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邓小平谈生态环境保护(摘编)

作者: 来源:《新湘评论》2018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8日 08时43分10秒 编辑:redcloud

  

 

  应该制定环境保护法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一部分。)

 

  要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一九七九年一月六日)

 

  要保护风景区。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北京要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

 

  (这是邓小平同志同国务院负责人关于旅游事业的谈话的一部分。)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六日)

 

  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林业问题,涉及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木材,也要少砍一点树。报上对森林采伐的方式有争议。这些地方是否可以只搞间伐,不搞皆伐,特别是大面积的皆伐。

 

  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不行。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无故不履行此项义务者受罚。国家在苗木方面给予支持。可否提出个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或者由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它成为法律,及时施行。总之,要有进一步的办法。

 

  (这是邓小平同志同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谈话节录。“最近发生的洪灾”,指一九八一年七八月间四川省的特大水灾。这次水灾是连续两次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江水陡涨造成的,波及一百三十五个县、市,一千一百八十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其中有五十三个县以上的城市、五百八十个场镇、二千六百多个工厂企业和一千二百五十万亩农作物受淹,房屋倒塌一百六十万间,人畜伤亡较大,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多亿元。造成这次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的毁林开垦和森林的过量采伐,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邓小平提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倡议。同年十二月十三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黄土高原要种草种树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我们准备坚持植树造林,坚持它二十年、五十年。这个事情耽误了,今年才算是认真开始。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连草都不长,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所以叫“黄”河,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我们计划在那个地方先种草后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就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富裕起来,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很好的变化。

 

  (这是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北京参加中美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会议的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时的谈话节录。)

 

  保护生态环境要靠科学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二日)

 

  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作物单产、发展多种经营、改革耕作栽培方法、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都要靠科学。要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

 

  (这是邓小平同志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的一部分。标题为本书编者所加。)

 

  植树造林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一九八三年三月)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

 

  (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为全军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的题词)

 

  二

 

  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对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报告的批语)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这是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三年三月十二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植树时的谈话)

 

  (选自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27、33、34、39页。)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