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创造周报》:在文学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精神

作者:言 青 来源:新湘评论网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06日 04时22分14秒 编辑:李志佳

奋斗百年路 起航新征程.jpg


开栏目的话.jpg


微信图片_20210506161805.jpg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创办杂志成为一种潮流。继《创造丛书》和《创造季刊》后,创造社于1923年5月13日又出版了《创造周报》。

《创造周报》是以文艺批评和翻译为主要内容的一份文学期刊,由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任编辑。发刊词是郭沫若写的一首诗《创世工程之第七日》,表示:“我们是不甘于这样缺陷充满的人生,我们是要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我们自我创造的工程,便从你贪懒好闲的第七天上做起。”刊物设有评论、批评、翻译、诗歌、小说、通信、杂记、对话等多个栏目。

1923年5月20日,《创造周报》第二号发表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一文。文章认为新文学至少应有三种使命: 一是对于时代的使命。二是对于国语的使命。三是文学本身的使命。并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时代,它的生活,它的思想,我们要用强有力的方法表现出来,使一般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回想的机会与评判的可能。这是文学家的重大责任。”“一个文学家,爱慕之情要比人强,憎恶之心也要比人大。文学是时代的良心,文学家便应当是良心的战士。”

郭沫若在《创造周报》第三号发表《我们的文学新运动》,文章指出:“我们暴露于战乱的惨祸之下,我们受着资本主义这条毒龙的巨爪的蹂躏。我们渴望着平和,我们景慕着理想,我们喘求着生命之泉”“我们于任何方面都要激起一种新的运动”“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打破从来的因袭的样式而求新的生命之新的表现。我们的运动要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精赤裸裸的人性。”

《创造周报》不设固定栏目。在42期之前几乎每一期的栏目设置都不尽相同。这样就是为了有效展开论争,为青年提供更宽广的文学舞台。“因为对峙和论争是现代文学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那些短小精悍且带有战斗气势的批评、评论文章,正迎合了青年富有激情、喜欢挑战的性格。丰富多变的栏目设置,再加上郭沫若的诗、成仿吾的“酷评”、张资平和郁达夫的小说,使得《创造周报》风靡一时,深受读者青睐并持续畅销,发行量一直保持在3000—6000份之间。时任编辑郑伯奇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创造周报》一经发刊出来,马上就轰动了。每逢星期六的下午,四马路泰东书局的门口,常常被一群一群的青年所挤满,从印刷所刚搬运过来的油墨未干的周报,一堆又一堆地为读者抢购净尽,定户和函购的读者也陡然增加,书局添人专管这些事。若说这一时期是前期创造社中最活跃的时代,怕也不是夸张吧。”

《创造周报》于1924年5月停刊,共出52期,刊载文章201篇,其中文艺批评58篇,小说32篇;刊登郭沫若文章72篇,成仿吾30篇,郁达夫13篇,仅这三个人的文章数就占了总篇数的三分之二。《创造周报》不仅为创造社在文艺界赢得了重要声誉,在启蒙、激励青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还以自身的批评实践揭示了新文学发展中的弊端,凸显了他们“自我表现”文学观对"五四"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实现了新文学一次意义重大的美学转型。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