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用心为人民歌唱
————向改革先锋李谷一学习

作者:刘骄 来源:《新湘评论》2019年第20期 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3日 04时16分47秒 编辑:redcloud

 

 

  提起李谷一,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从1984年第二届春晚开始至今,多届春晚的结束时节目都是由她演唱《难忘今宵》,一曲对祖国的祝福,成为亿万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记忆。李谷一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改革开放进程紧紧相连,演唱了近800首歌曲,用歌声见证、礼赞改革开放,用作品讴歌伟大的时代、表达人民的心声。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李谷一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被誉为“讴歌改革开放的歌唱家”。她也成为我国文艺界唯一获此殊荣的歌唱家。

 

 

艺术攀登者

 

  李谷一从小就喜欢文艺,在家庭的影响下,很早就接触到了戏曲、民歌、歌剧等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初中毕业,她考入湖南艺术学校,主修古典舞蹈专业。通过勤学苦练,李谷一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1961年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成为一名花鼓戏演员。在剧院,李谷一师从花鼓戏老艺人、前辈和长者杨福生、杨鑫华、周斌秋、龚谷音、龚业珩、唐镜明等老师,系统学习了戏曲表演、形体身段、运气行腔,因其扮相靓丽、嗓音甜美,加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很快脱颖而出,排练、演出过二十多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少女角色。特别是在《补锅》中成功扮演了女主角“刘兰英”这一角色,在中南五省戏剧汇演中一炮打红、声名鹊起,随后赴京汇报演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分别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

 

  李谷一在戏剧界有了名气、有了地位,但她并没有停止艺术追求的脚步。1974年,李谷一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开启了她的歌唱生涯。一年之后为影片《南海长城》配唱主题曲《永远不能忘》,几年时间里,李谷一先后为一百多部影片录制主题曲。与此同时,根据组织安排,她先后在国内外完成几千次的演出任务,参加历年重大演出活动,演唱的《乡恋》《难忘今宵》《我和我的祖国》等经典歌曲深入人心、传唱至今。

 

  取得这些成绩,李谷一付出了努力,更付出了心血。她曾回忆:“中央乐团的演出,不仅要转场地,而且每一场要唱十二首歌。”当时中央乐团要求使用立式话筒,并且规定演员要离话筒一米远,以体现演员声音宏大、有真实力。这样一场演出唱下来,演员就会特别辛苦。据乐团老同事回忆,当时李谷一曾唱坏过嗓子,演出要靠打止血针吊着,上午打一针,下午打一针,其艰辛可想而知。尽管累、尽管苦,李谷一始终用自己总结出来的四句话“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勉励自己,保持不错一字、不跑一音的标准,深入基层,深入部队,唱好每一首歌,完成好每一次演出。

 

  面对艺术,李谷一曾说,“高峰不在我们的脚底下,永远在我们前面。这辈子攀登的那个高峰永远攀登不到,但是你要去攀登,要去走,要去奋斗,要去出力、出汗。”她也是这样做的,以爱岗敬业、甘为艺术献身的态度,保持着一辈子歌唱的热情,紧跟时代脚步、永攀艺术高峰。

 

 

创新实践者

 

  创新是艺术的不竭源泉。李谷一从年轻时开始,就是一个敢于创新且创新有为的人。改革开放刚一拉开序幕,李谷一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脉搏,在歌唱领域开始尝试用更多的技巧和手法来表现歌曲中人的情感。她开创性地在演唱中使用气声技巧,这种非常规的发声方式,让歌声更加委婉动听、韵味深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长期的创新与实践,李谷一在演唱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进取,在演唱风格与艺术特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标识,也奠定了她在中国歌坛的地位和影响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李谷一提出戏歌概念,把戏曲、歌唱嫁接起来,形成一种特别富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比如唱《浏阳河》,她特别强调有几个湖南方言音不能改,这些字句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特点,一出口,就具辨识度。她认为,戏歌通过吸收戏曲元素,谱成新的歌曲,用舞台方式呈现,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

 

  除了在唱法上大胆创新,李谷一还坚持鼓励音乐融合、音乐多元化。1982年,她开始着手中国轻音乐团的筹备工作。1986年,中国轻音乐团正式成立,李谷一既是团长,又是主要演员。她带领着团员们走着一条之前没有人走过的民办公助的改革路子,踽踽独行,但步步铿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轻音乐团为我国音乐园地增添了新的品种,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歌手和演奏员。

 

  李谷一总是乐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新生事物,她都抱着一种积极而热情的态度,将这种活力和生气注入到自己的艺术生涯里,同时影响着我国乐坛的发展。近些年,她积极与新生代的年轻歌手们合作,甘愿给年轻人做绿叶。2016年,她与彭宇、马可合唱的电影《一家老小向前冲》主题曲《唠嗑歌》引发热议,民歌与R&B(节奏蓝调)混搭的曲风不仅为歌迷带来了新鲜的听觉体验,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李谷一。2018年,她与霍尊合作演唱了《一念花开》,这首古香古韵、有着浓郁中国风的歌曲一上榜就赢得了不同年龄段听众的心,点击率居高不下。

 

 

人民歌唱家

 

  艺术永无止境。艺术长青的背后,是惊人的毅力和宝贵的坚守。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李谷一的音色仍然清亮,与年轻时相差无几,这源于她每天坚持训练、时刻为演唱准备着。她常说,文艺工作者是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创作,遵循“真善美”的原则释放情感,这一点绝不可以背离。歌唱,不仅要寓乐于教、予人思考,也要陶冶情操、浸润人心。文艺作品是有温度的,要以人为本、扎根生活,以作品折射时代、用歌声鼓舞人心,这是党和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的期盼,也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她认为,我们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几百种民歌和戏曲,如果能够扎根于这片浩瀚的文化大海,踏实、灵活地加以学习运用,就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对此,她坚信不疑。

 

  她的从艺生涯,恰是这些理念的生动诠释。艺术至臻,为人至诚,这是人民歌唱家的本色。20世纪70年代末,在一次批判会上,李谷一出言为歌唱家朱逢博解围;在作曲家谷建芬面临困境时,她跑到谷建芬家里一起选了40多首歌,录制了两盘盒带公开发行,以示支持;“三讲”期间,她揭露东方歌舞团内部一些领导腐败问题,不怕打击报复,敢作敢当,爽快耿直,所作所为仍十足的湘妹子性格。

 

  近些年,李谷一仍然奔忙在艺术的道路上。演出、出专辑、办音乐会、教学、参加社会活动,时间安排得很充实;她对新生代的歌手充满期待,提出歌曲创新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时间性和群众性相统一;她对演唱抱有信念,直言只要春晚需要、人民想听,她就随喊随到。永远为人民歌唱,这是一位人民歌唱家的情怀和境界。

 

  一个人,一个时代。40多年歌唱生涯,60年艺术人生,李谷一始终活跃在舞台上,为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并载入我国音乐事业发展史册。她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创新精神、人民情怀,犹如一盏明灯,给人启迪和温暖。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