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创造月刊》:积极倡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作者:邱 秋 来源:新湘评论网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21日 04时01分14秒 编辑:李志佳


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jpg


开栏目的话.jpg


微信图片_20210421154850.jpg


1926年3月16日在上海创刊的《创造月刊》,是创造社主办的一份著名的革命文艺刊物。这本由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等轮流主编的文学刊物至1929年1月10日终刊,共出2卷18期。《创造月刊》出刊期数虽然不多,但除编者外,还有郭沫若、穆木天、蒋光慈、张资平、段可情、周全平、梁实秋、徐祖正、李初梨、郑伯奇、彭康、黄药眠、阳翰笙、朱镜我、陶晶孙、沈起予、许幸之等众多撰稿人。

《创造月刊》专门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其中,新诗有郭沫若的组诗《瓶》,以及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人的作品;小说有郁达夫的《过去》、蒋光慈的《鸭绿江上》,以及郭沫若、张资平、龚冰如、华汉等人的作品。另有郑伯奇、李初梨等人的剧本和郁达夫等人的散文。自1928年起,该刊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文学评论逐渐增多,发表有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同时该刊还参与了1928年间文艺界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创造月刊》是新文学运动的重要阵地,在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两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

《创造月刊》作为体现创造社文学主张的重要刊物,承载了创造社对文学梦的追寻,践行着同仁们对无产阶级文学道路的构想。1926年4月16日,《创造月刊》发表了郭沫若和成仿吾的通信——《孤鸿》,郭沫若在信中直言自己的文艺观已经彻底发生转变,认为“昨日的文艺”是“贵族们的消闲圣品”,而“今日的文艺便是革命的文艺”,同时这也是一种向“明日的文艺”的过渡。不过,“明日的文艺”是当社会主义实现、阶级被消灭时才会出现的,“那时人才能还其本来,文艺才能以纯真为其对象,这才有真正的纯文艺出现”。所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明日的文艺”,他强调“当今文艺”应是宣传工具。

“今日的文艺”和“昨日的文艺”,也鲜明地体现在早期《创造月刊》所发表的作品上,既有极力宣扬革命的作品,同时还依旧刊载以唯美感伤为主调的象征主义作品。

《创造月刊》第二卷的“卷首语”是王独清的《新的开场》,该文表明王独清彻底转向郭沫若、成仿吾提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他认为,“现在”是致力于“艺术解放”的时候了……“今天的社会”只有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那么艺术必是被压迫阶级的战斗武器。随后的《创造月刊》编辑工作和作品刊载中不再有郁达夫的参与,创造社的主要成员都表示认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同时,从第二卷开始,《创造月刊》上几乎每篇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倾向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至此,创造社和《创造月刊》放弃了多元化的文学主张,彻底转向一元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