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曹慧泉 来源:《新湘评论》2021年第16期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0日 04时36分31秒 编辑:陈家琦


当前,长株潭一体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种政策红利加速集聚,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重要一极,株洲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强化与长沙湘潭的协同合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凝聚“核”的意识,齐心共筑利益共同体。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这意味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长株潭三市应抢抓战略机遇,寻求三市合作“最大公约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责任上主动担当。作为湖南发展基础最好、创新最活跃的区域,长株潭理应认真落实《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主动担当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中的核心和辐射作用。在发展上同频共振。近年来,长株潭三市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明显,城市群功能分工还有待完善,亟需三市强化顶层设计,理顺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区域内分工,把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整合起来,同向寻求共同利益、稳固共同利益,并联手扩大共同利益,带动区域经济规模扩张和整体效益提升。在功能上融合互补。长株潭三市产业体系各具特色,为城市群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株洲和湘潭应以长沙为中心,主动向长沙靠拢,妥善处理好城市群内经济利益协作与补偿。另一方面,长沙应注重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强与株洲湘潭拥有的某些更为突出的产业功能相对接,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产业优势差异化,确保三市产业融合错位发展与经济利益协调共进,共同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完善“核”的架构,加速区域一体化实践。在持续聚焦三市明确的50项合作事项和“十同”任务清单等工作同时,重点在发展联动、试点推进和设施连通等方面寻求突破,不断提升一体化水平。完善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三市联席会议作用,不断完善分层对接、沟通协调、实时调度、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让工作运行更顺畅、协同更高效。在发展评价机制上,将市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进行综合考量,建立一套可反映城市群一体化成效的政绩评价体系。在行为约束机制上,围绕规划、交通、产业、环境、民生和信用等专项,协商建立具有一定约束性的共同行为准则。在监督惩戒机制上,强化省级层面一体化督查督办,实时督查三市一体化行动计划推进和行为准则落实情况,对三市一体化行为和效果进行奖惩。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依托株洲交通干线,发挥株洲优势,在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一轴一心、三带多组团”新型空间结构中进一步突出株洲地位。重点围绕建设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加强三市产业合作,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发挥株洲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加强与长沙、湘潭全产业链合作,共建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为主的世界级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共同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半小时经济圈”。完善跨市交通体系,带动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打造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比如,在“三干二轨四连线”基础上,加快推动“两轨”由株洲西站进一步延伸至株洲站、实现城际铁路与原有铁路线网并网,并向三市内部延伸等。着眼整个区域谋划,争取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为扩大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辐射范围提供强力支撑。比如,尽快启动长衡(含长沙西至湘潭北至株洲西联络线)城际铁路、京广铁路货车西环外环线等建设。加快建设醴娄高速扩容、京港澳高速扩容、长沙南外环高速等,构建长株潭高速大外环。

激发“核”的活力,打造经济发展大平台。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体化,必须牢牢把握产业融合互补、公共资源辐射扩散和营商环境优化整合这三个主攻方向。共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当前,应重点依托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立长株潭主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重点围绕全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扎实做好“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文章,共同推动三市新技术在区域内研发孵化、新产品在区域内推广运用、新服务在区域内共享共用,合力打造产学研区域合作“升级版”。同时,围绕长株潭主导产业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建立跨区域行业协会或民间组织,加快形成城市群主导产业链条,不断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持续强化区域内经济联系,不断推动长株潭产业创新力和经济竞争力整体提升。畅通要素市场“微循环”。资源优化配置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市场与政府合力破解,以公共服务一体化带动要素一体化。一方面,可在民生和社会服务共建共享上率先探索、率先发展。比如,以联合办学办医的形式打造立体式公共资源服务网络、促进城市群旅游资源连线成片组网等,通过高质量、便利化公共服务供给,让更好、更优资源惠及长株潭更多百姓,提升群众对一体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加快建设长株潭一体化人才集聚中心,探索集聚区户籍改革试点,推进人才集聚区户籍同城待遇试点,打破三市人才户籍壁垒。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加强三市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协同,在营商环境一体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率先在企业开办、项目审批、房产交易、水电气报装和获得信贷等方面,探索建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营商指标体系,推动三市信用信息共享、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统一。建立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联合推送行业政务、商务信息,实现企业区域内异地办理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加快长株潭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口岸大通关。

(作者系中共株洲市委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