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宽视野探索新路子

作者:陈泽珲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4期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8日 05时09分23秒 编辑:redcloud

  多年以来,长沙坚定不移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尤其在第二届创建过程中,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市上下的积极响应,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参与广度都前所未有。虽然突发的重大安全事故使得长沙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崇高荣誉失之交臂,但文明创建给城市带来的变化、给百姓带来的实惠、给发展带来的推动、给未来带来的启迪,都是十分宝贵和弥足珍贵的。

 

  创建好比攀登,登高才能望远

 

  越是攀登,越有宽的视野。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综合评价,《测评体系》诠释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就创建抓创建往往成效不佳,跳出创建抓创建才能事半功倍。在新一轮的文明城市创建中,长沙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长沙来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不是一般要求,而是崇高追求”。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四个一”的总体思路,就是把文明创建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载体,加强社会管理的一大抓手,提升市民素质的一条途径,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统揽全局,整体推进。通过城市文明的积累,把长沙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人民引以自豪的创业之都、宜居城市、幸福家园。

 

  越是攀登,越有高的境界。文明创建既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沙近几年的文明创建更倾向于提升管理水平和人的素质。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创建中,我们不仅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不仅着眼当前,更着眼长远;不仅在意奖杯,更在意群众的口碑。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城市建设由大马路延伸到小社区,城市管理由粗放式转向精细化。交通疏导工程不再是大拆大建,而是优化细化;城市基础设施不再是功能不全,而是成龙配套;市容环境不再是脏兮兮、乱糟糟,而是空气清新,街面清洁,视觉清澈,环境清爽。

 

  越是攀登,越有实的举措。文明创建,考问的是理念,考察的是常态,考验的是细节。在新一轮的文明城市创建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着力点就是抓基础工作、抓管理细节。相继实施的街巷基础设施工程、文化服务共享工程、道路交通疏导工程、城市景观亮化工程,让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同时,以市容环境治“脏”、公共秩序治“乱”、窗口服务治“差”为突破口,打组合拳,组织实施了交通秩序、户外广告、文化市场等数十个综合整治,做到整体联动、广泛覆盖、机制配套。通过整治,共拆除违章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220万平方米,城区通行能力提高2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取缔黑网吧320多家并动态清零,建立绿色上网场所158家,网吧长效管理经验被李长春同志肯定,在各大中央媒体进行了报道。

 

  创建犹如高考,考官就是百姓

 

  坚持让群众来参与。提高人的素质,振奋人的精神,升华人的境界,是长沙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导向。一是打造素质提升的平台。坚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来抓,广泛开展“千所学校、万名教师、百万市民素质提升大行动”,全市450所大中小学校、职业中专和幼儿园普遍开展了文明教育,500所特色市民学校,普训和轮训市民200多万人次。二是丰富养成教育的载体。将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六定为“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相继开展“干群共建日”、“志愿者行动日”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长期坚持,形成制度。三是培育道德实践的土壤。注重用传统文化教育市民,春节有文艺活动,清明有纪念活动,端午有专场诗会,中秋有志愿服务,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通过探索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全市共有志愿者服务队500余支,注册志愿者23万人,形成了各方联动的服务体系。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始终,通过不断地搭平台、创机制、建网络,星城长沙成为孩子们的文化乐土、温馨港湾和幸福家园。长沙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星城之星”被评为工作创新一等奖,“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系列活动获得工作创新应用推广奖。

 

  坚持让群众来认同。群众想的,就是政府要干的。长沙在文明创建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共建共享。一是大规模改造社区。从2006年开始,市、区两级政府按照道路硬化、庭院绿化、地面洁化、墙面净化、社区亮化等要求,投入资金近10个亿,对全市300多个社区进行标准化改造,为市民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全方位改善民生。这几年,在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引领下,长沙的低保标准提高了,义务教育免费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加大了,零就业家庭清零了,“入学难、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逐步加以破解。一批供水、供电、供气、道路、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纷纷上马,休闲广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设施逐年增加,让市民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三是多途径办理实事。为使文明城市创建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生活、走进心灵,全市上下围绕小巷、小区、小院、小店的改造和管理,在亮化路灯、疏通下水、修补路面、清洁环境等细节上作起了文章。群众表示满意。

 

