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经典湖南】改革开放谋发展 团结一致兴湖南
————以毛致用为书记的省委主政湖南

作者:远声 来源:《新湘评论》2009年第06期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06日 05时24分09秒 编辑:redcloud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任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湖南岳阳人,1973年任湖南省委书记,1977年6月至1988年4月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书记,湖南省军区第一政委。后任江西省委书记,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为把湖南建成社会主义工业省而奋斗”

 

  毛致用主政湖南期间,十分重视工业建设,并以此作为推动湖南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1977年10月,在中共湖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毛致用代表省委作工作报告,强调要按照毛主席的建党学说把党整顿好建设好,为把湖南建成社会主义工业省而奋斗。1978年6月19日,他在湖南省委常委讨论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讲话稿时,提出要建成工业省,就要发展社队企业。同年7月,省委召开了湖南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毛致用在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工业省,就要发展社队企业。”这次会议后,湖南的社队企业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为以后的湖南乡镇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年,在制定工业生产计划时,毛致用提出要使轻纺工业和手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产品、产量上要有一个大的增长。一定要坚持先生产,后基建,先挖潜,后新建。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挖潜、革新、改造上去。他特别强调了工业调整改革的问题,多次指出,工业调整改革是大事,确实要认认真真抓;要从湖南实际出发,全面考虑,好好研究;进行工业调整,要做到该改革的改革,该压缩的压缩,该搞上去的、人民需要的、又有条件的就要坚决搞上去。

 

  改革开放之初,湖南省委和毛致用大力开展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承包制。1979年4月,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几点意见》,在涟源钢铁厂、株洲冶炼厂等60个企业首批实行利润留成试点,把企业的经济利益、经济效果和经济责任结合起来,把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

 

  1984年10月,湖南省委按照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湖南实际情况,领导开展了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省委、省政府首先对省直厅局管理企业的制度进行了改革,把省属企业下放到中心城市,实现了工业领导体制上的重大转变。这一改革的目的是实现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打破部门、地区界限,从根本上解决条块分割的问题,发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和专业化协作,并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1985年1月,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就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进行部署,全省2000家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普遍实行厂长负责制。1986年4月,省政府作出《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在大中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管理,划小企业内部核算单位,实行分级分权管理,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技术发展方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渠道筹集资金。到1987年底,全省131个省属大中型工交企业,除32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外,全部下放到所在的中心城市。1987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专文报道:湖南省2800多家企业搞活固定工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团结为重”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党的生命,是搞好经济和各项建设的保证。

 

  1985年6月,毛致用在中共湖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代表第四届省委作了题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团结奋斗,振兴湖南》的工作报告,他语重心长地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团结为重,讲党性,顾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加强新老合作,团结共事;新老干部要进一步团结,努力开创湖南工作的新局面。”他指出: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努力做好工作,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党内外的团结,加强新老干部之间和其他各类干部之间的团结。所有党员和干部都要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要讲党性,顾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和衷共济干四化,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作为“一班人”中的班长,毛致用始终不渝地坚持团结,注意搞好党内团结、党内外团结、党群干群团结。在省委会议上谈到调整各级领导班子问题,他指出要按照“四化”的方针,坚决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文化高、有闯劲、有基层工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优秀干部挑重担,不搞平衡,不搞照顾,不搞过渡性班子,通过调整,基本实现高文化结构,形成合理的梯形年龄结构,专业成龙配套,能稳定几年的精干团结的高效率班子。

 

  毛致用多次告诫同志们,增强团结、发挥群体优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要在各级领导班子内部消除内耗,弘扬正气。历史经验证明,实现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必须在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前提下,依靠“一班人”的相互尊重,亲密合作。领导成员之间合作得好,就会以“一加一大于二”的积量形成群体优势;如果合作得不好,产生内耗,就会是“一加一等于零”,把力量抵消。毛致用从政50多年,有一个切身经验之谈,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有关讲话、报告中,他不厌其烦地强调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要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把人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切实加强省内各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保障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法律的实施,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自主权利,采取特殊措施,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大力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搞好拥军优属,关心和支持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建设,加强民兵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保卫四化、建设四化的重要作用”。

 

  “尊重知识,奖励贤能”

 

  毛致用主政湖南期间,非常重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他认为搞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要理直气壮地抓生产,发展经济,推广科学技术,用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11月,全省科学大会隆重召开,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了一批先进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传达了全国科技大会的精神,毛致用在会上号召向科学进军,《湖南日报》为此发了社论。1977年,全省推广杂交晚稻1630多万亩,平均亩产在250公斤以上;杂交中稻210万亩,亩产超过350公斤;杂交稻每亩平均比常规稻高出一二百斤,全省3100万亩晚稻单产第一次突破200公斤。

