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好融入文章

作者:王 辉 来源:《新湘评论》2020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11日 10时51分28秒 编辑:李志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为高校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新时代高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方面,全系统、全要素开展,持续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牢牢扎根。

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上好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要通过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始终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注重讲好“四个自信”、讲透“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讲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面临的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发展自信、增强忧患意识。要打造富有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的专业课,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等重点,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构建爱国主义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相融合的育人机制,促进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融入社会实践。实践中的思考最真切。高校要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引导青年学生知行合一,厚植爱国情怀。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亲耳听、实地看,亲身感触过去的苦难与辉煌,全方位、立体式激发内在爱国主义情感。开展日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就业实习、精准扶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锻炼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注重构建家校共育体系,组织开展“传承好家风”主题教育 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家教家风家训中爱国、爱党的优秀故事和感人事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融入仪式活动。仪式是一种庄严而神圣的人类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高校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职前教育的育人重要阶段,发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的育人突出功能,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等群体性仪式活动,形成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感受、共同进步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更好激发青年学生勇担新时代责任与使命,汇聚起奋斗追梦的磅礴力量。

融入网络思政。互联网是当前舆论斗争、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锋的主战场。高校必须把握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抢占网络思政高地。全面打造校园红色网络育人平台,推动校园微信、易班网等新媒体平台融合建设,建立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精品栏目,精心创作一批体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品和原创网络文章,加强思想舆论引导。通过举办微视频大赛、网络文化节,构建网络育人阵地,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真挚情感。当前,网络内容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在网络思政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盲目、冲动等非理性言论,引导大学生提高识别能力和斗争本领,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汇聚网上正能量。

融入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宣传阐释好校史校训,深刻阐述校史校训中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文脉,挖掘校园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在爱校荣校教育中厚植师生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观念植根于师生的思想意识中。要讲好身边人的故事,校园内外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青年学子、优秀校友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无形的教科书”,应通过宣传身边人榜样事,引导大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要统筹协调校外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邀请社会各界爱国人士走进校园,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高校亲身宣讲奋斗经历,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弘扬爱国传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高校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大学生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系统工程设计好、谋划好、实施好,引导大学生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并为之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