  坚持让群众来评判。城市文明不文明,市民最有发言权。在创建中,我们始终把握两条,即倾听群众呼声,组织群众监督。在倾听群众呼声上,广开言路。2006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家园”大讨论,参与市民达数十万,老百姓盼望什么、需要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和盘托出。创建过程中,新闻媒体定期推出专题专栏,让市民谈想法,提建议。尤其是创建测评和结果公示之后,我们在第一时间组织“迎检之后怎么办,文明创建怎么抓”和“文明创建大家谈”两次大讨论,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上万条。在组织群众监督上,畅通渠道。以“长沙是我家,创建靠大家”为主题,把市民听证活动开展到360多个社区。成立300人规模的市民巡访团,发动市民参与文明创建,开展义务监督。

 

  创建就像合唱,唱功来自共鸣

 

  合力来自领导层的重视。作为省会城市,长沙的文明创建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文明委主任张春贤发出的公开信掷地有声,明确要求中央驻长单位和省直部门为省会长沙的文明创建增光添彩。不少网民认为,省委书记的公开信就是一声号令、一次集结、一股暖流,使长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不再“孤军奋战”。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也亲自签发文件,要求省直有关部门、中央驻长单位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社区,访市场,坐公交,打的士,倾听民意,了解实情,探访文明,做到督促检查、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在一线,引领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入。

 

  合力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长沙的文明城市创建,可以说做到了全城动员、全民参与。中央驻长各单位、省直各单位争当城市的主人,成为创建的主体。黄花机场、长沙火车站等窗口单位,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在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会军警、银行、教育、铁路、卫生等各个系统与市里协调配合,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尤其是“共建文明社区,共创文明生活”竞赛活动,围绕“比社区意识强不强、比融入程度高不高、比支持力度大不大、比作用发挥好不好”,在驻区单位中营造了资源共享、文明共创、社区共建的和谐氛围。

 

  合力来自大联动的作战。近年来,长沙从机关到基层,从条条到块块,说的和做的都离不开文明创建。市内五区和长沙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抓创建项目达标、城市形象改善和市民素质提升。城管、公安、卫生、公用、交通、工商、建委、环保、文化等职能部门,坚持各负其责,守土有责,逐个达标,逐条过关。尤其是街道、社区的基层干部,“5+2”、“白加黑”地连续作战,坚守在工作第一线,奋战在创建最前沿,为城市的文明付出了艰辛努力。

 

  创建宛若接力,力量贵在持久

 

  用长效的领导机制作保障。长沙新一轮的文明城市创建,在领导体系上进行了完善。书记、市长牵头主抓,做到了一月一讲评。市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现了一周一碰头。其他的20多位市级领导都分别联系了一个城区和两个街道,分别承担了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创建任务,实行条块结合、整体联动。为了做到一盘棋、一起抓,我们把创建任务分解到97个市直部门和6个区县,实行“一项内容,一套要求,一名领导,一个单位,一抓到底”。在绩效考核中,文明创建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0%左右。今年,还要建立市直部门联街道、联社区制度,把创建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

 

  用长效的管理机制打基础。围绕公共服务、城市交通、市容维护、市场经营“四个规范化”,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予以规范。在公共服务方面,医疗、公交、商业、铁路、民航、银行等28个窗口行业,从着装、排队、持证上岗、文明用语、服务承诺、投诉处理等细节入手,规范工作制度,严格操作流程,建立有效机制。在城市交通方面,1200名交通劝导员的上岗,交通疏导工程的实施,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构建起教育与处罚、疏导与监控相结合的管理新格局。在市容维护方面,实施了主干道24小时或18小时的清扫保洁,在街道管理网格化、社区管理物业化和城市管理数字化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克服了装备滞后、维护乏力、管理粗放的“老毛病”。

 

  用长效的测评机制强动力。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参照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区的测评体系,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和优雅的素质为重点,对五个城区实行文明指数测评。其中,季度测评重在促进日常管理,年度测评重在建立长效机制。同时,采取类似办法,区分不同行业,以优美的服务环境、优良的服务质量、高效的投诉处理和高度的公众评价为重点,对28个窗口行业进行文明指数的测评。季度测评的结果将在新闻媒体上排队公布,年度测评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文明创建永无止境。长沙市委、市政府将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为新的目标,努力把长沙建设成为文明之城、和谐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