错误的。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

为了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还在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亲自带领一部分理论工作者认真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意见。这些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为改革开放以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极其重要和十分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条件下的重要思想结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调正了中国巨轮的航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道路问题上的正本清源和发展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30年的主流与本质,使改革开放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贯通起来。

针对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历史,或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的种种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他还指出,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二是,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第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逻辑上贯通起来。

针对企图改旗易帜,用西方道路错误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种种错误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通过中国道路的古今比较和国际比较,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一,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第二,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中国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大力推进减贫事业,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快步前进。第三,这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中国坚持通过改革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第四,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闻名于世。中国人民深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世界上也没有谁有这样的能力。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第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下去的理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在相当长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以上这四点,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为重要。只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逻辑上贯通起来,才能将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坚持实事求是紧密结合起来,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背弃基本原理,又不搞教条僵化。只有通过中国道路的古今比较和国际比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不断增强识别和抵御形形色色的全盘西化主张的能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下去的理论自觉,才能做到理想上坚定、政治上清醒,老祖宗不能丢,但又要勇于和善于讲新话、谱写新篇章。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