 

  毛致用关心和尊重知识分子。1982年3月,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他在全省高等院校座谈会就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作了重要讲话,要求一定要造成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风气,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要把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吸收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1983年1月,他抓住工程师谷新珊被株洲焊接器材厂免去副厂长职务一事被《情况参考》曝光批评的契机,委托焦林义带省委政研室与省经委负责人去株洲调查处理,并作了批示:这件事反映了我们各级领导班子中不少同志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偏见还相当严重地存在。杂交水稻的主要研制者袁隆平、李必湖、周坤炉获得国家重奖时,社会上有些议论,毛致用随即在《经济日报》头版发表《尊重知识,奖励贤能》一文,明确指出:“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获得了建国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科技成果特等奖,说明了人们没有忘记科学技术的作用,没有忘记知识分子所作出的贡献。”“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财富,今后发展农业生产,要靠科学,要靠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广大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让他们把蕴藏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给他们的辛勤劳动以一定的报酬,这是一件于国、于民、于知识分子都有好处的事情,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要“用战略眼光抓科技,尤其要抓好实用科技成果的推广,尽力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985年2月,毛致用在湖南省委、省政府举行的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振兴湖南经济,首先要振兴教育。教育科技上不去,经济也上不去,全省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战略重点来抓。要广泛地开展各种尊师活动,要在全社会造成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风尚。他到长沙市一中参加教师座谈会,特别强调,对教师的住房、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凡是能解决的就要抓紧解决;一时有困难的也要逐步解决。

 

  “以开放对开放,以开放促开发”

 

  湖南的改革开放,源于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1978年以后,以毛致用为第一书记的湖南省委,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拨乱反正,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在曲折中起步并逐步完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摸索中积累了经验,对外开放逐步扩大。1980年9月,湖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精神,坚持从自己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和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0年底,全省联产计酬的生产队发展到183578个,有4873个生产队全部田土实行了包产到户,一些地方还搞起了大包干责任制。

 

  当时,湖南各地农民普遍认为:“有责任制比没有责任制好,联产责任制比不联产责任制好,联产到劳、到户比联产到组好。”特别是对大包干这种形式,既计算简便,又责权利明确,因而农民最为欢迎。但是,从省到县有一些干部对农村改革却忧虑重重,思想还尚未从“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对引导农民推行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心愿的责任制形式不是很积极,以至到了全国形势发展很快的1981年春,湖南全省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还只占全省生产队总数的11%。1981年3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就农业方面的生产责任制问题作了自我批评,强调今后“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建立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会后,省委第一书记毛致用、第二书记万达分别考察和总结了华容、沅江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情况与经验,指出应该满腔热情地认真地总结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让群众在实践中去选择,各级领导要站在群众的前面,引导群众前进。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湖南积极贯彻执行,结合本省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全方位展开改革开放,推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毛致用指出,实行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意义比第一步更大、更深远,它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将农民引向商品生产和奔小康之路,涉及农村许多工作部门同农民的关系的重大调整,各级各部门要认真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破除传统观念和传统工作方法的影响,将第二步农村改革领导好。

 

  毛致用注重深入基层,经常轻车简从到偏僻的山区农村和厂矿企业车间班组调查研究,为省委的重大决策掌握第一手的材料。1988年1月,他到湘南地区进行一个月调查研究,和当地的负责同志一道研究在广东省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湘南地区如何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开发的问题。调研回来后,他主持撰写了《关于加速湘南开放开发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振兴湖南必须走“以开放对开放,以开放促开发”的路子;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向内使劲,加快和深化改革,尽快实现由封闭式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郴州地区应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1987年6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开放促开发”的战略设想,1988年相继设立了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怀化山区开放开发试验区、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而把湖南的改革开放逐步推向深入。到1989年,湖南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017.57亿元,比1978年增长4.53倍;国民收入540.3亿元,是1978年的4.23倍;城镇居民收入1304元,是1978年的4倍;农村居民收入558.3元,是1978年的3.92倍。全省“三资”企业合同项目158个,合同外资金额10515万美元,实际投资6026万美元,已投产和部分投产的67家。湖南基本上形成了以沿海和毗邻省区为重点的“东引、西拓、南出、北进”的横向经济联合新局面,改革开放迈出了新步伐。

 

  (本栏目稿件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本刊共同策划)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