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守护和光大湖湘非遗灵性之光

作者:龚旭东 来源:《新湘评论》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22日 04时31分24秒 编辑:redcloud

  今年,本刊将在“芙蓉国里”栏目推出“湖湘文化之光——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读”系列,每期选取一个非遗项目组织专题文章,以文字之美、思想之美、故事之美弘扬湖湘文化,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存活在人们生活、生产之中的重要文化传统表现形式,世代相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湖南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既有着风情万种、瑰丽浪漫的锦绣风光,更因其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而充满魅力、充满活力、充满发展潜力。

  千百年来,湖湘大地孕育了极为丰厚的文化传统,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如果说湖南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湖南历史文化传承的硬件,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承载着湖湘大地人民群众特定生活生产方式、民间习俗、民风气质、精神特质、审美习性等民间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和软件程序,是湖南人民精神传统的活态呈现,焕发着湖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传统的灵性之光。

  那种灿烂瑰丽、诗意盎然的独特光芒,那种源流深远、感人肺腑的强大力量,不断深深感染着、打动着我们的心灵,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被照耀、被浸染、被触动,总忍不住贴近它、思念它、谈论它。

  这种湖湘大地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与美丽光芒,不仅存在于三湘四水间的大气灵动中、诗情画意里,更在我们的血脉中奔流着,在我们的灵魂中铭记着,促使我们去不断开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诗意之旅、人文之旅。

  湖南有着极为丰厚而独特的非遗传承宝藏,有“昆剧”和“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这样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11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4项,市、县级非遗名录项目更多。这些非遗宝藏,是我们文明传统的根源与血脉。傩戏、苗族古老话、土家舍巴日与梯玛神歌、女书、长乐故事会、大戊梁歌会、侗族大歌和苗族歌鼟、苗侗芦笙舞、瑶家长鼓舞、湘昆、湘剧、花鼓戏、常德丝弦、皮影戏……,湖南文化绵延不断、奔流不息。我们的历史文化是一条不断流的长河,这些非遗传承昭示了我们从何而来,它们曾经是、如今依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留存着我们祖先精神文明的印记,也依然在滋养着我们的现代文明与文化生活。

  然而,在时代发展巨流的冲刷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转折与考验,处于存亡断续的紧要关头。是从此消亡,还是涅槃重生?这是摆在大量非遗面前的世纪性课题。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出现了断层式的大变革,依存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面临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巨大困境,大批非遗项目更面临着后继乏人、真诀失传的大难题。

  其实,数千年来,非遗文化传统曾多次面临这样的大变局、大变革,许多时代社会变局都会将一些非物质文化形式拦腰斩断。当此之时,一些非遗项目可能就此消亡,成为一种遥远的历史记忆,而许多非遗项目则会顽强地渡尽劫波,重新发芽、生长,再次开花结果。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非遗项目无不是这样的奇迹,但是它们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大多数非遗项目是生长在农耕文明的土壤上,现在中国正在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甚至后工业文明转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农耕文明生存基础被釜底抽薪之后,它们能否找寻、依据、适应新的生存土壤和生存环境?当原有的“皮”失去新鲜血脉的滋养或出现变异之后,原有的“毛”如何继续生长?是依靠国家与社会的“接济”成为养在基因库里的失去生长活力的标本,还是创造性地寻求新的生存路径与空间?能否真正接续非遗文化传承的正脉,同时又能在新的时代与社会文化氛围、新的审美趣味与习俗环境里有新的开拓与发展?这是摆在所有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面前的大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而存在(包括项目传承人、参与者和受众),目前人们还仅仅只是开始注意到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扶持与资助,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参与者和受众的因素。非遗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而传承人自身的自我提升、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勇于实行艺术创新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是关系非遗存亡的大事、要事,非遗传承人、主导与主管者、社会扶助者都必须慎重对待之。

  发现与再发现、传播与再传播,增强全民非遗保护意识,呼唤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认同非遗的独特价值与美,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非遗与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生活的血肉关联。从而让这些珍贵的文化灵性之光成为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成为弘扬湖湘大地最活跃、最强大的文化精神的力量源泉,由此真正走进湖南、感受湖南、体验湖南、认识湖南,而这也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注重传承的完整性,也要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必须重视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的活态流变与承继,做到传承不走样、发展不固化、创新不浮夸,让非遗项目技艺、经验、精神中的精髓与神韵得以继续传递与发扬光大。

  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是一个精彩故事、一次心灵之旅、一场精神对话、一篇精致美文。我们要从立足湖南、放眼世界的大视野、大格局出发,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真切热爱之心,拨开浮躁的时代迷雾,切实深入挖掘探究山水深处、家园背后的来自远古、承接当代的历史密码和优秀文化基因,发现并坚守那些构成湖湘文化传统底蕴的最具活力的力量与根源,推介湖湘热土感染人、激发人的人物和精神,激发、释放湖湘文化传统里的强大精神能量,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树立起新时代湖南的新形象。

  湖南是一部从古至今惊喜不断、精彩连连的文化大书。在中华文明的伟大格局中,湖南的文明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貌与风骨,随着对这片土地和独特生命群体的新探索、新发现、新传播,湖湘大地必将焕发出独特的光芒,为增强湖南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湖南的文化竞争力,提供值得深入思考的依据与启示。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